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塞焊的盲孔加工结构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8726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塞焊的盲孔加工结构及其加工方法,所述圆柱的高度大于所述薄板的厚度,所述圆柱塞焊在所述薄板之中,所述圆柱的顶部与所述薄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圆柱的底部凸出于所述薄板的下表面,所述圆柱的中心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开口位于圆柱的顶部,所述盲孔的深度大于所述薄板的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薄板后面焊接厚板然后加工盲孔的缺点,可以减少实际加工过程中的焊接量,减小焊接变形,降低产品重量,并避免盲孔内部的材料分层现象,且设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塞焊的盲孔加工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与机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塞焊的盲孔加工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盲孔是连接表层和内层而不贯通整板的导通孔。盲孔在机械加工中用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零件的连接,在盲孔内攻丝后,配合通孔、螺栓进行使用,具有密封、防腐蚀等作用,因而在零件加工装配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薄板上加工盲孔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薄板后面焊上一块较厚的板,然后在两层板上加工盲孔,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焊接量较大,导致焊接变形较大,增加了产品重量,同时由于盲孔是开在两块板材上,盲孔内部存在材料分层现象,导致盲孔内部存在腐蚀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塞焊的盲孔加工结构,包括薄板和圆柱,所述圆柱的高度大于所述薄板的厚度,所述圆柱塞焊在所述薄板之中,所述圆柱的顶部与所述薄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圆柱的底部凸出于所述薄板的下表面,所述圆柱的中心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开口位于圆柱的顶部,所述盲孔的深度大于所述薄板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薄板上设有贯穿的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与所述圆柱相匹配,所述圆柱塞焊在所述圆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圆孔与所述薄板的衔接处设有一圈坡口,所述坡口为焊接处,焊缝修平后与薄板上表面及圆柱顶面一致。进一步地,坡口的坡度为30°-45°。进一步地,坡口的深度为薄板厚度的1/3-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塞焊的盲孔加工结构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薄板上加工出圆孔,并在圆孔上表面加工出坡口,然后圆柱装入,保证上表面齐平,再将圆柱与薄板焊接在一起,最后在圆柱上开盲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塞焊的盲孔加工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薄板后面焊接厚板然后加工盲孔的缺点,可以减少实际加工过程中的焊接量,减小焊接变形,降低产品重量,并避免盲孔内部的材料分层现象,且设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盲孔加工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盲孔加工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盲孔加工结构的反面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门框6上盲孔加工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门框6上盲孔加工结构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薄板;2、圆孔;3、坡口;4、圆柱;5、盲孔、6、门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机构和运动实现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塞焊的盲孔加工结构,包括薄板和圆柱,圆柱的高度大于薄板厚度;该薄板上设置贯穿的圆孔,圆孔的直径与圆柱的直径相匹配;圆孔在与薄板的衔接处设有一圈坡口,坡口的坡度控制在30°-45°为宜,坡口的深度控制在薄板厚度的1/3-1/2为宜;圆柱塞焊在该圆孔中,圆柱的顶部与薄板的上表面齐平,圆柱的底部凸出于薄板的下表面,坡口即为焊接处,焊缝填满坡口,当焊接完成后,将焊缝修平,与薄板上表面及圆柱顶面一致。在圆柱的中心设有盲孔,盲孔的开口位于圆柱的顶部,所述盲孔的深度大于所述薄板的厚度。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塞焊的盲孔加工结构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薄板上加工出圆孔,并在圆孔上表面加工出坡口,然后圆柱装入,保证上表面齐平,再将圆柱与薄板焊接在一起,最后在圆柱上开盲孔。工艺流程如下:1、开圆孔及坡口:在薄板上加工出和圆柱直径匹配的孔,并在孔周边加工出坡口,用于焊接,坡口的坡度控制在30°-45°,深度控制在薄板厚度的1/3—1/2。2、装配:将圆柱塞在圆孔内,圆柱一端与薄板外表面齐平。3、焊接:通过氩弧焊将圆柱与薄板焊接在一起,在坡口中焊接,焊缝连续。4、打盲孔:将焊缝修平后在塞焊的圆柱上打盲孔,盲孔的深度大于薄板的厚度。例如,在5mm的薄板上加工出Φ10mm的圆孔,然后在圆孔上表面加工出2*45°的坡口,然后将10mm长的Φ10mm的圆柱装入,保证上表面齐平,然后将圆柱与薄板焊接在一起,最后在圆柱上开7mm深的Φ4mm的盲孔。再例如,如图4-5所示,某产品的阵面骨架为了维修和装配需要,在两个侧箱梁上共开了30处门框6,每个门框6周边需要打16个盲孔,盲孔尺寸为螺纹深6mm,孔深7mm,需要的板材厚度是10mm,但是考虑到整体需求以及减重要求,目前侧箱梁的板厚是5mm,先在5mm门框6上开10mm的圆孔及坡口,再将10mm圆柱与门框6焊接,最后在10mm的圆柱上按照要求加工盲孔。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塞焊的盲孔加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薄板和圆柱,所述圆柱的高度大于所述薄板的厚度,所述圆柱塞焊在所述薄板之中,所述圆柱的顶部与所述薄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圆柱的底部凸出于所述薄板的下表面,所述圆柱的中心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开口位于圆柱的顶部,所述盲孔的深度大于所述薄板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塞焊的盲孔加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薄板和圆柱,所述圆柱的高度大于所述薄板的厚度,所述圆柱塞焊在所述薄板之中,所述圆柱的顶部与所述薄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圆柱的底部凸出于所述薄板的下表面,所述圆柱的中心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开口位于圆柱的顶部,所述盲孔的深度大于所述薄板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塞焊的盲孔加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上设有贯穿的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与所述圆柱相匹配,所述圆柱塞焊在所述圆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塞焊的盲孔加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虎冯展鹰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