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训练康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56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康复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肢体训练康复设备,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训练组件,训练组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第一导轨和动力安装架、与第一导轨相适配的第一滑块、安装在第一滑块上的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的第二滑块、固定安装在训练壳体第一训练侧板上的第二导轨、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的脚蹬轴、转动连接在脚蹬轴末端的脚蹬。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上肢训练与下肢训练相结合设计,不仅省去了人工康复较大的工作量,同时还可实现上下肢同时训练的目的,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有动力机构,利用带传动和连杆传动实现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两种训练相结合的模式,有效的提高康复效果和康复运动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肢体训练康复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肢体训练康复设备。
技术介绍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和康复治疗师的缺少催生出庞大的市场康复需求,自然灾害以及交通事故的频繁发也使得一部分人肢体收到损伤。研究表明,肢体受损患者和老年人的肢体可通过运动训练恢复肢体功能。由于抗复治疗师工作量大、强度高、效率低,人工协助患者做康复及其耗费时间精力,肢体康复机器人的应用至关重要。现有康复机器人种类广泛,数量众多,但任然存在很多问题:设备比较笨重,训练行程无法调节,轨迹固定功能单一,只能进行上肢或只能进行下肢康复训练,对于不同体型的患者无法对机器进行调节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协助患者做康复耗时费力,现存在的康复设备比较笨重,训练行程无法调节,轨迹固定功能单一,只能进行上肢或只能进行下肢康复训练,对于不同体型的患者无法对机器进行调节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适用患者不同体型且可上下肢同时训练、结构较轻、方便移动的肢体训练康复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肢体训练康复设备包括底板和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训练组件;所述训练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导轨和动力安装架、与第一导轨相适配的第一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的第二滑块、固定安装在训练壳体第一训练侧板上的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的脚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脚蹬轴末端的脚蹬、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安装架上的第一电机架和惯性轮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架上的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末端的编码器、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同轴设置的第一主动带轮、与第一主动带轮通过带传动的第一从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通过磁粉离合器同轴连接的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主动带轮通过带传动的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从动带轮通过动力轴双向输出;所述动力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前端曲柄的一端,所述前端曲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训练壳体的第二训练侧板上;所述第二训练侧板上转动安装在把手连杆的一端,所述把手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转动连接在把手支架上;所述把手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包括椅座、通过调角装置与所述椅座连接的椅背架、滑动设置在椅背架上的靠背、固定在所述椅背架上的座椅扶手、安装在椅背架与靠背之间的防滑机构、固定在椅座上的第二电机架、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架上的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外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通过回转轴承转动连接在电动升降台的输出端;所述电动升降台的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滑块,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三滑块相适配的第三导轨;所述电动升降台的底座固定安装在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机构包括设置在椅背架的后背板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弹簧;所述靠背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块,所述凸块卡在所述弹簧的上方;所述靠背架的侧板上对称设置有第四导轨,所述靠背上固定有与所述第四导轨相适配的第四滑块。进一步地,调角装置包括调角电机、与调角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调角转轴、设置在调角转轴两端的调角器,调角器的一端连接在椅座上,另一端连接在椅背架的后背板上。进一步地,包括同步带张紧装置,同步带张紧装置包括张紧轮支架和安装在所述张紧轮支架一端的张紧轮,所述张紧轮支架的另一端安装在惯性轮支架上;所述惯性轮支架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紧定弹簧,所述紧定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张紧轮支架的凸起上。进一步地,所述训练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训练支架;所述训练支架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五导轨,所述第一训练侧板外侧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五导轨相适配的第五滑块。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安装架上还固定安装有动力固定支架,所述动力轴通过轴承穿过所述动力固定支架。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显示屏支架,所述显示屏支架的上端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支架位于所述训练组件与所述座椅组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安装至少四个导向轮。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推拉杆或推拉把手。本专利技术的肢体训练康复设备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将上肢训练与下肢训练相结合设计,不仅省去了人工康复较大的工作量,同时还可实现上下肢同时训练的目的,克服了功能单一、上下肢不能同时训练的缺陷,且本专利技术利用利用带轮传动和连杆传动实现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两种训练相结合的模式,有效的提高康复效果和康复运动的舒适度。2、本专利技术可根据患者的身高或患者的需求调节脚蹬与座椅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高度,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患者,使本专利技术更具有实用性和广泛性。且座椅可根据患者的需要转动,进一步地提高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的舒适度。3、座椅靠背安装了防滑机构可有效的避免椅背倾斜时人体与椅背相对滑动给人体带来的伤害。4、本专利技术的训练部分利用导轨滑块的相对滑动和连杆曲柄的转动连接,使康复训练运动行程确定,结构简单,装置轻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安装架内部细节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座椅组件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椅背架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靠背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调角装置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升降台安装结构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训练外壳安装结构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训练侧板部件安装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紧定装置结构图。图中:1、底板,2、训练组件,21、第一导轨,22、动力安装架,23、第一滑块,24、第一电动推杆,25、第二滑块,26、训练壳体,27、第一训练侧板,28、第二导轨,29、脚蹬轴,210、脚蹬,211、第一电机架,212、惯性轮支架,213、第一电机,214、编码器,215、第一主动带轮,216、第一从动带轮,217、磁粉离合器,218、第二主动带轮,219、第二从动带轮,220、动力轴,221、前端曲柄,222、第一连杆,223、第二训练侧板,224、把手连杆,225、把手,226、把手支架,227、张紧轮支架,228、张紧轮,229、紧定弹簧,230、训练支架,231、第五导轨,232、第五滑块,233、动力固定支架,3、座椅组件,31、椅座,32、调角装置,321、调角电机,322、调角转轴,323、调角器,33、椅背架,34、靠背,35、座椅扶手,36、第二电机架,37、第二电机,38、第一主动齿轮,39、第一从动齿轮,310、回转轴承,311、电动升降台,312、第三滑块,313、第三导轨,314、第二电动推杆,315、凹槽,316、凸块,317、第四导轨,318、第四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肢体训练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的训练组件(2);/n所述训练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的第一导轨(21)和动力安装架(22)、与第一导轨(21)相适配的第一滑块(23)、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23)上的第一电动推杆(2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4)输出端的第二滑块(25)、固定安装在训练壳体(26)的第一训练侧板(27)上的第二导轨(28)、与所述第二滑块(25)固定连接的脚蹬轴(29)、转动连接在所述脚蹬轴(29)末端的脚蹬(210)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安装架(22)上的第一电机架(211)和惯性轮支架(212)、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架(211)上的第一电机(213)、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213)末端的编码器(214)、与所述第一电机(213)输出轴同轴设置的第一主动带轮(215)、与第一主动带轮(215)通过带传动的第一从动带轮(216)、与第一从动带轮(216)通过磁粉离合器(217)同轴连接的第二主动带轮(218)、与第二主动带轮(218)通过带传动的第二从动带轮(219);所述第二从动带轮(219)通过动力轴(220)双向输出;所述动力轴(22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前端曲柄(221)的一端,所述前端曲柄(22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22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2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训练壳体(26)的第二训练侧板(223)上;所述第二训练侧板(223)上转动安装在把手连杆(224)的一端,所述把手连杆(22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把手(225),所述把手(225)转动连接在把手支架(226)上;所述把手支架(226)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训练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的训练组件(2);
所述训练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的第一导轨(21)和动力安装架(22)、与第一导轨(21)相适配的第一滑块(23)、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23)上的第一电动推杆(2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4)输出端的第二滑块(25)、固定安装在训练壳体(26)的第一训练侧板(27)上的第二导轨(28)、与所述第二滑块(25)固定连接的脚蹬轴(29)、转动连接在所述脚蹬轴(29)末端的脚蹬(210)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安装架(22)上的第一电机架(211)和惯性轮支架(212)、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架(211)上的第一电机(213)、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213)末端的编码器(214)、与所述第一电机(213)输出轴同轴设置的第一主动带轮(215)、与第一主动带轮(215)通过带传动的第一从动带轮(216)、与第一从动带轮(216)通过磁粉离合器(217)同轴连接的第二主动带轮(218)、与第二主动带轮(218)通过带传动的第二从动带轮(219);所述第二从动带轮(219)通过动力轴(220)双向输出;所述动力轴(22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前端曲柄(221)的一端,所述前端曲柄(22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22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2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训练壳体(26)的第二训练侧板(223)上;所述第二训练侧板(223)上转动安装在把手连杆(224)的一端,所述把手连杆(22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把手(225),所述把手(225)转动连接在把手支架(226)上;所述把手支架(226)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肢体训练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的座椅组件(3);所述座椅组件(3)包括椅座(31)、通过调角装置(32)与所述椅座(31)连接的椅背架(33)、滑动设置在椅背架(33)上的靠背(34)、固定在所述椅背架(33)上的座椅扶手(35)、安装在椅背架(33)与靠背(34)之间的防滑机构、固定在椅座(31)上的第二电机架(36)、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架(36)上的第二电机(37)、与第二电机(37)输出轴同轴连接的第一主动齿轮(38)、与第一主动齿轮(38)外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39);所述第一从动齿轮(39)通过回转轴承(310)转动连接在电动升降台(311)的输出端;所述电动升降台(311)的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滑块(312),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三滑块(312)相适配的第三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波翟子增陆海霞房君昱冯永飞刘国伟王辛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佑仁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