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森仲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科用熏蒸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12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科用熏蒸桶,包括内桶和外桶,外桶的内部设有电加热器,内桶从外桶的上部开口置入外桶内部,位于电加热器上方,外桶的上部开口边缘的内侧固定设有内翻边,内桶的上部边缘固定设有外翻边,内桶通过外翻边架设在外桶内,并且外桶的内翻边上表面设有软质层,内桶的侧壁和底部均分布有通孔,并且内桶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凸起,内桶的外翻边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桶盖的环形槽,桶盖上设有两个用于插入脚部的插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脚部和小腿,刺激穴位,达到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温通血脉等作用,最终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美容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科用熏蒸桶
本技术涉及中医
,具体是指一种中医科用熏蒸桶。
技术介绍
“寒从脚起”、“人老脚先衰”,中医认为人体的脚部有很多穴位,全身的血液循环都要经过脚,脚的保健对于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所以很多热爱养生的人士都会有泡脚的习惯,但是泡脚需要将脚浸在水里,稍微泡时间长一点脚上就很容易起皮,而且如果脚上有伤口不能碰水就不能泡脚,熏蒸疗法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熏蒸疗法属于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熏蒸疗法通常使用的设备是熏蒸桶,目前的中药熏蒸设备皆为开放式结构,不利于集聚药用蒸汽,熏蒸效果降低,而且熏蒸时不方便按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中医科用熏蒸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医科用熏蒸桶,包括内桶和外桶,所述外桶的内部设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外部罩设有可拆卸的防护罩,所述内桶从外桶的上部开口置入外桶内部,位于电加热器上方,所述外桶的上部开口边缘的内侧固定设有内翻边,所述内桶的上部边缘固定设有外翻边,内桶通过外翻边架设在外桶内,并且外桶的内翻边上表面设有软质层,所述内桶的侧壁和底部均分布有通孔,并且内桶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内桶的外翻边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桶盖的环形槽,所述桶盖上设有两个用于插入脚部的插孔。作为改进,所述电加热器通过支杆固定连接在外桶内部底面,电加热通过导线电连接外部电源。作为改进,所述外桶内部的底面位于电加热器的两侧均设有块体,两个块体相对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防护罩的两端均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扣。作为改进,所述卡扣包括与防护罩固定连接的“7”型结构,“7”型结构的端部设有斜勾,斜勾扣在卡槽中。作为改进,所述外桶的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外部电源,并且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显示温度的电子显示器连接。作为改进,所述外桶的侧壁下部设有排水口。作为改进,所述内桶的底部设有支脚。作为改进,所述凸起为条形结构,上表面为圆弧型,凸起共设有四个,四个平行排列,相邻凸起之间分布有通孔。作为改进,所述桶盖上远离插孔的一侧设有凹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选用合适的中草药,用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脚部和小腿,刺激穴位,达到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温通血脉等作用,最终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美容的目的;中药熏蒸设备密封性好,有利于集聚药用蒸汽,而且熏蒸时可以按摩脚底,熏蒸效果好;防护罩可以防止加入的药包靠电加热器过近,防护罩可拆卸,方便电加热器的维修保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中医科用熏蒸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内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卡槽与卡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内桶,2、外桶,3、电加热器,4、防护罩,5、支杆,6、内翻边,7、外翻边,8、软质层,9、凸起,10、桶盖,11、环形槽,12、插孔,13、块体,14、卡槽,15、卡扣,16、温度传感器,17、排水口,18、支脚,19、通孔,2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一种中医科用熏蒸桶,包括内桶1和外桶2,所述外桶2的内部设有电加热器3,电加热器3的外部罩设有可拆卸的防护罩4,防护罩4表面分布透水孔,用防护罩4可以防止加入药液的药包靠电加热器3过近,防护罩4可拆卸,方便电加热器3的维修;所述电加热器3通过支杆5固定连接在外桶2内部底面,电加热器3通过导线电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内桶1从外桶2的上部开口置入外桶2内部,位于电加热器3上方,所述外桶2的上部开口边缘的内侧固定设有内翻边6,所述内桶1的上部边缘固定设有外翻边7,内桶1通过外翻边7架设在外桶2内,并且外桶2的内翻边6上表面设有软质层8,对蒸汽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内桶1的侧壁和底部均分布有通孔19,并且内桶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凸起9,所述内桶1的外翻边7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桶盖10的环形槽11,桶盖10边缘卡在环形槽11内,防止漏气,所述桶盖10上设有两个用于插入脚部的插孔12,使用时如果要防止插孔12漏气可以在插孔12外侧包裹毛巾。所述外桶2内部的底面位于电加热器3的两侧均设有块体13,两个块体13相对的一侧设有卡槽14,所述防护罩4的两端均设有与卡槽14相匹配的卡扣15,所述卡扣15包括与防护罩4固定连接的“7”型结构,“7”型结构的端部设有斜勾,斜勾扣在卡槽14中,向内按防护罩4的两端可将卡扣15与块体13连接。所述外桶2的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温度传感器16通过导线连接外部电源,并且温度传感器16通过导线与显示温度的电子显示器连接,电子显示器串联在导线上,不是固定在某个地方的,因为固定在桶壁上熏蒸时不方便察看,固定在其他地方会限制熏蒸桶的位置,所以直接连着导线,使用时显示器可以放在桶盖10上,方便察看。所述外桶2的侧壁下部设有排水口17,排水口17设有阀门,方便排放。所述内桶1的底部设有支脚18,将内桶1取出时支脚18可以将底部撑起,防止沾染灰尘等。所述凸起9为条形结构,上表面为圆弧型,凸起9共设有四个,四个平行排列,相邻凸起9之间分布有通孔19,脚在凸起9上按摩时通孔19向上透气熏蒸,对穴位的刺激效果更好。所述桶盖10上远离插孔12的一侧设有凹槽20,由于熏蒸过程较长,这段时间为了消磨时间可以将手机斜放在凹槽20中观看视频。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中草药,比如风湿病或体寒的人选用红花、艾草、老姜等,将药包放在外桶2内加水加热煮沸,或者将煎出的药液倒入桶内,再套入内桶1,将双脚插入内桶1内部,放在按摩凸起9上,一边在凸起9上来回按摩,一边用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内桶1的侧壁与外桶2之间有空隙,气雾从内桶1的侧壁和底部都能进入,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小腿和脚部,刺激穴位,达到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温通血脉等作用,最终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美容的目的。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科用熏蒸桶,包括内桶和外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的内部设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外部罩设有可拆卸的防护罩,所述内桶从外桶的上部开口置入外桶内部,位于电加热器上方,所述外桶的上部开口边缘的内侧固定设有内翻边,所述内桶的上部边缘固定设有外翻边,内桶通过外翻边架设在外桶内,并且外桶的内翻边上表面设有软质层,所述内桶的侧壁和底部均分布有通孔,并且内桶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内桶的外翻边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桶盖的环形槽,所述桶盖上设有两个用于插入脚部的插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科用熏蒸桶,包括内桶和外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的内部设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外部罩设有可拆卸的防护罩,所述内桶从外桶的上部开口置入外桶内部,位于电加热器上方,所述外桶的上部开口边缘的内侧固定设有内翻边,所述内桶的上部边缘固定设有外翻边,内桶通过外翻边架设在外桶内,并且外桶的内翻边上表面设有软质层,所述内桶的侧壁和底部均分布有通孔,并且内桶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内桶的外翻边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桶盖的环形槽,所述桶盖上设有两个用于插入脚部的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熏蒸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通过支杆固定连接在外桶内部底面,电加热通过导线电连接外部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熏蒸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内部的底面位于电加热器的两侧均设有块体,两个块体相对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防护罩的两端均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扣。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森仲
申请(专利权)人:黄森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