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蜡螟幼虫食料偏好性选择的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8339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蜡螟幼虫食料选择偏好性研究装置,包括:放置盒、放置盒盖和抽风扇,其中,所述放置盒包括食料放置区、中心放置区和连接通道;所述放置盒盖和下部放置盒吻合严扣,保持食料放置区与外界隔离;所述抽风扇与中心放置区连接,所述食料放置区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和中心放置区与抽风扇产生的抽风口通过纱网隔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实验室条件下筛选对蜡螟幼虫有诱集效果食料的装置,有效提高食料筛选效率和结果准确性,降低筛选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蜡螟幼虫食料偏好性选择的装置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蜂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蜡螟幼虫食料偏好性选择的装置及应用。
技术介绍
大蜡螟(GalleriamellonellaL.)属于鳞翅目、螟蛾科、蜡螟亚科、蜡螟属昆虫。大蜡螟为完全变态昆虫,整个生命过程分为卵、幼虫、蛹与成虫4个发育阶段,各阶段的长短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对养蜂业产生危害的主要是蜡螟的幼虫阶段,蜡螟幼虫以蜜蜂巢脾为食,易在长时间不清扫的蜂群和长时间存放不加以处理的巢脾上滋生、钻蛀隧道、吐丝作茧,破坏巢脾、蛀坏蜂具,在蜂群中造成蜜蜂的幼虫和蛹死亡,出现“白头蛹”,扰乱蜜蜂在蜂群中的正常活动,若不及时处理,整个蜂群会弃巢而逃。大蜡螟给养蜂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是蜜蜂尤其是东方蜜蜂(Apiscerana)最主要的敌害之一。温度较高的夏季和秋季是蜡螟活动和危害蜂群的高峰期,是我国南方地区中华蜜蜂蜂群的最常见病虫害之一。蜡螟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但现有方法尚存在一些弊端,如化学防治可能会污染蜂产品,物理防治主要有高温和低温、射线处理等,对蜂场设备要求高,操作复杂等;而生物防控效果不一,且国内尚无防巢虫的绒茧蜂或线虫成品出售。目前蜂群多采用加强饲养管理的手段进行防治,如蜡螟幼虫可以在箱底的蜡屑中生存,经常清理箱底蜡屑可以减少蜡螟危害。因此,我们提出在箱底利用蜡螟幼虫喜爱的食料进行诱集,并定期更换食料的方法进行蜡螟防控。而目前对于蜡螟幼虫的食料选择偏好性尚未开展相关研究。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蜡螟幼虫食料偏好性选择的装置,功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筛选出蜡螟幼虫喜欢的食物,通过该装置的应用,设置一致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食料评价准确性。通过实验室筛选目的诱集食料,再在蜂群中验证诱集效果,可以大幅提高筛选效率,降低蜂群筛选的时间成本和食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实验室条件下筛选对蜡螟幼虫有诱集效果食料的装置,可有效提高食料筛选效率和结果准确性,降低筛选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蜡螟幼虫食料选择偏好性研究装置,包括:放置盒和抽风扇,所述放置盒包括:中心放置区和食料放置区;所述食料放置区位于所述中心放置区的外侧;所述抽风扇与所述中心放置区连接。优选的,上述研究装置还包括:放置盒盖,所述放置盒盖和下部放置盒吻合严扣,保持食料放置区与外界隔离,中心镂空处设置有纱网,所述抽风扇通过所述放置盒盖与所述中心放置区连接。优选的,所述食料放置区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中心放置区的外侧。优选的,上述放置盒还包括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位于所述食料放置区和中心放置区之间。优选的,上述食料放置区还包括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置在所述食料放置区的外表面,所述通风口的直径为3-5mm。优选的,所述通风口设置有若干个,且所述通风口之间设置有纱网隔段。优选的,所述中心放置区的顶部覆盖有纱网。优选的,所述纱网目数为230-250目。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筛选对蜡螟幼虫有诱集效果的食料的装置,该装置通过抽风装置将食料区气味抽至中心幼虫区,幼虫根据连接通道传出的气味选择喜爱的食料。该装置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提高食料筛选效率和结果准确性,操作简单,便于测定和控制条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蜡螟幼虫食料选择偏好性研究装置正面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蜡螟幼虫食料选择偏好性研究装置去掉抽风扇和盒盖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蜡螟幼虫食料选择偏好性研究装置背面结构示意图图;图4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蜡螟幼虫食料选择偏好性研究装置放置盒盖示意图。图5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蜡螟幼虫食料选择偏好性研究装置放置盒正面实物图;图6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蜡螟幼虫食料选择偏好性研究装置放置盒去掉盒盖和抽风扇的正面实物图;图7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蜡螟幼虫食料选择偏好性研究装置放置背面实物图。其中,图中:1-放置盒;2-抽风扇;3-放置盒盖;11-食料放置区;111-通风口;12-中心放置区;13-连接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研究装置由放置盒1、抽风扇2和放置盒盖3组成。放置盒1分为5个区,其中,1个中心放置区12放置蜡螟幼虫,外围4个规模大小相同的食料放置区11可以放置4种不同的食料配方,放置盒盖3和下部放置盒1吻合严扣,保持食料放置区11与外界隔离,食料放置区11和中心放置区12分别通过连接通道(软管)13连通在一起;食料放置区11外围设置通风口111,并用240目纱网隔离,防止蜡螟幼虫从通风口逃出。中心放置区12与抽风扇2通过放置盒盖3连在一起,并且放置盒盖3中心镂空部分设置有240目纱网,可以防止幼虫从抽风口111逃出,将四个食料放置区11的空气通过抽风扇2和连接通道13抽至中心放置区12并排出,蜡螟幼虫可以通过气味选择喜爱的食料,并通过管道进入相应食料放置区11。实施例2在四个食料放置区分别放入不同的食料,并设阳性对照组(中蜂脾)和阴性对照组(空白),在中心放置区放置一定数量的3-5龄蜡螟幼虫,24h过夜后统计各区蜡螟幼虫数量,结果见表1。阴性对照组蜡螟幼虫进入的比例仅为1.19%,阳性对照组引诱蜡螟幼虫比例为61.21%,花粉、黑芝麻粉和膨化大豆粉吸引蜡螟幼虫的比例分别为32.78%、6.13%和20.50%,均低于阳性对照组。结果表明这三种单一食料对蜡螟幼虫的吸引力均低于中蜂脾。表1蜡螟幼虫对不同食料配方的选择偏好性研究实施例3在三个食料放置区分别放置膨化大豆粉为主的不同配方,并设置阳性对照组(中蜂脾)。在中心放置区放置一定数量的3-5龄蜡螟幼虫,24h过夜后统计各区蜡螟幼虫数量,重复4次,结果见表2。阳性对照组引诱蜡螟幼虫比例为57.54%,膨化大豆粉+蜂巢蜜、膨化大豆粉+蜂蜜和膨化大豆粉吸引蜡螟幼虫的比例分别为11.92%、9.36%和12.41%,均低于阳性对照组。结果表明膨化大豆粉的三种配方食料对蜡螟幼虫的吸引力均低于中蜂脾。表2蜡螟幼虫对膨化大豆粉食料配方的选择偏好性研究实施例4在三个食料放置区分别放置玉米蛋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蜡螟幼虫食料选择偏好性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盒和抽风扇,所述放置盒包括:中心放置区和食料放置区;所述食料放置区位于所述中心放置区的外侧;所述抽风扇与所述中心放置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蜡螟幼虫食料选择偏好性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盒和抽风扇,所述放置盒包括:中心放置区和食料放置区;所述食料放置区位于所述中心放置区的外侧;所述抽风扇与所述中心放置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螟幼虫食料选择偏好性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盒盖,所述放置盒盖和下部放置盒吻合严扣,保持食料放置区与外界隔离,中心为镂空,镂空大小与所述中心放置区相匹配,所述抽风扇通过所述放置盒盖与所述中心放置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蜡螟幼虫食料选择偏好性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盒盖中心镂空部分设置有一层纱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蜡螟幼虫食料选择偏好性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玲郑火青陈道印赵东绪华启云罗谷辉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