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抑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85328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所述中药组合物由柴胡、半夏、黄芩、人参、甘草、厚朴、生姜、石菖蒲、茯苓、苏叶10味中药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可使气机郁结得以及早疏通,使全身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运行归于正常,从而阻断抑郁症病机向痰阻、血疲、郁热、气虚、血虚、津亏、阴虚火旺等方向发展,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动物实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能够显著改善利血平诱导的小鼠抑郁模型的症状,具有抗抑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抑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抑郁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微丸制剂与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所带来的伤残损失已经排在所有疾病的第二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为3.1%,而中国的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近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已经超过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成为中国医疗健康体系面临的最大挑战,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抑郁症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一项研究表明,20岁至30岁人群精神压力最高,年轻人处于毕业择业、职场奋斗初期,人生格局尚未确定,对于未来的迷茫和焦虑很容易积压,从而产生抑郁症。现代医学认为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上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特征,并有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抑制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思维迟缓、兴趣减低、意志活动减少,并伴有焦虑不安、躯体疼痛、食欲下降、性功能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现有的主流抗抑郁症西药的治疗效果存在相当的局限性,如5-HT重摄取抑制剂(SSRIs)需要服用数周才能起效,部分患者易于复发,还有部分患者对化学药物没有反应。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抑郁症多归属于“郁证”范畴,抑郁症病位在肝,病理改变的核心是肝气郁结,疏畅气机则是治郁的基本大法。心藏神,肝藏魄,五脏中与思维情绪变化等精神活动关系密切的,除心之外,就是肝。明代赵献可在《医贯·郁病论》中认为五郁以木郁为先导,故提出“以一法代五法,神而明之,屡获奇效。一法即‘木郁达之’,肝胆气舒则诸郁皆解”。同时,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抑郁症与肝郁有密切关系。传统中医理论中,各脏腑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因此,在对抑郁症进行辨证论治时,不应当局限于一脏一腑,而应以一脏或一腑为主,兼顾其他脏腑。因此,针对不同证候类型的抑郁症亦有不同的治法方药,传统中医药在临床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柴胡、半夏、黄芩、人参、甘草、厚朴、生姜、石菖蒲、茯苓、苏叶10味中药制成,具有行气化痰、降逆和胃、渗湿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抑郁症,中医辨证属邪郁少阳、枢机不利者,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心神不宁,两边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异物梗阻,失眠等。上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中药组分制成:优选的是,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中药组分制成:优选的是,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中药组分制成:优选地,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半夏为姜半夏,甘草为炙甘草。本方,柴胡性凉,味苦兼辛,主入肝胆经,擅疏气机之郁,兼透少阳之邪,具调畅情志之功,正应“木郁达之”;厚朴,归脾、胃、大肠经,能下气除满,重在行气,以胸中滞气,与柴胡相伍,一化痰结,二行气滞,痰气并治,使痰降则气行,郁开则痰降,共为君药。半夏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其化痰开结,降逆和胃,重在降逆,助厚朴降痰行;茯苓,味甘淡而性平,归心、肺、脾、肾经,能渗湿健脾,合半夏共奏祛湿化痰之功效;黄芩,性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人参,味甘、微苦,归心、肺、脾经,补元气、益脾肺、生津、安神,有补气安神益智之效,四者同为臣药。苏叶,味微辛,气清香,芳香宣肺、顺气宽胸,宣通胸中之郁结之气,利厚朴顺气宽胸;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其和胃、降逆、止呕,制半夏之毒;石菖蒲,性辛、温味苦,归心、胃经,其开窍宁神,化湿和胃,三者为佐药。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其缓和药性,调和诸药,使全方寒温适宜,为使药。本专利技术中的组合物遵循中医中的“君臣佐使”,配伍精当,融祛邪扶正、木土同治于一体。抑郁症的基本病机是邪郁少阳、枢机不利,本方可使气机的郁结得以及早疏通,使全身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运行归于正常,从而阻断抑郁症病机向痰阻、血疲、郁热、气虚、血虚、津亏、阴虚火旺等方向的发展,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微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优选的是,所述微丸制剂可以进一步制备成微丸片和/或微丸胶囊。所述中药组合物微丸制剂包括:由中药组合物制备成的提取物细粉、成丸促进剂、粘度调节剂。优选的,所述微丸制剂包括:a、提取物细粉27%-35%重量份b、成丸促进剂49%-61%重量份c、粘度调节剂8%-16%重量份;优选地,所述微丸制剂包括:a、提取物细粉34%重量份b、成丸促进剂55%重量份c、粘度调节剂11%重量份。其中,所述成丸促进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和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度调节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乳糖、糊精、微粉硅胶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成丸促进剂为微晶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所述粘度调节剂为微粉硅胶和羧甲基淀粉钠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地,按重量比计,所述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5-1.0,最佳比例为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5;所述微粉硅胶:羧甲基淀粉钠=1:0.2-0.6;最佳比例为微粉硅胶:羧甲基淀粉钠=1:0.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治疗抑郁症的复方中药微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柴胡、厚朴、生姜、石菖蒲、苏叶,加水浸泡,蒸馏提取,收集挥发油,蒸馏后的药渣及药液备用;B、取步骤A所得挥发油,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备用;C、取步骤A蒸馏后的药渣与半夏、黄芩、人参、甘草和茯苓加水煎煮,煎煮液与步骤A蒸馏后的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2(50℃)的浸膏,加入乙醇溶液至乙醇浓度为50%-70%,搅匀,冷藏24小时,滤过,得醇沉液;D、取步骤C醇沉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稠膏,所得稠膏带式真空干燥,后粉碎成细粉;E、将步骤D所得细粉、步骤B所得挥发油包合物混匀,即得中药提取物细粉,备用;F、称取步骤E提取物细粉、成丸促进剂、粘度调节剂混匀,加入乙醇溶液捏合,制成软材,挤出得条状物;G、打开滚圆机,将步骤F条状物置滚圆机内,制成微丸,烘干,筛分,即得;H、以步骤G所得微丸为原料,按照常规制剂方法制成微丸片或微丸胶囊;优选地,上述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称取柴胡、厚朴、生姜、石菖蒲、苏叶,加水浸泡15-45min,蒸馏提取6-8小时,收集挥发油,蒸馏后的药渣及药液备用;B、取步骤A挥发油,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备用;C、取步骤A药渣与半夏、黄芩、人参、甘草和茯苓加水煎煮2次,加水8-12倍量,每次煎煮1-3h,煎煮液与步骤A蒸馏后的药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的浸膏,加入乙醇溶液至上清液乙醇浓度为60%,搅匀,冷藏24小时,滤过,得醇沉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如下中药:柴胡、半夏、黄芩、人参、甘草、厚朴、生姜、石菖蒲、茯苓、苏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如下中药:柴胡、半夏、黄芩、人参、甘草、厚朴、生姜、石菖蒲、茯苓、苏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中药组分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中药组分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中药组分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半夏为姜半夏,甘草为炙甘草。


4.一种中药微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丸制剂含有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微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丸制剂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的提取物细粉、成丸促进剂、粘度调节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微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丸制剂包括:
a、提取物细粉27%-35%重量份
b、成丸促进剂49%-61%重量份
c、粘度调节剂8%-16%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微丸制剂包括:
a、提取物细粉34%重量份
b、成丸促进剂55%重量份
c、粘度调节剂11%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一项所述的中药微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丸促进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和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度调节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乳糖、糊精、微粉硅胶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成丸促进剂为微晶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所述粘度调节剂为微粉硅胶和羧甲基淀粉钠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微丸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计,所述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5-1.0,所述微粉硅胶:羧甲基淀粉钠=1:0.2-0.6;优选地,按重量比计,所述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5,所述微粉硅胶:羧甲基淀粉钠=1:0.6。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微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丸制剂为微丸片和/或微丸胶囊。


10.根据权利要求5-10任一项所述的中药微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微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柴胡、厚朴、生姜、石菖蒲、苏叶,加水浸泡,蒸馏提取,收集挥发油,蒸馏后的药渣及药液备用;
B、取步骤A所得挥发油,加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备用;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民高艳红杨梅
申请(专利权)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