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转印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85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盒体的成本的涂膜转印具。涂膜转印具(1)包括壳体(100)以及能够装拆壳体(100)的盒体(200),盒体(200)包括供应卷筒(4)以及卷取卷筒(6),壳体(100)包括:壳体部(2);供应卷筒侧旋转部(50A),与供应卷筒(4)扣合并与供应卷筒(4)一起旋转;卷取卷筒侧旋转部(57),与卷取卷筒(6)扣合并与卷取卷筒(6)一起旋转,从上述供应卷筒侧旋转部(50A)接收旋转力;以及供应卷筒旋转防止部(43a),与供应卷筒侧旋转部(50A)扣合,以在不使用时防止供应卷筒侧旋转部(50A)的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膜转印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膜转印具。
技术介绍
以往,存在一种涂膜转印具,其包括:供应卷筒,用于供应涂覆有涂膜的转印带;卷取卷筒,用于卷取涂膜转印后的转印带;以及防止旋转机构,用于在不使用时防止供应卷筒的旋转(参照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存在一种涂膜转印具,其中将供应卷筒和卷取卷筒制成可从壳体装拆的盒体式(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6-12413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9-290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防止旋转机构用于防止供应卷筒及卷取卷筒的旋转。为此,在盒体式涂膜转印具的情况下,在具有供应卷筒及卷取卷筒的盒体侧设置防止旋转机构。然而,若在将防止旋转机构设置于盒体侧,则一次性盒体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成本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盒体成本的涂膜转印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包括壳体以及能够从上述壳体装拆的盒体的涂膜转印具,上述盒体包括用于供应涂覆有涂膜的转印带的供应卷筒以及用于卷取涂膜转印后的转印带的卷取卷筒,上述壳体包括:壳体部,能够装拆上述盒体;供应卷筒侧旋转部,与上述供应卷筒扣合并与上述供应卷筒一起旋转;卷取卷筒侧旋转部,与上述卷取卷筒扣合并与上述卷取卷筒一起旋转,从上述供应卷筒侧旋转部接收旋转力;以及供应卷筒旋转防止部,与上述供应卷筒侧旋转部扣合,以在不使用时防止上述供应卷筒侧旋转部的旋转。本专利技术可以包括与上述卷取卷筒侧旋转部扣合并在不使用时防止上述卷取卷筒侧旋转部的反向旋转的卷取卷筒反向旋转防止部。本专利技术包括通过将上述转印带压在转印面上并沿着上述转印面移动来从上述供应卷筒送出上述转印带的转印头,上述不使用时指上述转印头对转印面的施加的压力解除时,使用时可以指上述转印头对转印面施加压力时。优选地,在上述壳体中,在上述壳体部的内面中立设有供应卷筒用主轴及卷取卷筒用主轴,并且包括向上述供应卷筒用主轴的外侧和/或上述卷取卷筒用主轴的外侧延伸的旋转控制用板部件,上述供应卷筒旋转防止部和/或卷取卷筒反向旋转防止部设置于上述旋转控制用板部件。优选地,上述供应卷筒旋转防止部为设置于上述旋转控制用板部件的供应卷筒用卡定爪,上述卷取卷筒反向旋转防止部为设置于上述旋转控制用板部件的卷取卷筒用卡定爪。优选地,上述旋转控制用板部件被安装为能够以设置于上述壳体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上述旋转控制用板部件通过施力部件对上述壳体施加朝向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的一侧的旋转方向的力。优选地,上述盒体包括:转印头,通过将上述转印带压在转印面上并沿着上述转印面移动来从上述供应卷筒送出上述转印带;以及盒框体,具有用于保持上述供应卷筒及上述卷取卷筒的基部以及从上述基部向上述转印头侧延伸并且在前端保持上述转印头的柔性延伸部,上述柔性延伸部包括用于插入上述旋转轴的轴孔,在使用时,若通过将上述转印头压在上述转印面来使上述柔性延伸部的前端移动到一侧,则上述旋转控制用板部件移动到以上述轴孔为中心的另一侧,上述供应卷筒侧旋转部与上述供应卷筒旋转防止部扣合和/或、上述卷取卷筒反向旋转防止部与上述卷取卷筒反向旋转防止部的扣合被解除。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能够减少盒体的成本的涂膜转印具。附图说明图1为涂膜转印具1的立体图。图2为盒体200的立体图。图3为涂膜转印具1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从图3的相反方向观察涂膜转印具1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从左侧观察第一壳体部2R的图。图6为从上侧观察第一壳体部2R的图。图7为从右侧观察第二壳体部2L的图。图8为从下侧观察第二壳体部2L的图。图9为从右侧观察旋转控制板40的图,同时也示出旋转力传递机构50。图10为用于说明涂膜转印具1的使用时的状态的图。图11为用于说明打开第一壳体部2R的上面的操作的图。图12为当第一壳体部2R的上面打开并且旋转第二壳体部2L时从斜后侧观察涂膜转印具1的图。图13为从与图11相同的角度观察与图12的状态相比进一步旋转第二壳体部2L与第一壳体部2R的状态的图。图14为从与图12相同的角度观察与图12的状态相比进一步旋转第二壳体部2L与第一壳体部2R的状态的图。图15为用于说明使用人员更换盒体200的状态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涂膜转印具1。以下,在说明书中从左右、前后、上下说明当使用人员使用时将涂膜转印具1握在手上时的左右、前后、上下。图1为实施方式的涂膜转印具1的立体图。涂膜转印具1将从设置于壳体部2的前侧的开口部2a突出的转印头5压在下侧的转印面(未图示)上,并通过使其向后方移动来将涂膜转印到转印面。涂膜转印具1包括壳体100以及配置于壳体100的内部并且能够从壳体100装拆的盒体200。图2为盒体200的立体图。涂膜转印具1可以通过用新的盒体200更换使用完的盒体200来使用。图3为涂膜转印具1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从图3的相反方向观察涂膜转印具1的分解立体图。(壳体100)壳体100包括具有分别成大致椭圆形的左右一对第一壳体部2R及第二壳体部2L的壳体部2、旋转力传递机构50、旋转控制板40。(第一壳体部2R)图5及图6为示出第一壳体部2R的图,图5为从图6中箭头所示的左侧观察第一壳体部2R的图,图6为从图5中箭头所示的上侧观察第一壳体部2R的图。在第一壳体部2R的左面从前侧依次设置有打开/关闭盖安装部20、旋转轴21、弹簧钩部22、在前端部设有向外径侧突出的卡定部23a的卷取卷筒用主轴23、在前端部设有向外径侧突出的卡定部24a的供应卷筒用主轴24、摇动范围限制轴25。在第一壳体部2R的外周的除开口部2a以外的部分设置有根据位置其高度不同的壁部。壁部包括下壁部29b、后壁部29a及上壁部29c。下壁部29b包括直线部29ba、打开/关闭爪29bb。在后壁部29a与上壁部29c之间的角部(第一壳体部2R的壁部的后上侧部分)设置有凹部26,并且在后壁部29a与直线部29ba之间设置有凹部27。两个凹部26、凹部27分别由相互正交的两个平面形成。凹部26的平面26a与凹部27的平面27a相互平行。凹部26的平面26b与凹部27的平面27b在同一平面上。在相互平行的平面26a及平面27a设置有扣合突起26c、扣合突起27c。如图5所示,在上下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直线L1与直线L2之间的角度θ为20度至50度,在实施方式中为22.5度,上述直线L1连接凹部26的扣合突起26c与凹部27的扣合突起27c,上述直线L2连接向涂膜转印具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卷取卷筒用主轴23与供应卷筒用主轴24。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长度方向指壳体的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中更长的一个,在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指连接卷取卷筒用主轴23与供应卷筒用主轴24的直线的方向。然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括壳体以及能够从上述壳体装拆的盒体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n上述盒体包括用于供应涂覆有涂膜的转印带的供应卷筒以及用于卷取涂膜转印后的转印带的卷取卷筒,/n上述壳体包括:/n壳体部,能够装拆上述盒体;/n供应卷筒侧旋转部,与上述供应卷筒扣合并与上述供应卷筒一起旋转;/n卷取卷筒侧旋转部,与上述卷取卷筒扣合并与上述卷取卷筒一起旋转,从上述供应卷筒侧旋转部接收旋转力;以及/n供应卷筒旋转防止部,与上述供应卷筒侧旋转部扣合,以在不使用时防止上述供应卷筒侧旋转部的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7 JP 2018-2446991.一种包括壳体以及能够从上述壳体装拆的盒体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盒体包括用于供应涂覆有涂膜的转印带的供应卷筒以及用于卷取涂膜转印后的转印带的卷取卷筒,
上述壳体包括:
壳体部,能够装拆上述盒体;
供应卷筒侧旋转部,与上述供应卷筒扣合并与上述供应卷筒一起旋转;
卷取卷筒侧旋转部,与上述卷取卷筒扣合并与上述卷取卷筒一起旋转,从上述供应卷筒侧旋转部接收旋转力;以及
供应卷筒旋转防止部,与上述供应卷筒侧旋转部扣合,以在不使用时防止上述供应卷筒侧旋转部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上述卷取卷筒侧旋转部扣合并在不使用时防止上述卷取卷筒侧旋转部的反向旋转的卷取卷筒反向旋转防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过将上述转印带压在转印面上并沿着上述转印面移动来从上述供应卷筒送出上述转印带的转印头,
上述不使用时指上述转印头对转印面的施加的压力解除时,
使用时指上述转印头对转印面施加压力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中,
在上述壳体部的内面中立设有供应卷筒用主轴及卷取卷筒用主轴,
并且包括向上述供应卷筒用主轴的外侧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村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蜻蜓铅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