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摇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696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婴儿摇床,包括安装架与摇篮;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呈U型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根支脚、连接于两根支脚之间的底杆;所述底杆呈中部向下弯曲的弧形;所述底杆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分别铰接于底杆两端的两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能够向下转动至其下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底杆的最低处。利用底部呈弧形的底杆,使得支架能够带动安装架与摇篮沿弧形前后摇晃,便于哄婴儿入睡;当不需要摇晃摇篮的时候,向下转动底杆两端的两个固定件,使固定件的下端向下支撑在地面上,从而对底杆的两端进行限位,使支架无法晃动,从而增加摇篮的安全性,防止婴儿从摇篮中掉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摇床
本技术涉及婴儿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婴儿摇床。
技术介绍
摇篮是家庭中专用于婴儿的器具,目的是营造出有如母腹中的适度摇晃,使婴儿有舒适感和安全感,使婴儿容易入睡。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8435096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婴儿摇篮,包括不倒翁摇篮底壳与弧形延伸遮光板,不倒翁摇篮底壳的一端设有摇篮头部端板、另一端设有摇篮尾部端板;弧形延伸遮光板的下端连接在摇篮头部端板的外侧、上端连接有悬挂板,不倒翁摇篮底壳内部的中心位置设有乳胶床垫;不倒翁摇篮底壳参考不倒翁的原理,将婴儿放入摇篮中的乳胶床垫上,推动摇篮即会进行摇晃,便于哄婴儿入睡。然而在白天婴儿醒着的情况下,不倒翁摇篮底壳无法完全固定,若是婴儿乱动容易造成不倒翁摇篮底壳发生晃动,若是婴儿趴在不倒翁摇篮底壳边缘上甚至会造成不倒翁摇篮底壳发生侧倾,导致婴儿朝外翻出,造成安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摇床,针对婴儿睡觉与醒着的两种情况,具有可摇晃与固定不动两种使用方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摇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框状的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的中心处设置有摇篮(2);所述安装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呈U型的支架(3),两侧的支架(3)相对设置;所述支架(3)包括两根支脚(31)、两端分别与两根支脚(31)下端连接的底杆(32);所述底杆(32)呈中部向下弯曲的弧形;所述底杆(32)上设置有用于稳定底杆(32)使其无法晃动的固定装置(4);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底杆(32)两端的两个固定件(41);所述固定件(41)能够向下转动至其下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底杆(32)的最低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摇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框状的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的中心处设置有摇篮(2);所述安装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呈U型的支架(3),两侧的支架(3)相对设置;所述支架(3)包括两根支脚(31)、两端分别与两根支脚(31)下端连接的底杆(32);所述底杆(32)呈中部向下弯曲的弧形;所述底杆(32)上设置有用于稳定底杆(32)使其无法晃动的固定装置(4);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底杆(32)两端的两个固定件(41);所述固定件(41)能够向下转动至其下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底杆(32)的最低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1)上设置有朝两端贯通的容置槽(412),所述容置槽(412)的内壁与底杆(32)的外壁相互贴合,使固定件(41)沿底杆(32)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呈U型;所述固定件(41)的一端与底杆(3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32)的底部于两个固定件(41)之间设置有柔性材料制成的垫条(42);所述垫条(42)沿底杆(3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垫条(42)的厚度等于容置槽(412)的内底壁与固定件(41)的外底壁之间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1)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底杆(32)的销轴(4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智儿乐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