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碳、硫分析仪用自动跟踪电弧燃烧炉包括:燃烧炉、自动跟踪控制电路,燃烧炉包括电机、凸轮、气缸、炉体、炉头、电极导杆、电极、复位套、连接体及自动跟踪电路。坩埚放在炉体内,电极一端与电极导杆连接,另一端穿过复位套、连接体、炉头,直指坩埚内样料,跟踪电路自动跟踪电极下降,引弧点火,延时灭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炉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的优点,适用于冶金、铸造、机械、交通、建筑、化工、质检等行业作检测钢、铁、合金及其他材料中碳、硫二元素的质量分析。(*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讨论的是一种金属分析仪中的设备一电弧燃烧炉,特别是一种能自动跟踪电极引弧的电弧燃烧炉。
技术介绍
电弧燃烧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独立创造的,对金属元素进行燃烧的炉具。它主要是利用高频振荡产生的高压电弧,在富氧条件下对试样发生燃烧、熔解试样后产生出混和气体,供其后的工序进行检测分析。电弧燃烧炉有节省能耗,方便、快捷,随时来样可随时进行分析,无需预热准备等优点,但电弧燃烧炉的点火工作须由人工来控制完成,所以引弧点火的可靠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人工点火的不稳定性,使分析工作的人力、材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跟踪引弧、点火、灭弧的碳、硫分析仪用电弧燃烧炉。本技术碳、硫分析仪用自动跟踪电弧燃烧炉,包括燃烧炉、自动跟踪控制电路,燃烧炉包括炉头15、炉体18、连接件13、复位套4、电极3、电机22、凸轮1、气缸20,炉头15上部连接燃气出口6、顶部连接吹氧管7;连接件13是一个两端密封的筒,筒的侧面上开有氧气入口5,一端与吹氧管7相通;复位套4是一个弹性体,电极3与高频高压变压器的次级相接,装在电极导杆2上,电极导杆2插在复位套4,电极3另一端穿过复位套4、连接件13、吹氧管7进入燃烧炉膛;电机22的输出轴与凸轮1固定,凸轮1紧放在电极导杆2的上方,凸轮1装有限位开关11。当电极导杆2复位时,凸轮1和限位开关11接触。炉头15和炉体18的接触面有凹凸槽;炉体18内垫有磁铁8。本技术碳、硫分析仪用自动跟踪电弧燃烧炉的自动跟踪控制电路包括变压整流电路、延时电路、定时电路、电机正反转电路、高频高压引弧电路、气缸升降电路;市电一路接气缸升降电路,一路接变压整流电路,整流电路输出一路接定时电路,定时电路输出接高频高压引弧电路,同时还接电机正反转电路,高频高压引弧电路输出接电机正反转电路;整流电路输出另一路接延时电路,延时电路接高频高压引弧电路、接电机正反转电路。电路的具体连接电源接气缸升降电路。电源变压器T1将市电降压后接V1,V1输出(+)一路接K5-2、K5-3,K5-2的另一端接R5、R4,R5的另一端接W1,W1的另一端接C7、接V8的B极、接K5-4的一端,R4的另一端接V8的C极。K5-3的另一端接R3,R3的另一端接V8的E极、接K5,K5、K5-4、C7的另一端接K2-2;V1输出(+)还有一路接K6,K6另一端接启动键,K6-3并接启动键两端,K6-3另一端还接V4、V5后,接K6-4的一端,K6-4的另一端接V2(-),V2(+)接V7的4脚、8脚、W2,W2的另一端接W2的中心点、R6的一端,R6的另一端接C9、C10、V7的6、7脚,C9、C10的另一端接V1(-),V7的2脚接R9、C12,R9的另一端K7、V6(+),K7的另一端、V6(-)接V3的发射极,V3的基极接V7的3脚,V3的集电极接V7的1脚、V1(-),C12的另一端接R10,R10的另一端接V7的5脚;启动键的另一端接K2-1,K2-1的另一端接V1(-)、K2-2另一端;市电接K5-1、K4,K5-1的另一端接K1,K1、K4的另一端接K7-2,K7-2的另一端接地;同步电机线圈2、3端连接,其连结点接K1-2、K1-3、K1-2的另一端接K1-1、接K2-3,K2-3的另一端接C4,C4的另一端接K4-2,K4-2的另一端接市电零线,K1-1的另一端接线圈4、C5,C5的另一端接线圈1、限位开关触点,限位开关触点另一端接K1-3、接S2一端;市电接K4-1,K4-1的另一端接R1、R8、V9,R1、V9的另一端接并联的C3、R2、K2,R2的另一端接T2次级的一端,T2次级的一端接C1,C1的另一端接地;R8的另一端接K3,K3的另一端接C1、C8、R7、DB2组成的火花发生器,接T2的初级,T2次级的另一端接电极。本技术碳、硫分析仪用自动跟踪电弧燃烧炉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燃烧炉的自动跟踪控制电路,提高了产品的测量精度,同时也增加了仪器的稳定性能,适用于冶金、铸造、机械、交通、建筑、化工、质检等行业作检测钢、铁、合金及其他材料中碳、硫二元素的质量分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燃烧炉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自动跟踪控制电路方框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的自动跟踪控制电路原理图。1、凸轮;2、电极导杆;3、电极;4、复位套;5、氧气入口;6、燃气出口;7、吹氧管;8、磁铁;9、隔热垫;10、升炉进气管;11、限位开关;12、电极固定架;13、连接件;14、橡胶垫圈;15、炉头;16、橡胶垫圈;17、坩埚;18、炉体;19、炉体支架;20、气缸;21、降炉进气管;22、电机;23、变压整流电路;24、延时电路;25、高频高压引弧电路;26、定时电路;27、电机正反转电路;29、气缸升降电路。具体实施方式T1-电源变压器;T2-高频高压变压器;V1-桥堆,V2-二极管1N4007,V3-三极管9012,V4-二极管1N4007,V5-稳压管7812,V6-二极管1N4007,V7-555块,V8-单结晶管,V9-二极管1N4007;K1、K2、K4、K5-继电器,K3-真空继电器;初始状态K1-1、K1-2、K1-3、K2-1、K2-3、K4-1、K4-2、K5-2、K5-3、K5-4、K6-3、K6-4、K7-2是常开触点。K2-2、K5-1、K1-4常闭触点。结合图1对本技术碳、硫分析仪用电弧燃烧炉的燃烧炉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20是气缸,它的输出轴与炉体支架19用螺钉固定,炉体支架19是一块铁板,它放在炉体18的下方,与炉体18固定,在炉体支架19和炉体18之间垫有隔热垫9,炉体18、炉头15是用铸铜制作的凹形体,炉体18周边是凸头,炉头15周边是凹槽,凹槽内垫有硅橡胶垫圈16,炉头15的上部开孔做燃气出口6,顶部中心开孔连接吹氧铜管7。坩埚17放在炉体18内,坩埚17的下方垫有磁铁8,坩埚17装有待分析样品。连接体13是一个两端密封的圆筒,其两端中心开孔,一端孔与吹氧管7同直径,并与吹氧铜管7同中心,固定在炉头15上,连接体13和炉头15之间加硅橡胶垫圈14。复位套4是一个用橡胶制成的喇叭体,小口端与电极导杆2直径相同,另一端与连接体13外端的直径相同,它套在连接体13外端。电极导杆2是一根园形铜杆,它的直径与复位套4小口相同,钨电极3和高频高压变压器的次级连接,它一端固定在电极导杆2上。用电极固定架12将电极导杆2与仪器侧板相连,电极导杆2插入复位套4,钨电极3的另一端穿过复位套4、连接体13、吹氧铜管7,直指坩埚17。电机22的输出轴与凸轮1固定,凸轮1紧放在电极导杆2的上方,凸轮1装有限位装置11。当电极导杆2复位时,凸轮1和限位装置11接触。炉体18和炉头15两凹形相对接触时,炉头15和炉体18周边的凹凸槽连接。自动跟踪控制电路具体连接电源接气缸升降电路。电源接市电接开关S2、S2接停止键,停止键接T1初级,T1初级的另一端接地。T1次级接V1,V1输出(+)一路接K5-2、K5-3,K5-2的另一端接R5、R4,R5的另一端接W1,W1的另一端接C7、接V8的B极、接K5-4的一端,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碳、硫分析仪用自动跟踪电弧燃烧炉,包括燃烧炉、自动跟踪控制电路,其特征是燃烧炉包括炉头(15)、炉体(18)、连接件(13)、复位套(4)、电极(3)、电机(22)、凸轮(1)、气缸(20),炉头(15)上部连接燃气出口(6)、顶部连接吹氧管(7);连接件(13)是一个两端密封的筒,筒的侧面开有氧气入口(5),一端与吹氧管(7)相通;复位套(4)是一个弹性体,电极(3)与高频高压变压器的次级相接,一端装在电极导杆(2)上,电极导杆(2)插在复位套(4),电极(3)另一端穿过复位套(4)、连接件(13)、吹氧管(7)进入燃烧炉膛;电机(22)的输出轴与凸轮(1)固定,凸轮(1)紧放在电极导杆(2)的上方,凸轮(1)装有限位开关(11);炉体(18)和气缸(20)的输出轴固定;自动跟踪控制电路包括变压整流电路、延时电路、定时电路、电机正反转电路、高频高压引弧电路、气缸升降电路;市电一路接气缸升降电路,一路接变压整流电路,整流电路输出一路接定时电路,定时电路输出接高频高压引弧电路、接电机正反转电路,高频高压引弧电路输出接电机正反转电路;整流电路另一路输出接延时电路,延时电路接高频高压引弧电路、接电机正反转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