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武专利>正文

一种车用刮水器的复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88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刮水器的复位电机,包括电机、传动机构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第一转动盘上设有第一绝缘圈以及第一导电圈,第一导电圈设置在第一绝缘圈的外周,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接线座,第一接线座上设有第一触头a、第一触头b和第一触头c;所述第二转动盘上设有第二绝缘圈以及第二导电圈,第二导电圈设置在第二绝缘圈的外周,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接线座,第二接线座上设有第二触头a、第二触头b和第二触头c。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刮水器的复位电机,该复位电机能够实现刮水器的任意位置自动复位,且复位可靠,无盲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刮水器的复位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位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刮水器的复位电机。
技术介绍
雨刷又称为刮水器、水拨、雨刮器或挡风玻璃雨刷,是用来刷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的设备,以改善驾驶人的能见度,增加行车安全。因为法律要求,几乎所有地方的汽车都带有雨刷。掀背车及休旅车等车辆的后车窗也装有雨刷。除了汽车外,其他运输工具也设置了雨刷,像是火车、电车等。现有技术中汽车、火车等在维修时会将刮水器调至中间位置,用于提示的作用,提醒此车在维修。维修好后要将刮水器复位,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复位电机在对刮水器进行复位时,只能实现单个位置的复位,无法实现双位复位,而且刮水器在复位时不稳定,存在卡顿现象,还会存在盲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刮水器的复位电机,该复位电机能够实现刮水器双位置的自动复位,且复位流畅,无盲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车用刮水器的复位电机,包括电机、传动机构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传动轴,所述电机输出轴延伸至壳体内经传动机构带动传动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第一转动盘上设有第一绝缘圈以及第一导电圈,第一导电圈设置在第一绝缘圈的外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一接线座,所述第一接线座上设有在第一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一绝缘圈接触的第一触头a以及与第一导电圈接触的第一触头b和第一触头c,所述第一导电圈上设有在第一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一触头c接触的第一绝缘区,所述第一绝缘圈上设有在第一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一触头a接触的第一导电区,所述第一导电区与第一绝缘区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转动盘上设有第二绝缘圈以及第二导电圈,第二导电圈设置在第二绝缘圈的外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二接线座,所述第二接线座上设有在第二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二绝缘圈接触的第二触头a以及与第二导电圈接触的第二触头b和第二触头c,第二导电圈上设有在第二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二触头c接触的第二绝缘区,第二绝缘圈上设有在第二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二触头a接触的第二导电区,第二导电区与第二绝缘区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区与第二绝缘区沿传动轴的轴向方向一前一后且绕传动轴的周向错开一定角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工作会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会带动套设在传动轴上的两个转动盘转动,在两个转动盘转动的过程中,与其相对应的各个触头会与转动盘上的绝缘圈或导电圈相滑动接触,各触头c与正极连接,各触头a与负极连接,启动复位开关,第一触头c会与第一绝缘区接触,第一触头a会与第一导电区接触,此时第一触头b与第一触头c断开,并与第一触头a接通,刮水器复位初始位置,若需要维修时,启动维修开关,第二触头a会与第二导电区接触,第二触头c会与第二绝缘区接触,此时第二触头b与第二触头c断开,并与第二触头a接通,刮水器会摆动至设置的角度,刮水器所设置的角度与第一绝缘区和第二绝缘区相错开的角度一致,处于维修区时就代表此车正在维修当中,设置两个转动盘更加方便刮水器的复位,实现刮水器的双位复位,即可复位至初始位置,又可复位至维修位置,而且这样设置使得刮水器在复位时更加稳定,不会存在盲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绝缘区和第二绝缘区之间错开的角度为90°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第一绝缘区与第二绝缘区之间呈90°使得刮水器在维修时也是呈90°设置,这样更加醒目,更好的起到提示作用。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蜗杆以及套设在传动轴上的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且蜗轮与传动轴同步转动。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利用蜗轮蜗杆降低电机的转速,同时使得传动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设置在蜗轮的同一侧位置,所述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也可以分别设置在蜗轮的两侧位置。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两转动盘既可以设置在蜗轮的同一侧上,也可以间隔设置在蜗轮的两侧,方便与蜗轮同步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设置在同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设置在两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转动盘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转动盘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车用刮水器的复位电机,包括电机1、传动机构2以及壳体3,所述壳体3内设有传动轴4,所述电机1输出轴延伸至壳体3内经传动机构2带动传动轴4转动,所述传动轴4上套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第一转动盘5和第二转动盘6,第一转动盘5上设有第一绝缘圈51以及第一导电圈52,第一绝缘圈51为环形设置的绝缘片,可以为塑料制成,或橡胶等,第一导电圈52也为环形设置的导电片,可以是金属导电片,第一导电圈52设置在第一绝缘圈51的外周,所述壳体3内还设有第一接线座31,所述第一接线座31上设有在第一转动盘5转动时与第一绝缘圈51接触的第一触头a311以及与第一导电圈52接触的第一触头b312和第一触头c313,所述第一导电圈52上设有在第一转动盘5转动时与第一触头c313接触的第一绝缘区521,所述第一绝缘圈51上设有在第一转动盘5转动时与第一触头a311接触的第一导电区511,所述第一导电区511与第一绝缘区521对应设置;第一绝缘区521可以在第一导电圈52上设置由塑料制成的绝缘片,第一导电区511可以是在第一绝缘圈51安装一个由金属制成的导电片,也可以将第一绝缘圈51设置在第一导电圈52上,然后在第一绝缘圈51上设置一个与第一导电圈52相通的开口,第一触头a可以从开口处与第一导电区511接通,所述第二转动盘6上设有第二绝缘圈61以及第二导电圈62,第二绝缘区61与第一绝缘圈51同样设置,第二导电圈62与第一导电圈52同样设置,第二导电圈62设置在第二绝缘圈61的外周,所述壳体3内还设有第二接线座32,所述第二接线座32上设有在第二转动盘6转动时与第二绝缘圈61接触的第二触头a321以及与第二导电圈62接触的第二触头b322和第二触头c323,第二导电圈62上设有在第二转动盘6转动时与第二触头c323接触的第二绝缘区621,第二绝缘圈61上设有在第二转动盘6转动时与第二触头a321接触的第二导电区611,第二导电区611与第二绝缘区621对应设置,第一绝缘区621的设置方式与第一绝缘区521的设置方式一致,第二导电区611设置的方式与第一导电区511的设置方式一致,所述第一绝缘区521与第二绝缘区621沿传动轴4的轴向方向一前一后且绕传动轴4的周向错开一定角度,第一绝缘区521余第二绝缘区621所错开的角度可以是30°、60°、90°等等,电机1工作会带动传动轴4转动,传动轴4转动会带动套设在传动轴4上的两个转动盘转动,在两个转动盘转动的过程中,与其相对应的各个触头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刮水器的复位电机,包括电机、传动机构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传动轴,所述电机输出轴延伸至壳体内经传动机构带动传动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第一转动盘上设有第一绝缘圈以及第一导电圈,第一导电圈设置在第一绝缘圈的外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一接线座,所述第一接线座上设有在第一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一绝缘圈接触的第一触头a以及与第一导电圈接触的第一触头b和第一触头c,所述第一导电圈上设有在第一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一触头c接触的第一绝缘区,所述第一绝缘圈上设有在第一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一触头a接触的第一导电区,所述第一导电区与第一绝缘区对应设置;/n所述第二转动盘上设有第二绝缘圈以及第二导电圈,第二导电圈设置在第二绝缘圈的外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二接线座,所述第二接线座上设有在第二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二绝缘圈接触的第二触头a以及与第二导电圈接触的第二触头b和第二触头c,第二导电圈上设有在第二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二触头c接触的第二绝缘区,第二绝缘圈上设有在第二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二触头a接触的第二导电区,第二导电区与第二绝缘区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区与第二绝缘区沿传动轴的轴向方向一前一后且绕传动轴的周向错开一定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刮水器的复位电机,包括电机、传动机构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传动轴,所述电机输出轴延伸至壳体内经传动机构带动传动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第一转动盘上设有第一绝缘圈以及第一导电圈,第一导电圈设置在第一绝缘圈的外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一接线座,所述第一接线座上设有在第一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一绝缘圈接触的第一触头a以及与第一导电圈接触的第一触头b和第一触头c,所述第一导电圈上设有在第一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一触头c接触的第一绝缘区,所述第一绝缘圈上设有在第一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一触头a接触的第一导电区,所述第一导电区与第一绝缘区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转动盘上设有第二绝缘圈以及第二导电圈,第二导电圈设置在第二绝缘圈的外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二接线座,所述第二接线座上设有在第二转动盘转动时与第二绝缘圈接触的第二触头a以及与第二导电圈接触的第二触头b和第二触头c,第二导电圈上设有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武张洪涛徐子凌陆刚
申请(专利权)人:徐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