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磁笔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0604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信息输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磁笔,包括笔筒支架、笔芯、电感线圈以及磁芯,电感线圈设置在笔筒支架外侧的前端,磁芯设置在笔筒支架内侧的前端,对应电感线圈的位置设置,笔筒支架、电感线圈以及磁芯的位置相对固定;笔筒支架内还设置有笔芯支架,笔芯的后端固定在笔芯支架内,笔芯支架的后端连接有导电硅胶垫,笔芯支架的后端还设置有按键电路板;书写时,笔芯受力带动笔芯支架向后移动,带动导电硅胶垫与按键电路板接触,电感线圈通电。随着书写压力的变化,导电硅胶垫与按键电路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电感线圈内流过的电流发生变化,进而电磁振荡频率发生变化,实现了压感功能。该结构相对简单,还能提高书写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磁笔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信息输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磁笔及系统。
技术介绍
按有无电池,电磁笔可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类型。两种电磁笔都需要一个射频电感与写字板内的电磁天线发生电磁感应。电磁笔通过射频电感向外发射电磁波,其射频电感有两部分组成:筒状的线圈套在筒状的磁芯上,线圈与电磁笔外壳位置相对固定,磁芯与笔芯位置相对固定。书写过程中,笔芯带动磁芯向内收缩,磁芯与线圈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电感量随之发生变化,进而电磁振荡频率发生变化。根据以上原理,利用电磁振荡频率代表书写压力。但是此种方案有如下缺点:一是需要复杂的结构实现磁芯与线圈的相对运动。二是书写过程,实现大的频率差需要磁芯和线圈有很大的位移量。但是电磁笔用作书写工具时,笔芯长距离内缩,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磁笔,该电磁笔结构相对简单,又能提升书写体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磁笔,包括笔筒支架、笔芯、电感线圈以及磁芯,所述电感线圈设置在所述笔筒支架外侧的前端,所述磁芯设置在所述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磁笔,包括笔筒支架、笔芯、电感线圈以及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线圈设置在所述笔筒支架外侧的前端,所述磁芯设置在所述笔筒支架内侧的前端,对应所述电感线圈的位置设置,所述笔筒支架、所述电感线圈以及所述磁芯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笔筒支架内还设置有笔芯支架,所述笔芯的后端固定在所述笔芯支架内,所述笔芯支架的后端连接有导电硅胶垫,所述笔芯支架的后端还设置有按键电路板;书写时,所述笔芯受力带动所述笔芯支架向后移动,带动所述导电硅胶垫与所述按键电路板接触,谐振电路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磁笔,包括笔筒支架、笔芯、电感线圈以及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线圈设置在所述笔筒支架外侧的前端,所述磁芯设置在所述笔筒支架内侧的前端,对应所述电感线圈的位置设置,所述笔筒支架、所述电感线圈以及所述磁芯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笔筒支架内还设置有笔芯支架,所述笔芯的后端固定在所述笔芯支架内,所述笔芯支架的后端连接有导电硅胶垫,所述笔芯支架的后端还设置有按键电路板;书写时,所述笔芯受力带动所述笔芯支架向后移动,带动所述导电硅胶垫与所述按键电路板接触,谐振电路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硅胶垫上均匀设置有半球状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磁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支架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导电硅胶垫设置在所述第四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磁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支架外侧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电感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顺庄宣华陈磊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工匠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