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电磁手写板通信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8247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与电磁手写板通信的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端、中转端和电磁手写板,所述第一设备端通过第一种传输方式与所述中转端进行通信;所述中转端通过第二种传输方式与所述电磁手写板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种传输方式采用有线或者无线传输方式,所述第二种传输方式采用一对多的双向无线传输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与电磁手写板的通信方法及其系统,功耗,低,成本低,并且实现性好,非常适合使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之间手写数据的实时传输,并且组网灵活,便捷,根据班级具体的人数灵活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电磁手写板通信的系统
本技术属于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与电磁手写板通信的系统。
技术介绍
常见的电磁手写板与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的数据传输方式为USB线传输或者蓝牙一对一传输,这样的传输方式只适用于个人应用。而如今手写板产品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教育领域,由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手写数据传输是双向的,因此常规的广播式的无线传输方式不适用于此种应用。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实现方式有如下几2种:一是Wi-Fi,学生的手写板上安装Wi-Fi通信模块,老师端使用路由器与学生手写板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由于WiFi功耗高,手写板要装配大电池,成本和安全性都不好。二是局域网有线传输,此种方案要求每张课桌都架设网线,手写板装配网卡,成本高,实现性差。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之间手写数据的实时传输需要一种新的传输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学生与老师之间手写数据的实时传输方式成本高、功耗高以及实现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与电磁手写板通信的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端、中转端和电磁手写板,所述第一设备端通过第一种传输方式与所述中转端进行通信;所述中转端通过第二种传输方式与所述电磁手写板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种传输方式采用有线或者无线传输方式,所述第二种传输方式采用一对多的双向无线传输方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备端包括有基于第一种通信方式的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电磁手写板包括有基于第二通信方式的第四通信模块,所述中转端包括有基于第一种通信方式的第二通信模块以及基于第二通信方式的第三通信模块;所述第一设备端与所述中转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所述中转端和所述电磁手写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和所述第四通信模块进行通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种传输方式包括Wi-Fi传输方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备端与所述中转端之间为双向数据传输。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种传输方式采用蓝牙传输方式。进一步地,所述中转端与所述电磁手写板之间为一对多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备端与所述中转端之间为一对多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与电磁手写板通信的系统,通过在第一设备端与电磁手写板之间增加中转端,将第一设备端与电磁手写板之间的直接数据传输,变成第一设备端将待传输数据传输给中转端,中转端再将待传输数据传输给电磁手写板,并且第一设备端和中转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与中转端和电磁手写板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不同。具体设置时,设置第一设备端和中转端之间采用第一种传输方式,即采用有线或者无线传输方式,设置中转端和电磁手写板之间采用第二种传输方式,即采用一对多的双向无线传输方式。通过上述设置,既不完全使用Wi-Fi传输方式,降低了功耗,又不用在每张课桌上架设网线,电磁手写板装配网卡,节约了成本,并且实现性好,非常适合使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之间手写数据的实时传输,并且组网灵活,便捷,可根据班级具体的人数灵活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方法传输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设备端与中转端一对多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中转端与电磁手写板一对多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中转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今手写板产品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教育领域,由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手写数据传输是双向的,因此常规的广播式的无线传输方式不适用于此种应用。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实现方式有如下几2种:一是Wi-Fi,学生的手写板上安装Wi-Fi通信模块,老师端使用路由器与学生手写板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由于WiFi功耗高,手写板要装配大电池,成本和安全性都不好。二是局域网有线传输,此种方案要求每张课桌都架设网线,手写板装配网卡,成本高,实现性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之间手写数据的实时传输需要一种新的传输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与电磁手写板通信的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端1、中转端2以及电磁手写板3端,待传输数据存储于第一设备端1,第一设备端1通过第一种传输方式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中转端2;中转端2接收待传输数据后,通过第二种传输方式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电磁手写板3;其中,第一种传输方式采用有线或者无线传输方式,第二种传输方式采用一对多的双向无线传输方式。其中,第一设备端1通常为老师端的设备,包括个人电脑、平板、手机等。通过在第一设备端1与电磁手写板3之间增加中转端2,将第一设备端1与电磁手写板3之间的直接数据传输,变成第一设备端1将待传输数据传输给中转端2,中转端2再将待传输数据传输给电磁手写板3,并且第一设备端1和中转端2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与中转端2和电磁手写板3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不同。具体设置时,设置第一设备端1和中转端2之间采用第一种传输方式,即采用有线或者无线传输方式,设置中转端2和电磁手写板3之间采用第二种传输方式,即采用一对多的双向无线传输方式。通过上述设置,既不完全使用Wi-Fi传输方式,降低了功耗,又不用在每张课桌上架设网线,电磁手写板3装配网卡,节约了成本,并且实现性好,非常适合使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之间手写数据的实时传输。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种传输方式为有线传输,即第一设备端1与中转端2之间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实现数据传输,该种传输方式稳定性好。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设备端1与中转端2之间为无线传输方式,优选为Wi-Fi传输方式,即第一设备端1通过连接有路由器的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给中转端2,该种传输方式不受场地的限制,安装上更加灵活,使用方便,传输速率快。Wi-Fi通信模块是个人电脑、平板、手机等设备的标准配置,不必在另外增加通信模块。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端1与中转端2之间为双向数据传输,即老师可以向下传输手写数据,同时也能够收到学生的手写数据,方便在教学过程中互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设置所述第二种传输方式采用蓝牙传输方式,即中转端2将待传输数据通过无线蓝牙的方式传输给电磁手写板3。其中,蓝牙传输可以是基于连接的,也可以是不基于连接。一般电磁手写板3都配有蓝牙传输功能,因此不用在另外增加蓝牙通信模块。此时在蓝牙网络中,中转端2为蓝牙网络的主设备,电磁手写板3为从设备,蓝牙传输功耗是比较低的,不用为电磁手写板3更换大容量电池。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设置中转端2与所述电磁手写板3之间为一对多设置,这样在一个蓝牙网络中,主设备有一个,从设备若干个,增加了系统的可拓展性。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充分评估数据量、蓝牙带宽,合理设置手写板的数量,本案设计电磁手写板3数量上限为15。为了增加系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电磁手写板通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端、中转端和电磁手写板,所述第一设备端通过第一种传输方式与所述中转端进行通信;所述中转端通过第二种传输方式与所述电磁手写板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种传输方式采用有线或者无线传输方式,所述第二种传输方式采用一对多的双向无线传输方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电磁手写板通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端、中转端和电磁手写板,所述第一设备端通过第一种传输方式与所述中转端进行通信;所述中转端通过第二种传输方式与所述电磁手写板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种传输方式采用有线或者无线传输方式,所述第二种传输方式采用一对多的双向无线传输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电磁手写板通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端包括有基于第一种通信方式的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电磁手写板包括有基于第二通信方式的第四通信模块,所述中转端包括有基于第一种通信方式的第二通信模块以及基于第二通信方式的第三通信模块;所述第一设备端与所述中转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所述中转端和所述电磁手写板之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工匠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