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珠笔笔尖及圆珠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88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书写手感顺滑的圆珠笔笔尖及圆珠笔。圆珠笔笔尖1的笔尖主体2包含:笔珠抱持室50,所述笔珠抱持室50的后端壁上形成有抵接面53a;后端孔40,所述后端孔40被设置为从后端侧朝向顶端侧;以及,墨水引导孔60,所述墨水引导孔60形成在抵接面53a的中央,将后端孔40与笔珠抱持室50连通,从与抵接面53a抵接状态下的笔珠3中心向最薄部A延伸的直线与圆珠笔笔尖1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35°以上55°以下,所述最薄部A的笔尖主体2外周面与后端孔40内壁之间距离最短,后端壁上端边缘与最薄部A之间的沿着笔尖主体2中心线的方向的距离为笔珠直径的90%以下。

Ball Pen Tip and Ball P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珠笔笔尖及圆珠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珠笔笔尖及包含该圆珠笔笔尖的圆珠笔。
技术介绍
圆珠笔笔尖包含笔尖主体,所述笔尖主体具有:笔珠抱持室,所述笔珠抱持室抱持笔珠;墨水引导孔,所述墨水引导孔形成在笔珠抱持室后端壁的中央;以及,多条墨水引导槽,所述多条墨水引导槽从墨水引导孔放射状延伸。笔珠抱持室顶端部向内侧收拢,如此使笔珠的一部分从笔尖顶端边缘突出,并以自由转动的方式抱持笔珠。此处,位于笔珠抱持室后端壁的抵接面的形状对书写舒适度而言很重要,该抵接面的形状的研究也正在开展。例如,专利文献1尝试通过设置曲率与笔珠不同的曲率状抵接面,在笔珠与抵接面之间形成部分间隙,提高书写手感。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位于笔珠抱持室后端壁的抵接面与笔珠的接触状态不均匀。这样的话,笔珠与抵接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书写手感提高有限。因此,优选为将抵接面的形状成型为沿着笔珠球面的形状,使笔珠与整个抵接面均匀接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58070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受抵接面按压加工产生的回弹(弹性回复)的影响,将抵接面的形状成型为沿着笔珠球面的形状并不容易。虽然不断努力使抵接面接近球面,但制造工序变得复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简单地提供一种书写手感顺滑的圆珠笔笔尖及包含该圆珠笔笔尖的圆珠笔。【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内容。一种圆珠笔笔尖,其包含笔尖主体与笔珠,所述笔尖主体包含:笔珠抱持室,所述笔珠抱持室设置在所述笔尖主体的顶端侧,其后端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笔珠内接的抵接面;后端孔,所述后端孔被设置为从后端侧向顶端侧直径分段缩小;墨水引导孔,所述墨水引导孔形成在所述抵接面的中央,将所述后端孔与所述笔珠抱持室连通;多条墨水引导槽,所述多条墨水引导槽从所述墨水引导孔放射状延伸;以及,收拢部,所述收拢部设置在所述笔珠抱持室的顶端,使所述笔珠的一部分从所述笔珠抱持室突出,并在所述笔珠抱持室的内部以自由转动的方式抱持所述笔珠,从与所述抵接面抵接状态下的所述笔珠中心向最薄部延伸的直线与所述圆珠笔笔尖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35°以上55°以下,所述最薄部的所述笔尖主体外周面与所述后端孔顶端部分内壁之间距离最短,而且,所述后端壁上端边缘与所述最薄部之间的沿着所述笔尖主体中心线的方向的距离为所述笔珠直径的90%以下。优选为,所述最薄部在沿着所述中心线的剖面上,为所述后端孔中最接近顶端侧的后端孔最顶端部分的侧壁与从所述侧壁向所述墨水引导孔延续的顶端壁的交点。优选为,所述笔珠抱持室包含:抱持室圆柱状空间部;抱持室圆锥台状空间部,所述抱持室圆锥台状空间部从所述抱持室圆柱状空间部后端向后端侧直径缩小;近球面状空间部,所述近球面状空间部从所述抱持室圆锥台状空间部后端延续;以及,收拢部,所述收拢部设置在所述抱持室圆柱状空间部的顶端部,所述抱持室圆锥台状空间部的顶角为90°以上150°以下。优选为,所述笔珠抱持室包含:圆柱状空间部;抱持室圆锥台状空间部,所述抱持室圆锥台状空间部从所述圆柱状空间部后端向后端侧直径缩小;近球面状空间部,所述近球面状空间部从所述抱持室圆锥台状空间部后端延续;以及,收拢部,所述收拢部设置在所述圆柱状空间部的顶端部,所述近球面状空间部的侧面为与所述笔珠抵接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顶端侧外周边缘的直径为所述笔珠直径的80%以上95%以下。优选为,所述最薄部的所述后端孔的直径为所述笔珠直径的80%以上。优选为,所述后端孔中最接近顶端侧的后端孔最顶端部分从后端侧开始依次包含:后端孔圆柱状空间部;以及,后端孔圆锥台状空间部,所述后端孔圆锥台状空间部从所述后端孔圆柱状空间部顶端向所述墨水引导孔直径缩小,所述后端孔圆锥台状空间部的顶角为90°以上180°以下。优选为,所述笔珠直径不足0.5mm。优选为,用于灌装油性墨水的圆珠笔笔芯。一种圆珠笔,其包含上述任意圆珠笔笔尖。【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书写手感顺滑的圆珠笔笔尖及包含该圆珠笔笔尖的圆珠笔。附图说明图1是圆珠笔笔尖的整体剖面图。图2是圆珠笔笔尖的顶端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对实施方式的圆珠笔笔尖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的图。图4是示出使用φ0.38mm笔珠的实施方式的圆珠笔笔尖与比较方式的圆珠笔笔尖A的比较结果的表。图5是示出使用φ0.7mm笔珠的实施方式的圆珠笔笔尖与比较方式的圆珠笔笔尖的比较结果的表。图6是示出不同后端孔形状的最薄部位置的图,(a)的后端孔最顶端部分41的形状为球状,(b)为圆角状,(c)为带圆角的圆锥台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圆珠笔笔尖1的整体剖面图。图2是圆珠笔笔尖1的顶端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圆珠笔笔尖1例如用于灌装油性墨水的圆珠笔笔芯。圆珠笔笔尖1包含:笔尖主体2、以及笔珠3。下面,将圆珠笔笔尖1的配置有笔珠3一侧作为顶端侧,将相反侧作为后端侧进行说明。笔尖主体2例如用不锈钢制坯料制造。笔珠3例如为碳化钨制,本实施方式中直径为0.38mm。但是,笔尖主体2的材料及笔珠3的材料并不限定于此。(笔尖主体)笔尖主体2为近圆筒形,包含:圆筒形的中央部21;顶端部22,所述顶端部22设置在中央部21的顶端侧(配置有笔珠3一侧),外径小于中央部21;以及,圆筒形的柄部23,所述柄部23设置在中央部21的后端侧(配置有笔珠3一侧的相反侧),外径小于中央部21。柄部23是插入未图示的墨水保持部的部分。笔尖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笔珠抱持室50,所述笔珠抱持室50抱持笔珠3;后端孔40,所述后端孔40从笔尖主体2的后端侧向顶端侧延伸;以及,墨水引导孔60,所述墨水引导孔60从笔珠抱持室50后端部的中央向后方延伸,将笔珠抱持室50与后端孔40(后端孔最顶端部分41)连通。后端孔40具有向着顶端侧直径分段缩小的多个后端孔部分41、42、43、44、45、46、47。(笔珠抱持室)笔珠抱持室50从顶端侧开始依次包含:抱持室圆柱状空间部51;抱持室圆锥台状空间部52,所述抱持室圆锥台状空间部52从抱持室圆柱状空间部51后部向后端侧直径缩小;以及,近球面状空间部53,所述近球面状空间部53从抱持室圆锥台状空间部52后部延续。抱持室圆柱状空间部51的顶端向内侧收拢,形成有收拢部54。笔珠3以其顶端部从笔珠抱持室50顶端边缘突出的状态,以自由转动的方式被抱持在笔珠抱持室50内。抱持室圆锥台状空间部52的顶角α优选为90°以上150°以下,更优选为120°以上150°以下。若抱持室圆锥台状空间部52的顶角α为小于90°的锐角,则后述按压工序中按压力容易向外侧分散,后述回弹变大。若顶角α为大于150°的钝角,则后述按压工序中因按压力变形产生的毛刺导致墨水引导槽55堵塞的可能性变高。近球面状空间部53的表面为与笔珠3内接的抵接面53a。抵接面53a顶端侧外周边缘的直径R1为笔珠3直径的80%以上95%以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墨水为水性时,可小于80%。抵接面53a上设有多条(本例为4条)墨水引导槽55,所述多条墨水引导槽55从墨水引导孔60放射状延伸。另外,墨水引导槽55可为将笔珠抱持室与后端孔连通的沟槽。(后端孔)后端孔最顶端部分41在被设置为从笔尖主体2后端侧向顶端侧直径分段缩小的后端孔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珠笔笔尖,其包含笔尖主体与笔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尖主体包含:笔珠抱持室,所述笔珠抱持室设置在所述笔尖主体的顶端侧,其后端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笔珠内接的抵接面;后端孔,所述后端孔被设置为从后端侧向顶端侧直径分段缩小;墨水引导孔,所述墨水引导孔形成在所述抵接面的中央,将所述后端孔与所述笔珠抱持室连通;多条墨水引导槽,所述多条墨水引导槽从所述墨水引导孔放射状延伸;以及收拢部,所述收拢部设置在所述笔珠抱持室的顶端,使所述笔珠的一部分从所述笔珠抱持室突出,并在所述笔珠抱持室的内部以自由转动的方式抱持所述笔珠,从与所述抵接面抵接状态下的所述笔珠中心向最薄部延伸的直线与所述圆珠笔笔尖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35°以上55°以下,所述最薄部的所述笔尖主体外周面与所述后端孔顶端部分内壁之间的距离最短,而且,所述后端壁上端边缘与所述最薄部之间的沿着所述笔尖主体中心线的方向的距离为所述笔珠直径的9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22 JP 2018-0298511.一种圆珠笔笔尖,其包含笔尖主体与笔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尖主体包含:笔珠抱持室,所述笔珠抱持室设置在所述笔尖主体的顶端侧,其后端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笔珠内接的抵接面;后端孔,所述后端孔被设置为从后端侧向顶端侧直径分段缩小;墨水引导孔,所述墨水引导孔形成在所述抵接面的中央,将所述后端孔与所述笔珠抱持室连通;多条墨水引导槽,所述多条墨水引导槽从所述墨水引导孔放射状延伸;以及收拢部,所述收拢部设置在所述笔珠抱持室的顶端,使所述笔珠的一部分从所述笔珠抱持室突出,并在所述笔珠抱持室的内部以自由转动的方式抱持所述笔珠,从与所述抵接面抵接状态下的所述笔珠中心向最薄部延伸的直线与所述圆珠笔笔尖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35°以上55°以下,所述最薄部的所述笔尖主体外周面与所述后端孔顶端部分内壁之间的距离最短,而且,所述后端壁上端边缘与所述最薄部之间的沿着所述笔尖主体中心线的方向的距离为所述笔珠直径的90%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珠笔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最薄部在沿着所述中心线的剖面上,为所述后端孔中最接近顶端侧的后端孔最顶端部分的侧壁与从所述侧壁向所述墨水引导孔延续的顶端壁的交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珠笔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珠抱持室包含:抱持室圆柱状空间部;抱持室圆锥台状空间部,所述抱持室圆锥台状空间部从所述抱持室圆柱状空间部后端向后端侧直径缩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龙之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蜻蜓铅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