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定硫仪高温燃烧管,其特点是在燃烧管内设回流腔和燃烧腔,燃烧腔内通进气管,回流腔接出气口。燃烧管形状为弧形弯管,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弧形弯管相互联接而成,或通过高温套管使燃烧腔和回流腔连通,还可在燃烧管内分设内、外两层,以形成燃烧腔和回流腔。在回流腔和燃烧腔之间还设有过滤层,燃烧腔上设气墙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煤样燃烧生成的气体在高温下能与氧充分发生反应,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高,过滤层可减少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含硫量测定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红外传感器测定煤炭含硫量时所采用的燃烧装置。目前现有技术中煤炭含硫量分析检测设备中,为测定煤样中全硫的含量,一般皆使用库仑定硫仪,根据国际GB/T214-1996的规定,库仑定硫仪采用的方法是测量煤样含硫含量时,煤样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被碘化钾溶液吸取,以电解碘化钾溶液所产生的碘进行滴定,根据电解所消耗的电量计算煤中全硫的含量。这种分析测量方法使整个试验过程耗能大、时间长,需要人工介入,工作效率低。红外定硫仪可以解决库仑定硫仪上述缺点,它耗能少,测试时间短,无需人工介入,工作效率高。煤样在红外定硫仪中高温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等气体,如果将生产的气体直接排出,除了二氧化硫会使红外传感器的能量发生衰减外,煤样中的硫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硫化物气体也会使红外传感器的能量产生衰减,这样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使硫燃烧充分,杂质对测量结果影响小,测量精确度和准确性高的红外定硫仪高温燃烧管。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在燃烧管内设置回流腔和燃烧腔,燃烧腔内通进气管,回流腔接出气口。燃烧管形状为弧形弯管,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弧形弯管相互联接而成,也可通过高温套管将燃烧腔和回流腔连通;还可在燃烧管内设内外两层,内层空腔为燃烧腔,内、外层之间所形成的夹层和管底部空腔为回流腔。在回流腔和燃烧腔之间设过滤层,燃烧腔上开设有可供氧气输入的气墙通道。本技术利用多次燃烧原理,在燃烧管内设置燃烧腔和回流腔,使煤样燃烧生成的气体在高温下能与氧充分发生化学反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管内所设的过滤层可减少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三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管;2-出气口;3-回流腔;4-高温套管;5-过滤层;6-燃烧腔;7-气墙通道; 8-夹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是红外定硫仪的加热装置。这种装置原材料为石英玻璃或其它耐高温材料,它是利用多次燃烧的原理的设计出来的。如图1、图2、图3所示,其主要特点是在燃烧管内设置一回流腔3和燃烧腔6,燃烧腔6内插入一进气管1,回流腔3与出气口2相接。将煤样放置在燃烧腔6内,从进气管1进气口输入高浓度的氧气,煤样在高温状态下在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在燃烧生成的气体中包含了硫的氧化物,其气体沿着气路进入燃烧管回流腔3,在高温状态下会与氧再次充分反应,这样可使硫的氧化物气体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硫并除去部分杂质,最后气体从出气口2溢出,出口端所设的红外传感器可以测试出气体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经处理后就可计算出煤样中硫的含量。为防止燃烧腔6内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逸出去以及外部空气混入燃烧腔6内,本技术在燃烧腔6上开设有可供氧气输入的气墙通道7,从气墙进气口可输入高浓度的氧气以形成气墙,在回流腔3和燃烧腔6之间还设置一过滤层5,可滤去气体中所含的部分杂质,以减少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燃烧管上设内外两层,其内层所形成的形成的空腔为燃烧腔6,内层外壁和外层内壁之间形成一夹层8,该夹层8与燃烧管底部空腔为回流腔3,过滤层5设在燃烧管内层内,进气管1亦置于其内,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先进入燃烧腔6,然后通过过滤层5进入燃烧管夹层8内,由于该夹层为回流腔3,气体在回流腔3内与氧气再次发生反应后从出气口逸出。本实施例燃烧效果较好,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性较高,但生产工艺稍复杂。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技术将燃烧管分设为两个管,各管分设燃烧腔6和回流腔3,通过一弧状高温套管4使两管相互连通,燃烧腔6上开设气墙通道7,其内通进气管1,回流腔3接出气口2,高温套管4内设过滤层5。该实施例制造简单,加工装配容易,但由于两管相接,因此,对高温套管4与燃烧腔6和回流腔3之间的连接密封要求较高。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燃烧管为弧形弯管,可为如图3所示的U形管,也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弧形弯管相互联接成多个弧形管相连通之结构,燃烧腔6和回流腔3分设在两直管内,其弯管部分设过滤层5。本实施例生产工艺简单,燃烧效果较好。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定硫仪高温燃烧管,其特征在于该管内设回流腔(3)和燃烧腔(6),所述燃烧腔(6)内通进气管(1),回流腔(3)接出气口(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定硫仪高温燃烧管,其特征在于该管为弧形弯管,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弧形弯管相互联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定硫仪高温燃烧管,其特征在于燃烧腔(6)和回流腔(3)之间通过高温套管(4)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定硫仪高温燃烧管,其特征在于燃烧管内分设内、外两层,内层空腔为燃烧腔(6),内、外层之间夹层(8)和管底空腔为回流腔(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红外定硫仪高温燃烧管,其特征在于回流腔(3)和燃烧腔(6)之间设过滤层(5)。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红外定硫仪高温燃烧管,其特征在于燃烧腔(6)上开设有可供氧气输入的气墙通道(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定硫仪高温燃烧管,其特征在于该管由石英玻璃或其它耐高温材料制成。专利摘要一种红外定硫仪高温燃烧管,其特点是在燃烧管内设回流腔和燃烧腔,燃烧腔内通进气管,回流腔接出气口。燃烧管形状为弧形弯管,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弧形弯管相互联接而成,或通过高温套管使燃烧腔和回流腔连通,还可在燃烧管内分设内、外两层,以形成燃烧腔和回流腔。在回流腔和燃烧腔之间还设有过滤层,燃烧腔上设气墙通道。本技术煤样燃烧生成的气体在高温下能与氧充分发生反应,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高,过滤层可减少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文档编号G01N25/20GK2483718SQ0121366公开日2002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9日专利技术者熊友辉, 朱先德, 吴汉炯 申请人:长沙三德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定硫仪高温燃烧管,其特征在于该管内设回流腔(3)和燃烧腔(6),所述燃烧腔(6)内通进气管(1),回流腔(3)接出气口(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友辉,朱先德,吴汉炯,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三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