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3D打印髋臼外杯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482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表面3D打印髋臼外杯假体。包括:髋臼外杯基体,设置于所述髋臼外杯基体上部中心的凸台部位设有持杯器连接孔,所述持杯器连接孔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钉孔,所述髋臼外杯基体还设有压配槽和卡槽,所述髋臼外杯基体的外表面设有凹陷区;所述髋臼外杯基体的外表面设有3D打印的涂层,所述涂层包括内涂层和外涂层,所述内涂层设于所述凹陷区中,所述内涂层的厚度等于所述凹陷区的深度,所述外涂层设于所述内涂层的表面,所述外涂层为锯齿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骨小梁结构孔径、丝径、孔隙率设置合理,利于骨长入,涂层强度高,利于假体中长期稳定,可增加假体表面与人骨表面的接触面积,防止假体滑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3D打印髋臼外杯假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表面3D打印髋臼外杯假体。
技术介绍
激光熔覆技术的专利技术,为医疗器械行业加工技术带来了质的变化,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诸多困难变得简单。近年来,激光熔覆技术迅猛发展,但是在医疗行业处于空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激光熔覆技术就会应用到医疗器械行业。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在不同材质的基体上进行熔覆,而且熔覆的粉末材质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适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适用性非常强。人体骨小梁结构是骨皮质在松质骨内的延伸部分,在骨髓腔内呈不规则立体网格结构,起支持造血组织的作用。人体骨小梁同一位置为不均匀网格结构,不同位置结构有很大区别,同一位置不同身体状态下骨小梁结构也不相同,且人体骨小梁有拉力骨小梁和压力骨小梁之分。人体自然骨小梁结构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有深刻的生物力学原因以及细胞长入的原因。研究表明,高的骨小梁孔隙率和联通性可以提高骨的生成水平,孔径为300-400μm时最适合骨长入,孔径为100-200μm时骨长入最快,梯度多级孔对骨髓干细胞的分化、软组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3D打印髋臼外杯假体,包括:髋臼外杯基体,设置于所述髋臼外杯基体上部中心的凸台部位设有持杯器连接孔,所述持杯器连接孔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钉孔,所述髋臼外杯基体还设有压配槽和卡槽,所述髋臼外杯基体的外表面设有凹陷区;/n其特征在于:所述髋臼外杯基体的外表面设有3D打印的涂层,所述涂层包括内涂层和外涂层,所述内涂层设于所述凹陷区中,所述内涂层的厚度等于所述凹陷区的深度,所述外涂层设于所述内涂层的表面,所述外涂层为锯齿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3D打印髋臼外杯假体,包括:髋臼外杯基体,设置于所述髋臼外杯基体上部中心的凸台部位设有持杯器连接孔,所述持杯器连接孔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钉孔,所述髋臼外杯基体还设有压配槽和卡槽,所述髋臼外杯基体的外表面设有凹陷区;
其特征在于:所述髋臼外杯基体的外表面设有3D打印的涂层,所述涂层包括内涂层和外涂层,所述内涂层设于所述凹陷区中,所述内涂层的厚度等于所述凹陷区的深度,所述外涂层设于所述内涂层的表面,所述外涂层为锯齿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3D打印髋臼外杯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涂层为网状骨小梁结构,所述网状骨小梁结构的网格孔隙率为50%~90%,孔径设置为100~400μm,厚度为0.5-1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3D打印髋臼外杯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涂层为锯齿状骨小梁结构,所述锯齿状骨小梁结构的锯齿长短不一,不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内涂层的表面,所述锯齿的长度为0.5-1mm,所述锯齿与所述内涂层的表面夹角度数分别为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春宝许奎雪卢小强何建民焦树豪王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