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903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雨刮控制电路,所述雨刮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驱动开关、雨刮继电器和雨刮电机,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开关的通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雨刮继电器动作;所述驱动开关连接在所述雨刮继电器和电源之间,当所述雨刮继电器动作时,所述驱动开关切断所述雨刮继电器和所述电源之间的电连接;所述雨刮继电器驱动所述雨刮电机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刮控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雨刮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雨刮模块是汽车电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车身控制器处于跛行状态时,雨刮仍需保持基本的功能,由此可知,雨刮模块在车身电子的作用可见一斑。除此之外,雨刮模块的寿命,也就是雨刮继电器(目前用继电器控制雨刮电机属于主流)的寿命,也是衡量车身电子的重要标志,因为雨刮是司机经常使用的功能。这样一来,如何设计雨刮硬件电路来提高继电器的寿命,将是硬件工程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传统车身电子雨刮模块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MCU端口直接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或带有电流诊断功能反对低边驱动芯片控制继电器,可以确认的是,继电器触点间的切换都是在继电器处于带电的状态下进行的,即通过MCU的Pin口控制继电器的吸合,无论继电器的触点处于LO档(雨刮的低速档),还是处于HO档(雨刮的高速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刮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的雨刮控制电路寿命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刮控制电路,所述雨刮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驱动开关、雨刮继电器和雨刮电机,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开关的通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雨刮继电器动作;所述驱动开关连接在所述雨刮继电器和电源之间,当所述雨刮继电器动作时,所述驱动开关切断所述雨刮继电器和所述电源之间的电连接;所述雨刮继电器驱动所述雨刮电机转动。可选的,在所述的雨刮控制电路中,所述驱动开关包括输入端、第一MOSFET管和第二MOSFET管,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MOSFET管的漏源极分别连接在所述电源和所述第二MOSFET管的漏极,所述第二MOSFET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FET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MOSFET管的漏极连接处作为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雨刮继电器的输入端。可选的,在所述的雨刮控制电路中,所述雨刮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在所述电源和地之间,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在所述电源和所述雨刮继电器的输出端之间。可选的,在所述的雨刮控制电路中,所述雨刮继电器包括线圈,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继电器电源;所述雨刮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雨刮电机的低速挡,所述雨刮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雨刮电机的高速挡。可选的,在所述的雨刮控制电路中,当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输出第一电平时,所述雨刮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雨刮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当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输出第二电平时,所述雨刮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雨刮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可选的,在所述的雨刮控制电路中,当雨刮处于停止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输出OFF状态信号,所述第一MOSFET管和所述第二MOSFET管均关断时,所述所述雨刮继电器和所述雨刮电机均不动作。可选的,在所述的雨刮控制电路中,当雨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输出ON状态信号,所述第一MOSFET管导通,所述第二MOSFET管关断,此时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输出第一电平,则雨刮电机以第一速度转动,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输出第二电平,则雨刮电机以第二速度转动,所述第一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速度。可选的,在所述的雨刮控制电路中,当雨刮需要改变运行速度或停止工作时,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输出换挡状态信号,所述第二MOSFET管导通,所述第一MOSFET管关断,此时由于所述第二MOSFET管的源极接地,所述雨刷电机中残余的能量通过所述第二MOSFET管释放到地,10ms后,所述第二MOSFET管关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雨刮继电器进行触点切换。可选的,在所述的雨刮控制电路中,当雨刮由停止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时,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根据雨刮的运行速度需求输出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输出ON状态信号。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雨刮控制电路中,通过雨刮继电器动作时,驱动开关切断所述雨刮继电器和电源之间的电连接,此时无电流流经雨刮继电器,雨刮继电器处于断电状态,避免当雨刮继电器的触点分离或吸合时由于带电,引起两个触点之间产生电弧和热,影响雨刮继电器的寿命,甚至熔断金属触点。根据继电器的使用说明书对寿命周期的描述,当继电器断电操作时,使用寿命是1000000次,当继电器带电操作时,使用寿命是100000次,两种不同的操作寿命相差10倍。因此雨刮设计理念更改为断电操作,将会大大提高雨刮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为此,本专利技术增加一块半桥芯片作为驱动开关,从而达到了继电器断电操作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雨刮模块示意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雨刮控制电路示意图;图中所示:10-控制单元;20-驱动开关;30-雨刮继电器;40-雨刮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雨刮控制电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雨刮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的雨刮控制电路寿命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思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雨刮控制电路,所述雨刮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驱动开关、雨刮继电器和雨刮电机,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开关的通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雨刮继电器动作;所述驱动开关连接在所述雨刮继电器和电源之间,当所述雨刮继电器动作时,所述驱动开关切断所述雨刮继电器和所述电源之间的电连接;所述雨刮继电器驱动所述雨刮电机转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雨刮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所述雨刮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10、驱动开关20、雨刮继电器30和雨刮电机40,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0控制所述驱动开关20的通断,所述控制单元10控制所述雨刮继电器30动作;所述驱动开关20连接在所述雨刮继电器30和电源Vbat之间,当所述雨刮继电器30动作时,所述驱动开关20切断所述雨刮继电器30和所述电源Vbat之间的电连接;所述雨刮继电器30驱动所述雨刮电机40转动。如图3所示,在所述的雨刮控制电路中,所述驱动开关20包括输入端21、第一MOSFET管M1和第二MOSFET管M2,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入端21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12,所述第一MOSFET管的漏源极分别连接所述电源Vbat和所述第二MOSFET管M2的漏极,所述第二MOSFET管M2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FET管M1的源极和所述第二MOSFET管M2的漏极连接处作为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雨刮继电器30的输入端31。所述雨刮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一电容C1和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在所述电源Vbat和地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3连接在所述电源Vbat和所述雨刮继电器30的输出端22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驱动开关、雨刮继电器和雨刮电机,其中:/n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开关的通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雨刮继电器动作;/n所述驱动开关连接在所述雨刮继电器和电源之间,当所述雨刮继电器动作时,所述驱动开关切断所述雨刮继电器和所述电源之间的电连接;/n所述雨刮继电器驱动所述雨刮电机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驱动开关、雨刮继电器和雨刮电机,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开关的通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雨刮继电器动作;
所述驱动开关连接在所述雨刮继电器和电源之间,当所述雨刮继电器动作时,所述驱动开关切断所述雨刮继电器和所述电源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雨刮继电器驱动所述雨刮电机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开关包括输入端、第一MOSFET管和第二MOSFET管,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MOSFET管的漏源极分别连接所述电源和所述第二MOSFET管的漏极,所述第二MOSFET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FET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MOSFET管的漏极连接处作为所述驱动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雨刮继电器的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在所述电源和地之间,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在所述电源和所述雨刮继电器的输出端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继电器包括线圈,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
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继电器电源;
所述雨刮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雨刮电机的低速挡,所述雨刮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雨刮电机的高速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熊磊魏庆忠王帅薛洋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