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食性瓢虫的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捕食性瓢虫的培养方法,属于捕食性瓢虫饲养的
技术介绍
豆蚜属于同翅目蚜科,主要取食危害菜豆、豌豆、蚕豆等豆科作物。豆蚜繁殖力强,4~6天即可完成1代,每头无翅胎生雌蚜可产若蚜100多头,因此极易造成严重危害。捕食性瓢虫,包括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瓢虫科Coccinellidae,具有食量大、产卵多、年发生代数多等特点,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瓢虫;可捕食各种农作物及林木上的多种蚜虫、粉虱、叶蝉、蓟马和鳞翅目瓢虫的卵、幼虫(若虫)等多种害虫,其中最喜捕食蚜虫。采用人工饲料大量繁殖天敌是提高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CN106689069A公开了一种蚜虫及其捕食性天敌规模化饲养、存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利用大豆作为寄主植物饲养大豆蚜虫,大豆蚜虫用于饲养瓢虫;第二步,将瓢虫卵的集中孵化至幼虫,用大豆蚜虫对幼虫进行饲养化蛹;第三步,第二步骤中形成的蛹进行羽化,获得成虫;第四步,对第三步骤中的成虫进行配对饲养,获得瓢虫卵,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食性瓢虫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利用寄主植物的幼苗培育蚜虫,每株幼苗的蚜虫数量扩繁至600~1300头时,将带有蚜虫的植物幼苗切成小段;/n(2)在饲养盒中放入瓢虫卵块,待孵化出瓢虫幼虫时,投喂步骤(1)中得到的蚜虫;/n(3)在瓢虫化蛹前,在饲养盒内放入折好的纸片,待其化蛹后收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食性瓢虫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寄主植物的幼苗培育蚜虫,每株幼苗的蚜虫数量扩繁至600~1300头时,将带有蚜虫的植物幼苗切成小段;
(2)在饲养盒中放入瓢虫卵块,待孵化出瓢虫幼虫时,投喂步骤(1)中得到的蚜虫;
(3)在瓢虫化蛹前,在饲养盒内放入折好的纸片,待其化蛹后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性瓢虫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寄主植物选自蚕豆、菜豆、豌豆和大豆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瓢虫选自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性瓢虫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当寄主植物的幼苗高度为4.5~9cm时,接种蚜虫进行培育;每株幼苗接种蚜虫5~50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性瓢虫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饲养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通过卡扣与盒体连接,盒体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网框;盒盖由边框和中间的纱网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捕食性瓢虫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德强,冯长春,雷强,郭仕平,伍兴隆,刘超,王小强,王勇,刘东阳,李斌,江连强,刘虹伶,杜卫民,刘杨,卞建烽,杨民烽,龙涛,罗万麟,孟高中,肖科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四川省烟草公司凉山州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