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鹏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2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至少包括呼吸器本体、用于输入气体的第一气囊和用于输出气体的第二气囊,第一气囊端部上具有分别与第一气囊内部和呼吸器本体内部连通的转动组件,第二气囊上具有与转动组件活动连接的滑块,其中,在第一气囊按照输入气体的方式而使得转动组件相对呼吸器本体转动的情况下,滑块按照与转动组件联动的方式朝向靠近第二气囊的方向移动,并按照在第二气囊内形成负压的方式弹性地压缩第二气囊,从而使得第二气囊按照输出气体的方式与呼吸器本体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彼此联动的转动组件和滑块,达到了自动地间断性向呼吸器内部提供氧气,并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传统的人工呼吸采用嘴对嘴的直接式抢救,目前抢救呼吸停止的患者最常用的是人工呼吸器,人工呼吸亦是抢救自主呼吸停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方法。特别是在发病现场,患者突发呼吸停止,最及时有效的抢救方法是使空气及时有节律的强制进入肺内;再利用胸廓后肺组织的弹力压缩,使进入肺内的氧气置换二氧化碳并呼出;再配合胸部按压,如此周而复始,使停止呼吸的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目前,普通的人工呼吸器,进气与患者呼气是一个通道,这样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和废气会与进来的氧气和新鲜空气互混,又会重新进入患者的肺内;这样会使人工呼吸的质量、效果欠佳,亦会耽误宝贵的抢救生命的时间和速度。另外,在做人工呼吸时,医护人员观察、评估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呼吸,需观察口鼻和胸部是否有呼吸特征;这一是不方便、不直观,二是耽误宝贵的抢救生命的时间。因此,如何能及时监视,观察、判断患者自主呼吸复苏的程度,及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使停止呼吸的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抢救;如何使人工呼吸器更科学、合理,提高其科技含量,提高其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医疗护理工作者不断探讨、科研的课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660254U)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人工呼吸器,包括面罩、单向压力进气阀、按压器、进气单向阀、气阀和储气囊,所述面罩顶部固定连接单向压力进气阀,所述单向压力进气阀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单向压力进气阀通过气管连接按压器,所述按压器内部设有密封片,所述密封片顶部固定连接按压杆,所述按压杆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按压器顶部固定连接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卡扣在限位块上,所述按压器底部一侧连接进气单向阀,所述进气单向阀设有氧气进气口。虽然该专利提供的人工呼吸器能够通过反复按压的方式对患者输入氧气或输出废气,但是由于充气和排气都是由医护人员手动操作,尤其对于没有长期经验的医护人员,很难保证每次的充气频率和充气量都一致,而且传统地手动操作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055091U(公告日期2016年03月02日)公开了气路连接方式,一种雾化器用呼吸面罩,其包括面罩本体、排气装置、连接带,所述面罩本体设有输入口以及排气口,所述输入口以及排气口位于所述面罩本体的中部位置,所述输入口与雾化器连接,所述输入口以及排气口能连通面罩本体的内外;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柔性隔挡片以及一保护罩,所述柔性隔挡片覆盖于所述排气口,并且选择性的开启/关闭排气口,所述保护罩设置于所述柔性隔挡片外部并且与面罩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形成有多个透气孔。中国专利CN205386269U(授权公告日2016年07月20日)公开了一种新型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包括呼吸阀、安全阀、气囊主体、储气阀和储气囊;所述呼吸阀通过前连接装置与气囊主体连接,气囊主体通过后连接装置与储气囊连接;在所述前连接装置上设置有安全阀;在所述后连接装置上设置有储气阀;所述气囊主体内设置有第二缓冲气囊;所述第二缓冲气囊外侧壁设置在所述气囊主体内侧壁上;所述第二缓冲气囊上设置有充气管。本技术能够通过在气囊主体内,设置第二缓冲气囊来调节气囊的潮气量,这样能够一次性的固定潮气量,在频繁的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潮气量过大的情况,有利于病人的抢救等工作的进行,减少了携带不同人工呼吸器的麻烦,增加了人工呼吸器的实用性。中国专利CN201108661(授权公告日2008年09月03日)公开了一种双气囊正压氧气呼吸器,包括由气瓶6、减压器9、压力表12、定量阀19、自动补给阀11、手动补给阀10等组成的供气系统和由面罩1(或口具鼻夹)、呼吸软管14、15、吸收二氧化碳的清净罐5、气囊3、4(或气仓)、排气阀17、冷却器13等组成的呼吸系统。气瓶1经开关7连接到减压器9,减压器9内有安全阀8和定量阀19,减压器9通过自动补给阀11分别连接冷却器13和副气囊4,减压器9与副气囊4之间还有手动补给阀10;冷却器13通过吸气软管14、吸气阀16连通面罩1,面罩1又经呼气阀17、呼气软管15与主气囊3连通,主气囊3上有加载弹簧2和排气阀18,主气囊3下部连接清净罐5,清净罐5与副气囊4连通。决定氧气呼吸器防护能力的是氧气呼吸器的呼吸系统。正压式氧气呼吸器与普通氧气呼吸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呼吸系统。中国专利CN204033961U(授权公告日2014年12月24日)公开了一种呼吸科护理中的多功能应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应急呼吸器包括上呼吸口罩、下呼吸口罩,气囊和注气器,所述上、下呼吸口罩之间通过一根第一输气管相连通;所述上、下呼吸口罩均包括一半球形防护部和密封贴合部,所述密封贴合部与所述半球形防护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密封贴合部的开口处呈喇叭状;所述第一输气管上设置有气囊和注气器,所述气囊和注气器设置在所述输气管的同侧或者异侧,所述气囊通过第二输气管与所述第一输气管相通,所述气囊呈椭球形;所述注气器通过第三输气管与所述第一输气管相通,所述注气器包括一中空的圆柱形注气筒体,位于所述注气筒体内的活塞,以及与所述活塞固定相连并伸出所述注气筒体外的活塞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至少包括呼吸器本体、用于输入气体的第一气囊和用于输出气体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端部上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囊内部和所述呼吸器本体内部连通的转动组件,所述第二气囊上具有与所述转动组件活动连接的滑块,其中,在所述第一气囊按照输入气体的方式而使得所述转动组件相对所述呼吸器本体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滑块按照与所述转动组件联动的方式朝向靠近所述第二气囊的方向移动,并按照在所述第二气囊内形成负压的方式弹性地压缩所述第二气囊,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气囊按照输出气体的方式与所述呼吸器本体外部连通。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块上具有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气囊内部和所述呼吸器本体内部连接的第一通孔,其中,在所述第二气囊按照其内部负压释放的方式经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呼吸器本体连通的情况下,所述滑块按照所述第二气囊释放弹性势能的方式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气囊的方向移动。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孔内具有至少一个单向阀,在所述第二气囊释放其内部负压而开启所述单向阀的情况下,所述呼吸器本体按照经所述单向阀输出气体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气囊内部连通。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组件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囊端部转动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内具有与所述第一气囊内部连通的中空内腔,以及与该中空内腔连通且沿所述转盘周向方向连续布置的至少一个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的开口方向相对与之相邻的两个通孔的开口方向均不相同。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人工呼吸器还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呼吸器本体内壁上且与所述呼吸器本体内部连通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至少包括呼吸器本体(1)、用于输入气体的第一气囊(2)和用于输出气体的第二气囊(3),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气囊(2)端部上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囊(2)内部和所述呼吸器本体(1)内部连通的转动组件(4),所述第二气囊(3)上具有与所述转动组件(4)活动连接的滑块(5),其中,/n在所述第一气囊(2)按照输入气体的方式而使得所述转动组件(4)相对所述呼吸器本体(1)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滑块(5)按照与所述转动组件(4)联动的方式朝向靠近所述第二气囊(3)的方向移动,并按照在所述第二气囊(3)内形成负压的方式弹性地压缩所述第二气囊(3),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气囊(3)能够按照输出气体的方式与所述呼吸器本体(1)外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至少包括呼吸器本体(1)、用于输入气体的第一气囊(2)和用于输出气体的第二气囊(3),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囊(2)端部上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囊(2)内部和所述呼吸器本体(1)内部连通的转动组件(4),所述第二气囊(3)上具有与所述转动组件(4)活动连接的滑块(5),其中,
在所述第一气囊(2)按照输入气体的方式而使得所述转动组件(4)相对所述呼吸器本体(1)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滑块(5)按照与所述转动组件(4)联动的方式朝向靠近所述第二气囊(3)的方向移动,并按照在所述第二气囊(3)内形成负压的方式弹性地压缩所述第二气囊(3),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气囊(3)能够按照输出气体的方式与所述呼吸器本体(1)外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上具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气囊(3)内部和所述呼吸器本体(1)内部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6),其中,
在所述第二气囊(3)按照其内部负压释放的方式经所述第一通孔(6)与所述呼吸器本体(1)连通的情况下,所述滑块(5)按照所述第二气囊(3)释放弹性势能的方式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气囊(3)的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6)内具有至少一个单向阀(7),在所述第二气囊(3)释放其内部负压而开启所述单向阀(7)的情况下,所述呼吸器本体(1)内部按照通过所述单向阀(7)输出气体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气囊(3)内部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囊(2)端部转动连接的转盘(8),所述转盘(8)内具有与所述第一气囊(2)内部连通的中空内腔,以及与该中空内腔连通且沿所述转盘(8)周向方向连续布置的至少一个通孔(9),其中,所述通孔(9)的开口方向相对与之相邻的两个通孔(9)的开口方向均不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呼吸器还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呼吸器本体(1)内壁上且与所述呼吸器本体(1)内部连通的通气管(11),所述滑块(5)和所述第二气囊(3)套设于所述通气管(11)内部,其中,
所述滑块(5)按照能够相对所述通气管(11)沿所述通气管(11)的纵向延伸方向移动的方式滑动连接至所述通气管(11)内部,所述第二气囊(3)按照其开放端固接至所述通气管(11)内壁上的方式与所述通气管(11)内部连通并与所述通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鹏王元芬裴东
申请(专利权)人:詹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