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材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07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3
一种医疗器材天线,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设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天线;所述天线呈圆环形状,所述天线的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有安装台,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设有下凸台,所述下凸台的下表面抵靠在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所述下凸台的外表面与所述天线的内壁接触,所述下壳体的顶端设有上凸台,所述上凸台的上表面抵靠在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所述上凸台的外表面与所述天线的内壁接触,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有中转件及连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天线既能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完美结合,形成完整的封闭体,作为外壳保护内部的微型医疗设备,又能将天线裸露在外表面,提高信号强度,保持信号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疗器材天线
本技术涉及天线
,具体的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天线。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被插入到被检查者体内进行体内观察、检查、治疗或处理等的胶囊型医疗装置渐趋实用。该胶囊型医疗装置具有胶囊型框体、收纳于该胶囊型框体内的例如摄像部、发送器、天线或功率源等各内部构成要素。现有的医疗器材天线主要有以下缺点:医疗器材天线位于外壳内部,受到屏蔽体的导致信号差,无法及时接收到控制信号并将数据传输到终端,导致医生的操作系数增加。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医疗器材天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器材天线,天线既能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完美结合,形成完整的封闭体,作为外壳保护内部的微型医疗设备,又能将天线裸露在外表面,提高信号强度,保持信号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器材天线,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设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天线;所述天线呈圆环形状,所述天线的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有安装台,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设有下凸台,所述下凸台的下表面抵靠在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所述下凸台的外表面与所述天线的内壁接触,所述下壳体的顶端设有上凸台,所述上凸台的上表面抵靠在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所述上凸台的外表面与所述天线的内壁接触,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有中转件及连接头,所述中转件与所述天线电连接,所述连接头与所述中转件远离所述天线的一端电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转件为呈弧形的导电金属片紧贴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转件的一端设有弯折部,所述下壳体的上凸台上设有卡位槽,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卡位槽内,所述中转件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设有圆环体,所述连接头焊接在所述圆环体上。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台上设有若干安装孔,若干安装孔呈极轴阵列分布。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头包括导电弹簧、金属套筒及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底端设有圆盘,所述金属套筒的底端焊接固定在所述圆环体上,所述导电弹簧位于所述金属套筒内,所述导电柱的圆盘位于所述金属套筒内且与所述导电弹簧相抵靠,所述导电柱远离设有圆盘一端穿出所述金属套筒的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疗器材天线的有益效果在于:天线既能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完美结合,形成完整的封闭体,作为外壳保护内部的微型医疗设备,又能将天线裸露在外表面,提高信号强度,保持信号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医疗器材天线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医疗器材天线的爆炸图。图3为图2所示下壳体的爆炸图。图4为图3所示连接头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器材天线10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医疗器材天线100包括上壳体10、下壳体20及设于所述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之间的天线30。具体的,请参阅图2~3,所述天线30呈圆环形状,所述天线30的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有安装台31,所述上壳体10的底端设有下凸台11,所述下凸台11的下表面抵靠在所述安装台31的上表面,所述下凸台11的外表面与所述天线30的内壁接触,所述下壳体20的顶端设有上凸台21,所述上凸台21的上表面抵靠在所述安装台31的下表面,所述上凸台21的外表面与所述天线30的内壁接触,所述下壳体20的内部设有中转件22及连接头23,所述中转件22与所述天线30电连接,所述连接头23与所述中转件22远离所述天线30的一端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中转件22为呈弧形的导电金属片紧贴在所述下壳体20的内壁上,所述中转件22的一端设有弯折部221,所述下壳体20的上凸台21上设有卡位槽24,所述弯折部221位于所述卡位槽24内,所述中转件22远离所述弯折部221的一端设有圆环体222,所述连接头23焊接在所述圆环体222上,所述连接头23可用于与微型医疗设备连接。所述医疗器材天线100既能将所述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完美结合,形成完整的封闭体,作为外壳保护内部的微型医疗设备,又能将天线30裸露在外表面,提高信号强度,保持信号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台31上设有若干安装孔311,若干安装孔311呈极轴阵列分布。通过所述若干安装孔311方便用于安装固定位于所述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内部的微型医疗设备元器件。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连接头23包括导电弹簧231、金属套筒232及导电柱233,所述导电柱233的底端设有圆盘2331,所述金属套筒232的底端焊接固定在所述圆环体222上,所述导电弹簧231位于所述金属套筒232内,所述导电柱233的圆盘2331位于所述金属套筒232内且与所述导电弹簧231相抵靠,所述导电柱233远离设有圆盘2331一端穿出所述金属套筒232的顶端。所述导电柱233用于直接与微型医疗设备的电路板电连接,通过所述导电弹簧231可以使得所述导电柱233上下伸缩,提高电连接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疗器材天线的有益效果在于:天线既能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完美结合,形成完整的封闭体,作为外壳保护内部的微型医疗设备,又能将天线裸露在外表面,提高信号强度,保持信号稳定性。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器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设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天线;/n所述天线呈圆环形状,所述天线的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有安装台,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设有下凸台,所述下凸台的下表面抵靠在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所述下凸台的外表面与所述天线的内壁接触,所述下壳体的顶端设有上凸台,所述上凸台的上表面抵靠在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所述上凸台的外表面与所述天线的内壁接触,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有中转件及连接头,所述中转件与所述天线电连接,所述连接头与所述中转件远离所述天线的一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器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设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天线;
所述天线呈圆环形状,所述天线的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有安装台,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设有下凸台,所述下凸台的下表面抵靠在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所述下凸台的外表面与所述天线的内壁接触,所述下壳体的顶端设有上凸台,所述上凸台的上表面抵靠在所述安装台的下表面,所述上凸台的外表面与所述天线的内壁接触,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有中转件及连接头,所述中转件与所述天线电连接,所述连接头与所述中转件远离所述天线的一端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件为呈弧形的导电金属片紧贴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


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有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