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养殖房的送风装置、养殖房及用于养殖房的监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833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养殖房的送风装置、养殖房及用于养殖房的监测方法。送风装置包括风管和设置于风管一端的风扇结构、电动机和空气净化装置;电动机安装于风管的一端的外周壁的上侧,电动机通过链条传动机构带动风扇结构转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网和进风格栅,进风格栅可转动地安装于风管,且进风格栅包括转圈和安装于转圈的多个格栅片,每个格栅片与过滤网接触抵靠;转圈的两侧设置有倾斜向上设置的导杆,每个导杆上可滑动地安装有配重块,每个导杆的末端通过拉伸弹簧连接于电动机。能够降低过滤网的堵塞程度,降低过滤网的清洗频率,保证过滤网的通风效率,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且能够降低电动机运转产生的震动,使电动机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养殖房的送风装置、养殖房及用于养殖房的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养殖房的送风装置、养殖房及用于养殖房的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在现有畜牧业养殖房内,通风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过滤网容易被堵塞,需要及时清洗,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成本进行清洗,还会影响送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养殖房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养殖房的送风装置、养殖房及用于养殖房的监测方法,能够降低过滤网的堵塞程度,降低过滤网的清洗频率,保证过滤网的通风效率,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且能够降低电动机运转产生的震动,使电动机运行稳定。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养殖房的送风装置,包括风管和设置于所述风管一端的风扇结构,其中,还包括电动机、链条传动机构和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电动机安装于所述风管的一端的外周壁的上侧,且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风扇结构转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网和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风管,且所述进风格栅包括转圈和安装于所述转圈的多个格栅片,每个所述格栅片与所述过滤网接触抵靠;所述转圈的两侧设置有倾斜向上设置的导杆,每个所述导杆上可滑动地安装有配重块,每个所述导杆的末端通过拉伸弹簧连接于所述电动机。可选地,每个所述格栅片沿所述转圈的径向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电动机安装于减震座上,所述减震座设置于所述风管上,每个所述拉伸弹簧连接于所述减震座。可选地,所述风扇结构、所述电动机、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和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均为两个,设置于所述风管的两端;所述风管包括对称设置且相互连接的两个风管段,每个所述风管段的设置有所述风扇结构的一端为该风管段的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每个所述风管段包括多个第一风管子段和与另一所述风管段连接的第二风管子段;沿着相应所述风管段的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每个所述风管段的多个所述第一风管子段和第二所述风管子段的内轮廓的最大横截面积依次变小;每个所述第一风管子段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一送风口;两个所述第二风管子段的连接处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送风口,沿着相应所述风管段的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每个所述第一风管子段的多个第一送风口的出风面积依次变大。可选地,每个所述风管段内设置有多个导风结构,每个所述导风结构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送风口的下游侧,且每个所述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为弧形引导面,以将来自相应所述第一端的气流引导至相应所述第一送风口内;和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从所述第一引导面的上端向下游侧延伸,且延伸至所述风管的下侧内周壁上,且沿着相应所述风管段的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二引导面的上游侧边缘上的点与下游侧边缘上的相应点之间的连线为直线。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一送风口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为矩形,每个所述第二引导面的下游侧边缘位于相应所述第一送风口或所述第二送风口的口边缘处;每个所述第一引导面的高度为相应所述第一风管子段的内直径的1/4;每个所述风管段的周壁的最下侧处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第二风管子段的连接处的下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养殖房,包括养殖空间和上述任一种送风装置,每个所述风管的进口连通于所述养殖空间的外侧。可选地,每个所述风管沿所述养殖空间的宽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风管沿所述养殖空间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上述任一种养殖房的监测方法,包括:获取每一所述电动机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电动机的参照电动机;获取所述参照电动机对应的参照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参照运行参数与所述运行参数,判断所述养殖房是否故障;所述参照运行参数为所述参照电动机对应的正常历史的所述运行参数的第一平均值、所述参照电动机对应的实时运行参数的第二平均值、根据所述第一平均值确定的第一阈值、根据所述第二平均值确定的第二阈值中的任意一个。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参照运行参数与所述运行参数,判断所述养殖房是否故障包括:判断所述运行参数是否正常;若所述运行参数均正常,则所述电动机运行正常;直至判断所有的所述电动机均运行正常,判断所述养殖房非故障;当所有所述电动机的所述运行参数同时判断为非正常时,发送第一预警信息,重复N次获取每一所述电动机所述运行参数,并根据重新获取所述运行参数判断所述养殖房是否故障;N为一预设固定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警信息包括所有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信息、本次每一所述电动机的所述运行参数、本次获取所述运行参数对应的时间;当N次获取的所述运行参数均同时判断为非正常时,所述电动机运行正常,判断所述养殖房非故障;否则,所有的所述电动机运行非正常,所述养殖房故障;当所有所述电动机的所述运行参数非同时判断为非正常时,则所述电动机运行故障,所述养殖房故障,发送第二预警信息;所述第二预警信息包括故障电动机的电动机信息、所述故障电动机的故障信息。本专利技术的送风装置及养殖房中,因为送风装置具有可转动设置的进风格栅,进风格栅可利用电动机的震动进行旋转,格栅片对过滤网上的赃物刮掉,可保证过滤网的通透性,可保证进风量保证养殖房的良好环境。且能够降低电动机运转产生的震动,使电动机运行稳定,噪音低,进而保证低噪音的养殖环境。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进风格栅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示意局部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示意局部结构图;图6是图1所示送风装置的导风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养殖房的送风装置,包括风管21和设置于风管21一端的风扇结构22。该送风装置还包括电动机25、链条传动机构和空气净化装置。电动机25安装于风管21的一端的外周壁的上侧,且电动机25通过链条传动机构带动风扇结构22转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网和进风格栅26,进风格栅26可转动地安装于风管21,且进风格栅26包括转圈261和安装于转圈261的多个格栅片262,每个格栅片2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养殖房的送风装置,包括风管和设置于所述风管一端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机、链条传动机构和空气净化装置;/n所述电动机安装于所述风管的一端的外周壁的上侧,且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风扇结构转动;/n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网和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风管,且所述进风格栅包括转圈和安装于所述转圈的多个格栅片,每个所述格栅片与所述过滤网接触抵靠;/n所述转圈的两侧设置有倾斜向上设置的导杆,每个所述导杆上可滑动地安装有配重块,每个所述导杆的末端通过拉伸弹簧连接于所述电动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养殖房的送风装置,包括风管和设置于所述风管一端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机、链条传动机构和空气净化装置;
所述电动机安装于所述风管的一端的外周壁的上侧,且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风扇结构转动;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网和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风管,且所述进风格栅包括转圈和安装于所述转圈的多个格栅片,每个所述格栅片与所述过滤网接触抵靠;
所述转圈的两侧设置有倾斜向上设置的导杆,每个所述导杆上可滑动地安装有配重块,每个所述导杆的末端通过拉伸弹簧连接于所述电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格栅片沿所述转圈的径向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安装于减震座上,所述减震座设置于所述风管上,每个所述拉伸弹簧连接于所述减震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结构、所述电动机、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和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均为两个,设置于所述风管的两端;
所述风管包括对称设置且相互连接的两个风管段,每个所述风管段的设置有所述风扇结构的一端为该风管段的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
每个所述风管段包括多个第一风管子段和与另一所述风管段连接的第二风管子段;沿着相应所述风管段的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每个所述风管段的多个所述第一风管子段和第二所述风管子段的内轮廓的最大横截面积依次变小;
每个所述第一风管子段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一送风口;两个所述第二风管子段的连接处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送风口,沿着相应所述风管段的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每个所述第一风管子段的多个第一送风口的出风面积依次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风管段内设置有多个导风结构,每个所述导风结构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送风口的下游侧,且每个所述导风结构包括:
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为弧形引导面,以将来自相应所述第一端的气流引导至相应所述第一送风口内;和
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从所述第一引导面的上端向下游侧延伸,且延伸至所述风管的下侧内周壁上,且沿着相应所述风管段的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二引导面的上游侧边缘上的点与下游侧边缘上的相应点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宇尹东升尹洁林鑫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江宇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