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721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颈椎枕,包括颈椎枕本体,颈椎枕本体包括头枕、侧枕和颈枕,头枕的两侧均与侧枕固定连接,头枕的底部且位于两个侧枕之间与颈枕固定连接,颈枕的两侧均与侧枕固定连接,侧枕的正面通过魔术贴粘接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充气嘴,侧枕的正面且位于第一气囊的底部通过魔术贴粘接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的一侧连通有第二充气嘴。该颈椎枕,通过设置头枕、侧枕、颈枕、第一气囊、第一充气嘴、第二气囊、第二充气嘴和颈椎枕本体的配合使用,能够使颈椎枕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更好的配合术后治疗,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使用需求进行侧卧调整,从而更好的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椎枕
本技术涉及枕头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颈椎枕。
技术介绍
颈椎病大多由于风寒、潮湿、枕头不适或卧姿不当、颈肌劳损、头颈部长时间单一姿势、姿势不良或过度疲劳等造成颈椎间盘、棘突间关节及肌肉、韧带等劳损所致,有时外伤也能引发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会导致颈肌的痉挛、劳累或肌力不平衡而出现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从而刺激了椎动脉和颈神经根背侧支及副神经发病,这就需要使用到一种颈椎枕,颈椎枕通过对颈椎的呵护,产生舒缓神经镇静安神,对颈椎的健康具有呵护、保健作用的枕头。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颈椎枕(公开号为CN205125782U),该专利包括圆环枕和方枕,圆环枕的环心位置设有方枕,方枕通过连接部件与圆环枕连接,方枕上设有拉链,方枕内填充有中药材,圆环枕上设有拉链,圆环枕内填充有中药材,根据人体仰卧两手交叉护头睡觉方法启发,设计根据头颈部自然弯曲而成型,整体结构外圆内方,由圆环枕和小方枕两部分组成,更加适应人体的结构特点,该专利虽然能够具备理疗的功能,但该颈椎枕在临床医学中无法实现对患者头部的固定,配合术后治疗,并且无法根据患者使用需求进行侧卧调整,且不具有杀菌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枕,其具有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和根据患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整,且具有杀菌功能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颈椎枕,包括颈椎枕本体,颈椎枕本体包括头枕、侧枕和颈枕,头枕的两侧均与侧枕固定连接,头枕的底部且位于两个侧枕之间与颈枕固定连接,颈枕的两侧均与侧枕固定连接,侧枕的正面通过魔术贴粘接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充气嘴,侧枕的正面且位于第一气囊的底部通过魔术贴粘接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的一侧连通有第二充气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头枕、侧枕、颈枕、第一气囊、第一充气嘴、第二气囊、第二充气嘴和颈椎枕本体的配合使用,能够使颈椎枕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更好的配合术后治疗,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使用需求进行侧卧调整,从而更好的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一步地,颈椎枕本体包括凉感丝层、薄荷纤维层、竹炭纤维层和抗菌层,凉感丝层的底部与薄荷纤维层固定连接,薄荷纤维层的底部与竹炭纤维层固定连接,竹炭纤维层的底部与抗菌层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薄荷纤维层,能够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更好的对颈椎枕本体进行杀菌处理,通过设置竹炭纤维层,能够更好的对异味进行清除,更好的保证了使用者的使用感受。进一步地,第一气囊为矩形气囊,第二气囊为圆柱形气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气囊,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侧卧调整,通过设置第二气囊,能够更好的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进一步地,第一充气嘴和第二充气嘴的进风孔处均卡接有盖帽,且盖帽外圈直径大于进风孔直径,且盖帽内腔直降小于进风孔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盖帽,能够更好防止气体的外泄。进一步地,抗菌层为纳米银抗菌面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凉感丝层,能够更好的增强颈椎枕本体的凉爽透气性,通过设置抗菌层,能够更好的对颈椎枕本体进行杀菌和消毒。进一步地,颈椎枕本体的长度为50cm,宽度为25cm,高度为24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颈椎枕的尺寸,能够更好的适用于患者的使用需求,使颈椎枕的舒适性更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头枕、侧枕、颈枕、第一气囊、第一充气嘴、第二气囊、第二充气嘴和颈椎枕本体的配合使用,能够使颈椎枕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更好的配合术后治疗,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使用需求进行侧卧调整,从而更好的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2、通过设置凉感丝层,能够更好的增强颈椎枕本体的凉爽透气性,通过设置薄荷纤维层,能够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更好的对颈椎枕本体进行杀菌处理,通过设置竹炭纤维层,能够更好的对异味进行清除,更好的保证了使用者的使用感受,通过设置抗菌层,能够更好的对颈椎枕本体进行杀菌和消毒,通过设置第一气囊,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侧卧调整,通过设置第二气囊,能够更好的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盖帽,能够更好防止气体的外泄,通过设置颈椎枕的尺寸,能够更好的适用于患者的使用需求,使颈椎枕的舒适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示意图;图3为颈椎枕本体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头枕;2、侧枕;3、颈枕;4、第一气囊;5、第一充气嘴;6、第二气囊;7、第二充气嘴;8、颈椎枕本体;9、凉感丝层;10、薄荷纤维层;11、竹炭纤维层;12、抗菌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颈椎枕,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颈椎枕本体8,颈椎枕本体8包括头枕1、侧枕2和颈枕3,头枕1的两侧均与侧枕2固定连接,头枕1的底部且位于两个侧枕2之间与颈枕3固定连接,颈枕3的两侧均与侧枕2固定连接,侧枕2的正面通过魔术贴粘接有第一气囊4,第一气囊4为矩形气囊,第二气囊6为圆柱形气囊,通过设置第一气囊4,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侧卧调整,通过设置第二气囊6,能够更好的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第一气囊4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充气嘴5,第一充气嘴5和第二充气嘴7的进风孔处均卡接有盖帽,且盖帽外圈直径大于进风孔直径,且盖帽内腔直降小于进风孔直径,通过设置盖帽,能够更好防止气体的外泄,侧枕2的正面且位于第一气囊4的底部通过魔术贴粘接有第二气囊6,第二气囊6的一侧连通有第二充气嘴7,通过设置头枕、侧枕、颈枕、第一气囊、第一充气嘴、第二气囊、第二充气嘴和颈椎枕本体的配合使用,能够使颈椎枕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更好的配合术后治疗,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使用需求进行侧卧调整,从而更好的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如图3所示:颈椎枕本体8包括凉感丝层9、薄荷纤维层10、竹炭纤维层11和抗菌层12,通过设置薄荷纤维层10,能够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更好的对颈椎枕本体8进行杀菌处理,通过设置竹炭纤维层11,能够更好的对异味进行清除,更好的保证了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凉感丝层9的底部与薄荷纤维层10固定连接,薄荷纤维层10的底部与竹炭纤维层11固定连接,竹炭纤维层11的底部与抗菌层12固定连接,抗菌层12为纳米银抗菌面料,通过设置凉感丝层9,能够更好的增强颈椎枕本体8的凉爽透气性,通过设置抗菌层12,能够更好的对颈椎枕本体8进行杀菌和消毒。第一气囊4为矩形气囊,第二气囊6为圆柱形气囊,通过设置第一气囊4,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侧卧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颈椎枕,其特征在于:包括颈椎枕本体(8),所述颈椎枕本体(8)包括头枕(1)、侧枕(2)和颈枕(3),所述头枕(1)的两侧均与侧枕(2)固定连接,所述头枕(1)的底部且位于两个侧枕(2)之间与颈枕(3)固定连接,所述颈枕(3)的两侧均与侧枕(2)固定连接,所述侧枕(2)的正面通过魔术贴粘接有第一气囊(4),所述第一气囊(4)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充气嘴(5),所述侧枕(2)的正面且位于第一气囊(4)的底部通过魔术贴粘接有第二气囊(6),所述第二气囊(6)的一侧连通有第二充气嘴(7)。/n

【技术特征摘要】
1.颈椎枕,其特征在于:包括颈椎枕本体(8),所述颈椎枕本体(8)包括头枕(1)、侧枕(2)和颈枕(3),所述头枕(1)的两侧均与侧枕(2)固定连接,所述头枕(1)的底部且位于两个侧枕(2)之间与颈枕(3)固定连接,所述颈枕(3)的两侧均与侧枕(2)固定连接,所述侧枕(2)的正面通过魔术贴粘接有第一气囊(4),所述第一气囊(4)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充气嘴(5),所述侧枕(2)的正面且位于第一气囊(4)的底部通过魔术贴粘接有第二气囊(6),所述第二气囊(6)的一侧连通有第二充气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枕本体(8)包括凉感丝层(9)、薄荷纤维层(10)、竹炭纤维层(11)和抗菌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华桂吴晓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