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的线条体处理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的线条体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线条体处理结构:在从垂直多关节型机器人的基座连续至回转体的上方为止且包含回转体的旋转轴线的位置,设置空腔部,经由该空腔部配线机器人机构部的电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对沿着旋转轴线经过与空腔部内的回转体的旋转轴线靠近的位置的电缆,即便回转体进行旋转时也不会受到较大的弯曲应力,因此能够耐久地使用电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838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存在以下不良情况:在空腔部的水平截面的大小存在局限,若机构部的电缆占有与空腔部的旋转轴线靠近的位置,则该电缆和空腔部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变窄,导致使其他线条体经过之时的空间变少。即,在利用空腔部内的间隙来配线后续追加的线条体时,追加的线条体和预先配线的机器人的机构部的电缆干扰,会使机构部的电缆的耐久性降低,因此不优选。尤其,在由用户配线追加的线条体的情况下,不改变机构部的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的线条体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机器人具备:/n基座,其固定于被设置面;以及/n回转体,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围绕竖直的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撑,/n在包含所述旋转轴线的区域设置有贯穿孔以及中空部,/n所述贯穿孔沿上下贯穿所述基座的顶板,/n所述中空部具有圆筒状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在所述回转体的内部从该贯穿孔沿着所述旋转轴线延伸,/n在使所述机器人的机构部电缆,从所述基座的内部经由所述贯穿孔以及所述中空部内而贯穿至所述回转体的上方,并且在所述中空部内弯曲,从而与该中空部的所述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在所述基座的内部以及所述回转体的上部分别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7 JP 2018-2447731.一种机器人的线条体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人具备:
基座,其固定于被设置面;以及
回转体,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围绕竖直的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撑,
在包含所述旋转轴线的区域设置有贯穿孔以及中空部,
所述贯穿孔沿上下贯穿所述基座的顶板,
所述中空部具有圆筒状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在所述回转体的内部从该贯穿孔沿着所述旋转轴线延伸,
在使所述机器人的机构部电缆,从所述基座的内部经由所述贯穿孔以及所述中空部内而贯穿至所述回转体的上方,并且在所述中空部内弯曲,从而与该中空部的所述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在所述基座的内部以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