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鹏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6779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包括壳体及壳体内的自驱动散热风扇、传统散热风扇、投影仪光源、温差发电片、感光镜、分光镜、变压器及转换器组件、聚光镜、镜头及控制板;自驱动散热风扇及传统散热风扇设在壳体左端,投影仪光源设在壳体左侧壁及顶端,温差发电片贴在投影仪光源上,温差发电片包括温差发电片冷端及温差发电片热端,温差发电片冷端及温差发电片热端连在自驱动散热风扇两端;感光镜设在投影仪光源之间,分光镜设在壳体中部,变压器及转换器组件设在壳体右端,聚光镜设在壳体右侧中部,镜头设在壳体右端下部,控制板设在壳体左端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工作时提高散热效率,直接断电后保护内部高温组件不被烧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包括壳体及壳体内的自驱动散热风扇、传统散热风扇、投影仪光源、温差发电片、感光镜、分光镜、变压器及转换器组件、聚光镜、镜头及控制板;自驱动散热风扇及传统散热风扇设在壳体左端,投影仪光源设在壳体左侧壁及顶端,温差发电片贴在投影仪光源上,温差发电片包括温差发电片冷端及温差发电片热端,温差发电片冷端及温差发电片热端连在自驱动散热风扇两端;感光镜设在投影仪光源之间,分光镜设在壳体中部,变压器及转换器组件设在壳体右端,聚光镜设在壳体右侧中部,镜头设在壳体右端下部,控制板设在壳体左端下部。本技术能在工作时提高散热效率,直接断电后保护内部高温组件不被烧坏。【专利说明】一种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
本技术涉及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
技术介绍
已有的投影仪产品主要强调如何高效散热,如提高风扇效率、改善散热通风途径和采用热管等新型散热方式。这些途径都将投影仪工作中产生的绝大部分的热量给直接排出了,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而且目前的投影仪在使用后仍需通电进行散热,采用温差发电后的散热装置,能实现投影仪主动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能够取代传统的投影仪散热系统,通过向自驱动散热风扇供给额外电能以驱动扇叶转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实现投影仪的主动散热,根本上解决投影仪使用后仍需通电散热的弊端,有效延长投影仪光源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的自驱动散热风扇、传统散热风扇、两个投影仪光源、多片温差发电片、感光镜、分光镜、变压器及转换器组件、聚光镜、镜头及控制板;所述的自驱动散热风扇及传统散热风扇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左端上部,所述的传统散热风扇位于所述的自驱动散热风扇的上方;一个所述的投影仪光源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左侧壁中部,位于所述的自驱动散热风扇的下方,另一个所述的投影仪光源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顶端左侧,位于所述的传统散热风扇的一侧;所述的多片温差发电片分别贴覆在所述的两个投影仪光源上,所述的温差发电片包括温差发电片冷端及温差发电片热端,所述的温差发电片冷端及温差发电片热端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在所述的自驱动散热风扇的两端;所述的感光镜倾斜设置在所述的两个投影仪光源之间,所述的两个投影仪光源关于所述的感光镜对称,所述的分光镜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中部,位于所述的感光镜的一侧;所述的变压器及转换器组件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右端上部,所述的聚光镜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右侧中部,位于所述的变压器及转换器组件的下方,所述的镜头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右端下部,位于所述的聚光镜的下方,所述的控制板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左端下部,位于所述的投影仪光源的下方。上述的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其中,所述的多片温差发电片呈圆环形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投影仪光源的表面,相邻两片所述的温差发电片之间设有间隙。上述的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其中,所述的多片温差发电片串联连接。本技术的投影仪光源工作后的启动温度、稳定温度、风扇停转时温度都能在安全温度180°C以内;省去了许多散热结构,减少了空间占用,降低成本,结构更紧凑;实现投影仪工作废热的利用,减少电能消耗,适用性强,应用广泛;可以避免因投影仪使用后立即切断电源的误操作而使价格昂贵的投影仪光源在高温下烧毁,明显提高了投影仪使用的安全性,且延长了投影仪光源的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的温差发电片的排布方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的温差发电片的连接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3所示,一种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包括壳体11及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1内的自驱动散热风扇1、传统散热风扇2、两个投影仪光源3、多片温差发电片4、感光镜5、分光镜6、变压器及转换器组件7、聚光镜8、镜头9及控制板10 ;所述的自驱动散热风扇I及传统散热风扇2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1的左端上部,所述的传统散热风扇2位于所述的自驱动散热风扇I的上方;一个所述的投影仪光源3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1的左侧壁中部,位于所述的自驱动散热风扇I的下方,另一个所述的投影仪光源3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1的顶端左侧,位于所述的传统散热风扇2的一侧;所述的多片温差发电片4分别贴覆在所述的两个投影仪光源3上,所述的温差发电片4包括温差发电片冷端41及温差发电片热端42,所述的温差发电片冷端41及温差发电片热端42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在所述的自驱动散热风扇I的两端;所述的感光镜5倾斜设置在所述的两个投影仪光源3之间,所述的两个投影仪光源3关于所述的感光镜5对称,所述的分光镜6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1的中部,位于所述的感光镜5的一侧;所述的变压器及转换器组件7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1的右端上部,所述的聚光镜8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1的右侧中部,位于所述的变压器及转换器组件7的下方,所述的镜头9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1的右端下部,位于所述的聚光镜8的下方,所述的控制板10设置在所述的壳体11的左端下部,位于所述的投影仪光源3的下方。在投影仪通电正常工作时,投影仪光源3启动,当温差发电片冷端41和温差发电片热端42形成一定温差时,温差发电片4会输出直流电,输出电压随温差增大而增大,驱动自驱动散热风扇I,与传统散热风扇2 —齐为投影仪散热,降低投影仪光源3表面温度,也为温差发电片冷端41散热,当投影仪工作完毕,直接断电后,传统散热风扇2停止工作,由于投影仪内部仍有温差,自驱动散热风扇I仍将工作,直至温差发电片冷端41和温差发电片热端42温度基本恒定,维持一定的温差,自驱动散热风扇I转速恒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既能在工作时提高散热效率,又能在直接断电后,保护内部高温组件不被烧坏。温差发电片冷端41和温差发电片热端42的温差在60°C以上时,温差发电片4的输出电压可以达到3.5V以上。请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的多片温差发电片4呈圆环形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投影仪光源3的表面,相邻两片所述的温差发电片4之间设有间隙,在该排布方式下能取得散热的最大效率。所述的多片温差发电片4串联连接,产生的输出电压能使自驱动散热风扇正常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投影仪光源工作后的启动温度、稳定温度、风扇停转时温度都能在安全温度180°C以内;省去了许多散热结构,减少了空间占用,降低成本,结构更紧凑;实现投影仪工作废热的利用,减少电能消耗,适用性强,应用广泛;可以避免因投影仪使用后立即切断电源的误操作而使价格昂贵的投影仪光源在高温下烧毁,明显提高了投影仪使用的安全性,且延长了投影仪光源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的自驱动散热风扇、传统散热风扇、两个投影仪光源、多片温差发电片、感光镜、分光镜、变压器及转换器组件、聚光镜、镜头及控制板;所述的自驱动散热风扇及传统散热风扇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左端上部,所述的传统散热风扇位于所述的自驱动散热风扇的上方;一个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主动散热系统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的自驱动散热风扇、传统散热风扇、两个投影仪光源、多片温差发电片、感光镜、分光镜、变压器及转换器组件、聚光镜、镜头及控制板;所述的自驱动散热风扇及传统散热风扇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左端上部,所述的传统散热风扇位于所述的自驱动散热风扇的上方;一个所述的投影仪光源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左侧壁中部,位于所述的自驱动散热风扇的下方,另一个所述的投影仪光源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顶端左侧,位于所述的传统散热风扇的一侧;所述的多片温差发电片分别贴覆在所述的两个投影仪光源上,所述的温差发电片包括温差发电片冷端及温差发电片热端,所述的温差发电片冷端及温差发电片热端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在所述的自驱动散热风扇的两端;所述的感光镜倾斜设置在所述的两个投影仪光源之间,所述的两个投影仪光源关于所述的感光镜对称,所述的分光镜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中部,位于所述的感光镜的一侧;所述的变压器及转换器组件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右端上部,所述的聚光镜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右侧中部,位于所述的变压器及转换器组件的下方,所述的镜头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右端下部,位于所述的聚光镜的下方,所述的控制板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左端下部,位于所述的投影仪光源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鹏沈亮
申请(专利权)人:詹鹏沈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