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玉明专利>正文

井式电热真空反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09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式电热真空反应炉,反射屏5把真空炉膛分隔为真空高温反应腔29和真空低温冷凝腔30,在反应腔29中由外向内安装有隔热毡10,轻质隔热砖9,支撑耐火砖8和发热体7、环形料筒6,料筒6上安装有反射屏5,反射屏5上放置镁结晶筒14,在镁结晶简14上面放置钾钠结晶盘15,热电偶13通过密封座27安装在炉壳1上并伸入反应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使镁生产成本下降30%。(*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炼镁的井式电热真空反应炉、属轻金属冶炼
传统的卧式耐热钢制的炼镁真空反应罐,系罐外加热,罐内真空,罐体即承受高温又承受高压,金属材料处在弹性极限上工作,虽然选用昂贵的耐热钢材,其使用寿命仍然很短。用反应罐生产镁、进料、排渣不易实行机械化。目前,内热式真空反应炉,存在着反应速度慢、结构复杂、造价高的问题,镁工厂尚未广泛采用。如中国专利91202507.7的一种新皮江法炼镁的电内热还原炉。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减少贵重金属用量,加快炉料的反应速度,节约能耗、缩短加料和排渣时间的井式电热真空反应炉。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它由炉壳1、水套2、炉盖3、真空管道4组成真空炉膛,反射屏5把炉膛分隔成真空反应腔29、真空冷凝腔30;在反应腔29中由外向内安装有隔热毡10、轻质隔热砖9、支撑耐火砖8和发热体7,发热体7通过导电杆11和与炉壳密封绝缘的接线柱12通往炉外电源,在发热体7所围成的中央空间放置装满料块的环形料筒6,在料筒6的上端安装反射屏5,冷凝腔30的炉壳外面装有水套2,水套2上装有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反射屏5上面放置镁结晶筒14,在镁结晶筒14上面放置钾钠结晶盘15,热电偶13通过密封座27安装在炉壳1上并伸入反应腔。反射屏5由两片以上的单屏组成。单屏为圆形,由两块经过抛光处理的耐热钢板18夹持一层硅酸铝毡19构成,单屏上面开有多个孔21,多片单屏用螺栓20、间隔套管28组成为整体,每层单屏上的孔位置错开。料筒6的径向剖面为环形,内壁22和外壁23之间设有三块以上的隔板24,内壁22上设有孔,料筒6的底部装有斗底25,通过闩杆26控制关、开。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环形料筒经向剖面图;图4是反射屏主视剖面图。它由炉壳1、水套2、炉盖3、真空管道4组成真空炉膛;反射屏5把炉膛分隔成真空反应腔29、真空冷凝腔30;在反应腔29中由外向内安装有隔热毡10、轻质隔热砖9、支撑耐火砖8和发热体7;发热体7通过导电杆11和与炉壳密封绝缘的接线柱12通往炉外电源;在发热体7所围成的中央空间放置装满料块的环形料筒6;在料筒6的上端安装反射屏5;冷凝腔30的炉壳外面装有水套2,水套2上焊有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冷凝腔30内部的反射屏5上面放置镁结晶筒14,在镁结晶筒14上面放置钾钠结晶盘15;炉壳1上部的真空管道4通往真空泵,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通往水源;炉壳1上的热电偶13通往控制柜。热电偶13通过密封座27安装在炉壳1上并伸入反应腔。所说的发热体7为ERCr27AL7MO2电阻丝;所说的反射屏5是由多片单屏组成的。单屏为圆形,由两块经抛光处理的耐热钢板18夹持一层硅酸铝毡19构成,上面开有多个孔洞21,多片单屏用螺栓20,间隔套套管28组装成为整体,每层单屏上的孔洞位置错开。所说的料筒6,经向剖面为环形,由内壁22、外壁23、隔板24、活动斗底25、闩杆26组成;内壁22上布满孔洞;活动斗底25用闩杆26安装或卸下。实际生产中,首先把装满料块的料筒6吊入炉反应腔29中,料筒6上端放置反射屏5,反射屏5上面放置镁结晶筒14,在镁结晶筒14上面放置钾钠结晶盘15。通电10余分钟,装料的纸袋燃尽后封密炉盖3,启动真空泵,使炉膛真空度达到2×10-1TOrr。物料温度逐渐升高,首先料块中的钾钠被还原,以蒸气形态脱离料堆,穿过内筒壁上的孔洞,经过中心空间上升,通过反射屏上的孔洞,直达冷凝腔30上部的钾钠结晶盘15;此处钾钠蒸气温度骤降,遂结晶在盘15上。当反应腔温度达至1160℃~1200℃时,使其恒温。在此温度下镁被还原。如同钾钠一样,以镁蒸气的形态,沿着同样的路经到达镁结晶筒14,并在筒壁周围结晶。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基本结束,料块变成灰渣,切断电源,待反应腔29的温度下降到800℃左右,卸除真空,吊起炉盖3,取出钾钠结晶盘15,镁结晶筒14,剥下晶体后备用;吊出反射屏5,清除积污,擦亮备用;最后吊出料筒6到卸渣处,抽出闩杆26,卸下活动斗底25,筒内灰渣落出,清除筒内积灰,关好斗底25,装满料块备用。实际生产中,在取出上述各件后,即可装入准备好的备用件,立即投入下一个生产循环作业。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炼镁的井式电热真空反应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使镁生产成本下降30%。权利要求1.一种井式电热真空反应炉,由炉壳1、水套2、炉盖3、真空管道4、反射屏5、料筒6、发热体7、支撑耐火砖8、轻质隔热砖9、隔热毡10、导电杆11、接线主12、热电偶13、镁结晶筒14、钾钠结晶盘15组成,反射屏5把由炉壳1、水套2、炉盖3、真空管道4组成的真空炉膛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下腔为真空高温反应腔29,上腔为真空低温冷凝腔30;其特征是在反应腔29中由外向内安装有隔热毡10、轻质隔热砖9、支撑耐火砖8和发热体7,发热体7通过导电杆11和与炉壳密封绝缘的接线柱12通往炉外电源,在发热体7所围成的中央空间放置装满料块的环形料筒6,在料筒6的上端安装反射屏5;冷凝腔30的炉壳外面装有水套2,水套2上装有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反射屏5上面放置镁结晶筒14,在镁结晶筒14上面放置钾钠结晶盘15,热电偶13通过密封座27安装在炉壳1上并伸入反应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式电热真空反应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反射屏5由两片以上的单屏组成,单屏为圆形,由两块经过抛光处理的耐热钢板18夹持一层硅酸铝毡19构成,单屏上面开有多个孔21,多片单屏用螺栓20、间隔套管28组成为整体,每层单屏上的孔位置错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式电热真空反应炉,其特征是所述的料筒6的径向剖面为环形,内壁22和外壁23之间设有三块以上的隔板24,内壁22上设有孔,料筒6的底部装有斗底25,通过闩杆26控制关、开。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井式电热真空反应炉,反射屏5把真空炉膛分隔为真空高温反应腔29和真空低温冷凝腔30,在反应腔29中由外向内安装有隔热毡10,轻质隔热砖9,支撑耐火砖8和发热体7、环形料筒6,料筒6上安装有反射屏5,反射屏5上放置镁结晶筒14,在镁结晶简14上面放置钾钠结晶盘15,热电偶13通过密封座27安装在炉壳1上并伸入反应腔。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使镁生产成本下降30%。文档编号F27B1/00GK2226262SQ9521331公开日1996年5月1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日专利技术者赵玉明 申请人:赵玉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式电热真空反应炉,由炉壳1、水套2、炉盖3、真空管道4、反射屏5、料筒6、发热体7、支撑耐火砖8、轻质隔热砖9、隔热毡10、导电杆11、接线柱12、热电偶13、镁结晶筒14、钾钠结晶盘15组成,反射屏5把由炉壳1、水套2、炉盖3、真空管道4组成的真空炉膛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下腔为真空高温反应腔29,上腔为真空低温冷凝腔30,其特征是在反应腔29中由外向内安装有隔热毡10、轻质隔热砖9、支撑耐火砖8和发热体7,发热体7通过导电杆11和与炉壳密封绝缘的接线柱12通往炉外电源,在发热体7所围成的中央空间放置装满料块的环形料筒6,在料筒6的上端安装反射屏5;冷凝腔30的炉壳外面装有水套2,水套2上装有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反射屏5上面放置镁结晶筒14,在镁结晶筒14上面放置钾钠结晶盘15,热电偶13通过密封座27安装在炉壳1上并伸入反应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赵玉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