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阻隔呼吸道病原体的头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542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阻隔呼吸道病原体的头罩,其包含:头部固定件;透明的头罩本体,其由包围头部的头围及包围上半身的身围构成;该头围的上边缘与头部固定件连接固定;一对操作手套;若干置物袋;及,样本收集袋,其包含:袋口及袋身,该袋身设置有位于身围的下方的断点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头罩供被采样者佩戴,能有效阻隔被采样者的呼吸道飞沫和气溶胶在空气中的扩散,起到保护操作者、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感、改善操作规范,进而提高拭子阳性率的作用。该头罩适用于口腔、鼻部操作或检查,尤其在患有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系统、鼻咽部疾病的病人,如对目前爆发的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行咽拭子或鼻拭子等操作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阻隔呼吸道病原体的头罩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医用防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阻隔呼吸道病原体的头罩。
技术介绍
拭子包含咽拭子、鼻拭子,是适用于对呼吸道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进行检测的一种操作手段。因拭子采集过程无需其他设备,简单易行且检测结果快速,从而拭子检测成为目前主要的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方法。然而,无论咽拭子还是鼻拭子的阳性率,都与拭子采集到达的深度和与鼻咽部黏膜接触的时长正相关,而拭子到达鼻咽部越深或持续时间越长,病人的不适越严重,会引起病人打喷嚏,咳嗽、恶心、呕吐等不适,以上不适都可能致使大量携带病原体的飞沫或气溶胶逸散,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可能造成医护感染、甚至交叉感染。现在咽拭子的常规标准流程为:采样者(主要为医务工作者)佩戴口罩和手套等防护设备后,待被采样者漱口进而张大口发“啊”长音后,经常需使用压舌板,充分暴露咽喉部,从培养管里取出咽拭子,轻柔迅速地擦拭一侧腭弓、咽部、扁桃体和另一侧腭弓,最后将咽拭子放入培养管中送检。从上述标准流程中可看出,行咽拭子操作过程中,需要被采样者张大嘴巴,采样者与被采样者面对面接触,以及需要短时间内擦拭咽喉部多个部位。然而,当采样者拿咽拭子探入咽喉部深处时,被采样者容易感觉咽部不适,从而诱发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为鼻拭子会引起打喷嚏等不适,这些症状都会使采样者暴露在带有大量病原体的呼吸道飞沫或气溶胶中,尤其是携带传染性很强的病原体(如现在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性病毒感冒等等),这些对于采样者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情境,具有很高医学暴露或交叉感染的风险。例如,在目前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工作中,全国报告数据显示,在422家医疗机构中,有3000多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其中有30左右的人员死亡,其中40%是在医院内因接触到携带病毒的物品而感染。为了解决行咽拭子操作引发的交叉感染,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操作者除了佩戴N95口罩、防护镜、面屏,为阻隔被采样者呼吸道的飞沫及气溶胶,还需要在护目镜或者面屏外面带上一层厚厚的头罩。然而,这样地重重防护,采样者明显感到憋闷、影响视野,有些甚至会产生恐惧感,从而会造成采集样本时操作不规范,可能造成“假阴性”的结果,导致患者延误治疗,或者把没有彻底恢复的患者因“假阴性”放出院,以致病情加重或传染正常人群,加重疫情进展。而且,目前研究发现,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气溶胶可在物体表面存活至少3小时,有些物体表面如不锈钢和塑料可长达2-3天。因此,采样者即便采用上述的全副武装,还是处处充满感染风险:患者因不适将携带大量病毒的气溶胶喷射到空气及物体表面,造成空气污染;或,采样者脱头罩时不慎触碰到患者喷射到头罩的病毒等。综上,现有的防护设备无法有效隔绝可能含有病毒分子的飞沫、气溶胶等,无法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防护设备,能尽量避免含有病毒的气溶胶在空气中逸散,且能方便采样者进行拭子采样,克服采样者及被采样者的恐惧等不适心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呼吸道病原体的阻隔问题,提供一种简单又舒适的预防交叉感染的头罩,使用时,将被采样者的鼻咽颈部完全在头罩内,让被采样者没有恐惧等不适感,容易接受,且由于能有效阻隔呼吸道飞沫及气溶胶,可提高采样者的安全感,进而有效提高拭子操作的规范性及拭子阳性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阻隔呼吸道病原体的头罩,其包含:头部固定件;透明的头罩本体,其由包围头部的头围及包围上半身的身围构成;所述头围的上边缘与所述的头部固定件连接固定;一对操作手套,分别设置在所述身围的两侧;若干置物袋,其设置在所述身围的内壁;及固定设置在所述身围内壁的样本收集袋;其中,所述的样本收集袋包含:袋口及袋身,该袋身设置有便于撕开的断点结构,该断点结构位于所述身围的下方。较佳地,所述的头部固定件为头箍。较佳地,所述的头箍内壁设置有弹性缓冲件。较佳地,所述的头围呈圆柱形,所述的身围呈锥型,二者一体成型连接。较佳地,所述的操作手套包含:设置在所述身围的入口,以及固定在该入口的手套。较佳地,所述的操作手套包含:设置在所述身围的入口,以及固定在该入口的袖套。较佳地,所述的身围设为前后不对称结构,身围前部比身围后部长。较佳地,所述的样本收集袋的断点结构下方还设有密封件,用于密封撕下的样本收集袋。较佳地,所述的密封件为尼龙扎带、塑封条或魔术贴或胶带。较佳地,所述的密封件设有用于标记样本信息的铭牌标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1)将被采样者的鼻腔及口腔限制在头罩内,避免了呼吸道飞沫及气溶胶等传播;2)大大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保护,减少医护人员感染率,减少采样者恐惧心理,增加操作规范性,提高如咽拭子等检查的阳性率,即减少误判率;3)对被采样者无不良影响,不影响被采样者正常呼吸,被采样者不会有恐惧感,容易接受;4)使用透明材料,透亮度强,不影响采样者视野;5)简单易操作,处理方便,操作结束直接扔至黄色垃圾袋即可;6)应用范围广,可适用于口腔、鼻部操作或检查,尤其在患有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系统、鼻咽部疾病的病人,如目前爆发的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行咽拭子或鼻拭子等操作时使用;7)制作简单易行,造价便宜,可以快速生产,应用于临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阻隔呼吸道病原体的头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头部固定件10头围21身围22入口31袖套32置物袋40样品收集袋50袋口51袋身52断点结构521密封件5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阻隔呼吸道病原体的头罩,包含:头部固定件10,呈圆环状;透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阻隔呼吸道病原体的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罩包含:/n头部固定件;/n透明的头罩本体,其由包围头部的头围及包围上半身的身围构成;所述头围的上边缘与所述的头部固定件连接固定;/n一对操作手套,分别设置在所述身围的两侧;/n若干置物袋,其设置在所述身围的内壁;及/n固定设置在所述身围内壁的样本收集袋;/n其中,所述的样本收集袋包含:袋口及袋身,该袋身设置有便于撕开的断点结构,该断点结构位于所述身围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阻隔呼吸道病原体的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罩包含:
头部固定件;
透明的头罩本体,其由包围头部的头围及包围上半身的身围构成;所述头围的上边缘与所述的头部固定件连接固定;
一对操作手套,分别设置在所述身围的两侧;
若干置物袋,其设置在所述身围的内壁;及
固定设置在所述身围内壁的样本收集袋;
其中,所述的样本收集袋包含:袋口及袋身,该袋身设置有便于撕开的断点结构,该断点结构位于所述身围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阻隔呼吸道病原体的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固定件为头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阻隔呼吸道病原体的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箍内壁设置有弹性缓冲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阻隔呼吸道病原体的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围呈圆柱形,所述的身围呈锥型,二者一体成型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洁爽叶稚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