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科研渔用的一次性肛灌针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疾病研究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科研渔用的一次性肛灌针装置。
技术介绍
水产动物的疾病研究在不断推动水产养殖的健康养殖发展,规范养殖管理,是水产品健康生产的基础工作。科研工作者通过浸泡、口服、肛灌的感染方式来模拟鱼类的疾病模型在临床或生产上更接近于天然感染的方式,更具意义。浸泡和口服试验虽多在实验室中开展,但由于其菌液浓度受限、鱼类疾病状态下吃食能力不强等原因,不利于鱼类疾病模型的稳定构建。因此,如何通过灌胃或肛门注射的感染方式对鱼类进行精准统一的感染是水产动物疾病专家关注的另一个问题。目前尚无科学合理的鱼类肛门灌注的注射器装置。之前有人在试验中采用小鼠灌胃针进行鱼类的肛门灌注试验,但由于最小号的小鼠灌胃针的长度为4.5cm,而鱼类后肠较短,正式试验时不能准确确定感染的进针长度,从而影响同一批动物试验的感染效果。此外,市面上常见的小鼠灌胃针是不锈钢的材质,由于鱼类疾病这类动物试验的生物重复较多,若将小鼠灌胃针当成一次性用品,则大大增加了动物试验的成本,若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科研渔用的一次性肛灌针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囊袋(3),所述囊袋(3)内腔的一侧连接有针管(2),所述针管(2)穿过壳体(1)的一侧延伸至壳体(1)外并连接有针头(6),所述囊袋(3)内腔的另一侧连接有毛细管(4),所述针管(2)和毛细管(4)靠近囊袋(3)平面方向一侧,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端部(11),所述毛细管(4)穿过壳体(1)和固定端部(11)连接有连接套(5),所述连接套(5)固定设于固定端部(11)的一侧;/n所述连接套(5)的外侧壁设有弹力圈(13),所述弹力圈(13)粘接于连接套(5)的外侧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科研渔用的一次性肛灌针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囊袋(3),所述囊袋(3)内腔的一侧连接有针管(2),所述针管(2)穿过壳体(1)的一侧延伸至壳体(1)外并连接有针头(6),所述囊袋(3)内腔的另一侧连接有毛细管(4),所述针管(2)和毛细管(4)靠近囊袋(3)平面方向一侧,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端部(11),所述毛细管(4)穿过壳体(1)和固定端部(11)连接有连接套(5),所述连接套(5)固定设于固定端部(11)的一侧;
所述连接套(5)的外侧壁设有弹力圈(13),所述弹力圈(13)粘接于连接套(5)的外侧壁,所述连接套(5)的一侧设有若干加强筋(12),所述弹力圈(13)通过加强筋(12)与固定端部(1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针管(2)的外侧壁套设有硅胶套(9),所述硅胶套(9)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垫(8),所述挤压垫(8)的一侧与针管(2)的一侧搭接,所述针头(6)的一侧与硅胶套(9)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针管(2)两侧与挤压垫(8)的对应位置均设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的一侧与挤压垫(8)的一侧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芳,彭爽,杨飞,陈代宇,耿毅,李志琼,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