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护理寻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890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室护理寻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可拆卸式设置有床面寻针装置,床面寻针装置包括寻针主体,寻针主体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寻针主体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连接伸缩杆,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性板,所述安装板的周围设置有橡胶包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即可组合使用,实现对地面得搜寻,又可将底座脱离出来,单独使用床面寻针装置,对医护床面进行搜寻,避免了传统局限单一的问题。通过本装置,可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量,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室护理寻针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术室护理寻针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缝合针是必不可少的一件手术用具。在手术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将缝合针丢失,为确保缝合针未落入到患者体内,需要使用寻针装置寻找缝合针,现有的手术室护理寻针装置,大部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且操作麻烦,使用不便。为解决此问题,申请号为20172130406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术室护理寻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侧表面开设的通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侧与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底座的侧表面设有磁板。该专利虽解决了对手术室地面的搜寻问题,但不便于对手术床进行搜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功能单一,无法全面的满足搜寻要求,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手术室护理寻针装置,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术室护理寻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可拆卸式设置有床面寻针装置,床面寻针装置包括寻针主体,寻针主体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寻针主体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连接伸缩杆,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性板,所述安装板的周围设置有橡胶包边。进一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与寻针主体匹配的第一安装槽,用于可拆卸式安装寻针主体。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固定有金属板,金属板用于吸附第一磁性板,从而实现可拆卸式固定寻针主体。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沟槽,沟槽位于安装板的一角落位置,所述沟槽匹配有拉杆。进一步,所述拉杆包括拉杆主体,拉杆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弯钩部,另一端设置有手持部,手持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层。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转盘安装槽,转盘安装槽内安装有转盘,转盘的顶部设置有两对称的固定块,固定块的侧表面开设的通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侧与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设有把手,把手的端面铰接有挂环。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性板。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成本低,易于推广,操作容易,通过转盘可以随意转动底座,伸缩杆可以调节装置的长度,使用方便。设置有第一磁性板和第二磁性板,第一磁性板的装置和第二磁性板的装置可拆卸式连接,即可组合使用,实现对地面得搜寻,又可将底座脱离出来,单独使用床面寻针装置,对医护床面进行搜寻,避免了传统局限单一的问题。通过本装置,可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量,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底座拆除金属板和第二磁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金属板的安装连接关系图;图5是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寻针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寻针主体底部的示意图;图8是沟槽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拉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底座1、寻针主体2、伸缩杆3、安装板4、第一磁性板5、橡胶包边6、第一安装槽101、第二安装槽102、金属板103、第一磁性板5、沟槽401、拉杆7、拉杆主体701、弯钩部702、手持部703、转盘安装槽402、转盘403、固定块404、把手301、挂环302、第二磁性板108、万向轮10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手术室护理寻针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可拆卸式设置有床面寻针装置,床面寻针装置包括寻针主体2,寻针主体2上设置有伸缩杆3。医务人员通过伸缩杆3移动底座1对手术室地面进行搜寻。寻针主体2的长宽可设计来和一般手机大小差不多,当然不局限于此。将寻针主体2设置为手机大小是方便在床面进行搜寻,尤其是躺有病人的身体两侧的床面,因躺有病人,两侧宽度有限,所有寻针主体2的尺寸最好不宜过大,与手机大小较为合适。寻针主体2包括安装板4,安装板4的顶部连接伸缩杆3,安装板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性板5。这样,将床面寻针装置脱离底座1后,便可通过安装板4底部的第一磁性板5对床面进行搜寻,无论是手术室的手术台,还是住院部病房均可使用其在床面寻针,保障安全。伸缩杆3用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使用长度即可,对床面进行寻针,因床有一定高度,伸缩杆3可收回,缩短长度即可。安装板4的周围设置有橡胶包边6,橡胶包边6的作用一是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二是避免在搜寻过程中,触碰到床边的护栏,与第一磁性板5侧面吸附在一起。其中,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与寻针主体2匹配的第一安装槽101,用于可拆卸式安装寻针主体2。第一安装槽10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02,第二安装槽102内固定有金属板103,优选嵌入的方式固定,金属板103可选用铁板、钢板等。金属板103用于吸附第一磁性板5,从而实现可拆卸式固定寻针主体2。也就是说,在需要床面寻针装置组合在底座1上时,即将寻针主体2对应放入第一安装槽101内即可。其底部的第一磁性板5与第二安装槽102固定的金属板103吸附在一起,从而实现连接组合,形成一个整体,用于地面寻针。为了便于在需要的时候,脱离床面寻针装置,在安装板4的顶部设置有沟槽401,沟槽401位于安装板4的一角落位置,也可四个角落位置均设置,这样使用更为方便。沟槽401匹配有拉杆7。拉杆7包括拉杆主体701,拉杆主体701的一端设置有弯钩部702,另一端设置有手持部703。手持部703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层,有利于增大摩擦力防滑。在使用时,将拉杆7的弯钩部702配合扣入沟槽401内,手握手持部703向上用力,即可将第一磁性板5从金属板103上脱离,从而脱离整个寻针主体2。脱离后,即可将床面寻针装置用于床面寻针。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将寻针主体2放入或取出第一安装槽101,安装板4的橡胶包边6侧面需与第一安装槽101的侧面有一点间隙,也就是说,寻针主体2需比第一安装槽101稍小点。安装板4的顶部设置有转盘安装槽402,转盘安装槽402内安装有转盘403,转盘403的顶部设置有两对称的固定块404,固定块404的侧表面开设的通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侧与伸缩杆3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此设计可与申请号为2017213040627中的设计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安装位置变了,现有的是没有床面寻针装置的,所以直接安装在底座1上,本技术进行了改进,设置了床面寻针装置,便将其安装在安装板4上。当二者组合在一起后,使用功能和效果和现有的一样。伸缩杆3的伸缩端设有把手301,把手301的端面铰接有挂环302,便于将本装置挂持在墙面。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性板108,用于地面寻针。底座1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109。此结构和设置方式可与现有申请号为20172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室护理寻针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可拆卸式设置有床面寻针装置,床面寻针装置包括寻针主体,寻针主体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寻针主体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连接伸缩杆,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性板,所述安装板的周围设置有橡胶包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室护理寻针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可拆卸式设置有床面寻针装置,床面寻针装置包括寻针主体,寻针主体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寻针主体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连接伸缩杆,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性板,所述安装板的周围设置有橡胶包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室护理寻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与寻针主体匹配的第一安装槽,用于可拆卸式安装寻针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室护理寻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固定有金属板,金属板用于吸附第一磁性板,从而实现可拆卸式固定寻针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室护理寻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沟槽,沟槽位于安装板的一角落位置,所述沟槽匹配有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炜陈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