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托盘及动力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05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托盘及动力电池箱,动力电池托盘包括底板,底板内部设有冷却流道;还包括固定在底板外围的边框,边框的底面低于底板的底面,以使边框底部与底板底部形成有凹槽,凹槽用于与固定动力电池托盘且封堵所述凹槽槽口的固定板围成空气隔热层以对底板隔热,或者凹槽内设有对底板隔热的固体隔热层。当形成空气隔热层时,能够利用空气导热速率较慢的特性,冷却流道不易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使动力电池箱能够对动力电池箱内的电池进行高效率冷却,当设置固体隔热层时,能够直接利用固体隔热层对底板进行隔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托盘及动力电池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托盘及动力电池箱。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单元,当电池温度升高会引起自燃现象造成车辆报废,因此要控制电池的温度以保证车辆整体的安全性。乘用车上大部分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但因其不耐高温,其特性比较活跃,因此需要液冷系统进行冷却,用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及使用性能。而在商用车领域,使用的电芯是磷酸铁锂,耐高温性能强,寿命长,但能量密度低于三元锂电池,为了进一步提升磷酸铁锂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当前常用的做法是把电芯单体做大,这样做的缺陷是电芯散热性能变差,在夏天或炎热地区容易引起高温报警,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因此需要给大电芯的磷酸铁锂电池增加液冷系统。托盘式结构的动力电池箱有在模组入箱工序、线束整理、售后维护等方面相较于传统的箱体操作便利性更好,也便于在底部设置口琴管进行冷却,因此着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动力电池箱的动力电池托盘容易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动力电池箱体的保温效果不好,导致动力电池托盘内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较低,不利于动力电池箱对电池进行高效率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箱的动力电池托盘容易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导致动力电池箱对电池的冷却效率较低的问题,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托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箱因其动力电池托盘容易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导致动力电池箱对电池的冷却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动力电池托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电池托盘,包括:底板,用于与电池接触,内部设有冷却流道;边框,固定在底板外围,边框的底面低于底板的底面,以使边框底部与底板底部形成有凹槽,凹槽用于与固定动力电池托盘且封堵所述凹槽槽口的固定板围成空气隔热层以对底板隔热,或者凹槽内设有对底板隔热的固体隔热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技术的动力电池托盘的动力电池箱,其动力电池托盘边框的底部和底板的底面形成凹槽,凹槽用于与固定动力电池托盘且封堵所述凹槽槽口的固定板围成空气隔热层以对底板隔热,或者凹槽内设有对底板隔热的固体隔热层,通过固体隔热层或者空气隔热层,能够对底板内的冷却流道进行隔热,冷却流道不易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因此使动力电池箱能够对动力电池箱内的电池进行高效率冷却。进一步的,边框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框体底部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底面形成边框的底面,所述环形凸台的内侧面形成所述凹槽的槽侧壁面。其有益效果在于:边框底部设置环形凸台,降低边框与固定结构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进一步的,环形凸台与框体一体成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成本低,方便加工,同时还能够提高环形凸台的密封性。进一步地,边框包括包括左半框和右半框,左半框和右半框均为U型结构,均由边框型材两端朝向内侧折弯形成。其有益效果在于:边框由两个折弯的U型结构的型材形成,将焊缝转移到了动力电池托盘侧面靠近中部的位置,相较与四个弯角处更便于焊接,提高焊接质量,还能够减少焊缝的数量,从而减小边框中的焊缝气密失效的概率,提高隔热层的密封性。进一步地,边框包括包括左半框和右半框,左半框和右半框均为U型结构,均由边框型材两端朝向内侧折弯形成,左半框和右半框的内侧面处均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主流道,两个主流道中的其中一个为用于进液的进液主流道,另一个为用于出液的出液主流道,主流道具有朝向内侧的连通口;底板上的冷却流道为副流道,副流道分别与进液主流道和出液主流道通过连通口连通;动力电池托盘还包括均处于边框内侧的用于固定安装电池的前安装梁和后安装梁,前安装梁和后安装梁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前后两侧,前安装梁和/或后安装梁具有与主流道连通的安装梁流道,安装梁流道具有用于与外界冷却管路连通的开口,其中至少一个安装梁流道为与进液主流道连通的进液安装梁流道,至少一个为与出液主流道连通的出液安装梁流道,环形凸台处于主流道的外侧,以使空气隔热层或者固体隔热层对主流道隔热,前安装梁和/或后安装梁的底面高于环形凸台的底面以使空气隔热层或者固体隔热层对前安装梁和/或后安装梁中的安装梁流道隔热。其有益效果在于:主流道和副流道均位于环形凸台的内侧,进而使主流道和副流道均能够被空气隔热层或固体隔热层隔热,流道内的冷却介质不易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从而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箱对电池的冷却效率。进一步地,进液安装梁流道和出液安装梁流道均设置在前安装梁处,后安装梁与主流道的后端焊接密封。其有益效果在于:进液安装梁流道和出液安装梁流道均设置在同一安装处,方便在同一侧与外界冷却管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后安装梁上表面与边框上表面平齐,并通过搅拌摩擦焊焊接。其有益效果在于:后安装梁通过搅拌摩擦焊的方式焊接在边框内侧,能够降低边框后侧的焊缝气密失效风险。进一步地,安装梁流道对应的边框处设置开口朝向下方的U型槽,U型槽内设置有与安装梁流道连通的水嘴,边框在U型槽内焊接有形状与U型槽形状吻合的U型堵板对边框进行密封。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U型堵板对边框进行密封,能够防止车辆涉水时,外界水气进入边框内部,对边框进行锈蚀。并且设置U型堵板还能够增加边框在该出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边框在底板连接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台阶,底板通过定位台阶确定与边框在高度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位置。其有益效果在于:边框在与底板的连接处设置定位台阶,方便底板的安装和定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动力电池箱的技术方案是:动力电池箱包括动力电池托盘和上封盖,上封盖罩设在动力电池托盘上,动力电池托盘与上封盖密封配合,动力电池托盘包括:底板,用于与电池接触,内部设有冷却流道;边框,固定在底板外围,边框的底面低于底板的底面,以使边框底部与底板底部形成有凹槽,凹槽用于与固定动力电池托盘且封堵所述凹槽槽口的固定板围成空气隔热层以对底板隔热,或者凹槽内设有对底板隔热的固体隔热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动力电池箱,其动力电池托盘边框的底部和底板的底面形成凹槽,凹槽用于与固定动力电池托盘且封堵所述凹槽槽口的固定板围成空气隔热层以对底板隔热,或者凹槽内设有对底板隔热的固体隔热层,通过固体隔热层或者空气隔热层,能够对底板内的冷却流道进行隔热,冷却流道不易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因此使动力电池箱能够对动力电池箱内的电池进行高效率冷却。进一步的,边框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框体底部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底面形成边框的底面,所述环形凸台的内侧面形成所述凹槽的槽侧壁面。其有益效果在于:边框底部设置环形凸台,降低边框与固定结构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进一步的,环形凸台与框体一体成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成本低,方便加工,同时还能够提高环形凸台的密封性。进一步地,边框包括包括左半框和右半框,左半框和右半框均为U型结构,均由边框型材两端朝向内侧折弯形成。其有益效果在于:边框由两个折弯的U型结构的型材形成,将焊缝转移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用于与电池接触,内部设有冷却流道;/n边框,固定在底板外围,边框的底面低于底板的底面,以使边框底部与底板底部形成有凹槽,凹槽用于与固定动力电池托盘且封堵所述凹槽槽口的固定板围成空气隔热层以对底板隔热,或者凹槽内设有对底板隔热的固体隔热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用于与电池接触,内部设有冷却流道;
边框,固定在底板外围,边框的底面低于底板的底面,以使边框底部与底板底部形成有凹槽,凹槽用于与固定动力电池托盘且封堵所述凹槽槽口的固定板围成空气隔热层以对底板隔热,或者凹槽内设有对底板隔热的固体隔热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边框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框体底部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底面形成边框的底面,所述环形凸台的内侧面形成所述凹槽的槽侧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环形凸台与框体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边框包括左半框和右半框,左半框和右半框均为U型结构,均由边框型材两端朝向内侧折弯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动力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边框包括左半框和右半框,左半框和右半框均为U型结构,均由边框型材两端朝向内侧折弯形成,左半框和右半框的内侧面处均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主流道,两个主流道中的其中一个为用于进液的进液主流道,另一个为用于出液的出液主流道,主流道具有朝向内侧的连通口;底板上的冷却流道为副流道,副流道分别与进液主流道和出液主流道通过连通口连通;
动力电池托盘还包括均处于边框内侧的用于固定安装电池的前安装梁和后安装梁,前安装梁和后安装梁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前后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超陈育伟刘汉祥卢臣智王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