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037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接触器配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其包括由若干硅钢片叠加形成的铁芯本体,所述硅钢片包括一体成型的横向部和三个纵向部,三个纵向部呈并排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纵向部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铁芯本体上连接有三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块以及分别铰接在固定块两端的两个活动块,所述固定块穿设在安装孔内且长度等于铁芯本体的厚度,所述活动块靠近纵向部的端面设有带弹性的卡接块,所述纵向部上设有与卡接块过盈配合的卡接槽,所述铁芯本体外套设有位于纵向部外侧且可夹紧各硅钢片的弹性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连接硅钢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
本技术涉及接触器配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
技术介绍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来接通或断开带负载的交流电路或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化切换器,主要由电磁机构、触头系统、灭弧装置等组成,而E形交流接触器铁芯就是电磁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具有E形交流接触器铁芯的电磁机构的作用下,可实现带动触头系统中触点的闭合与断开,起到控制线路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55426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芯,它包括铁芯本体,铁芯本体由若干E形结构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其中硅钢片通过铆钉固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硅钢片叠加后通过铆钉紧固,连接硅钢片时需借助用于将铆钉钉入硅钢片的专用工具,在无专用工具的情况下则无法实现硅钢片的连接,装配不便,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其具有方便连接硅钢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包括由若干硅钢片叠加形成的铁芯本体,所述硅钢片包括一体成型的横向部和三个纵向部,三个纵向部呈并排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纵向部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铁芯本体上连接有三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块以及分别铰接在固定块两端的两个活动块,所述固定块穿设在安装孔内且长度等于铁芯本体的厚度,所述活动块靠近纵向部的端面设有带弹性的卡接块,所述纵向部上设有与卡接块过盈配合的卡接槽,所述铁芯本体外套设有位于纵向部外侧且可夹紧各硅钢片的弹性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硅钢片时,先将各硅钢片的边缘对齐,再将固定块穿入安装孔内,接着将两个活动块分别向靠近与其相近的卡接槽转动,使得卡接块与卡接槽过盈配合,各硅钢片受到定位件的限制不易产生相对位移。弹性圈套紧在铁芯本体外侧并起到限制硅钢片相对移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硅钢片连接的稳定性。硅钢片不通过铆钉相连,在无压入铆钉的专用工具的情况下也可实现硅钢片的连接,操作简便、安装效率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块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靠近活动块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与纵向部的连接面积大、连接强度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设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在活动部伸入安装孔时起到导向的作用,有利于活动块伸入安装孔以实现定位件与铁芯本体的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向部相对的两个端面分别设有燕尾块和燕尾槽,相邻两个硅钢片通过燕尾块和燕尾槽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硅钢片前,依次将前一个硅钢片的燕尾块伸入后一个硅钢片的燕尾槽中,燕尾块和燕尾槽配合可限制硅钢片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移动,起到初步定位硅钢片的作用,有利于各纵向部上的安装孔对齐以及定位件和弹性圈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向部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限位槽,所述弹性圈的一端位于限位槽中、另一端伸出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圈受到限位槽内壁的限制不易相对铁芯本体移动,提高了弹性圈的稳定性以及硅钢片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位于安装孔靠近横向部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钢片的边缘对齐且前一个硅钢片的燕尾块伸入后一个硅钢片的燕尾槽后,先将弹性圈套入限位槽,再连接定位件和铁芯本体,铁芯本体的稳定性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圈上一体成型有两根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弹性圈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移动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修铁芯本体时,人们可将手指伸入移动环以带动弹性圈形变,进而实现弹性圈与铁芯本体的拆分,操作时无需将手伸入限位槽与弹性圈形成的细小缝隙内,更方便人手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部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散热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起到散热的作用,防止铁芯本体使用时由于涡流产生过高的温度而引起产品局部形变量过大,保障了铁芯的正常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连接硅钢片时,先依次将前一个硅钢片上的燕尾块伸入后一个硅钢片上的燕尾槽中,再将弹性圈套入限位槽,最后连接定位件与铁芯本体,使得卡接块与卡接槽过盈配合,此时硅钢片受到燕尾块、弹性圈和定位件的限制不会相对移动,连接时无需使用专用工具,装配方便;2.拆分弹性圈与铁芯本体时,人们可将手指伸入移动环中以带动弹性圈形变并与铁芯本体分离,相较于将手指伸入弹性圈与限位槽内壁缝隙的操作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硅钢片;11、横向部;111、散热孔;12、纵向部;121、燕尾块;122、燕尾槽;123、安装孔;124、卡接槽;125、限位槽;2、定位件;21、固定块;22、活动块;221、倒角;222、卡接块;3、弹性圈;31、连杆;32、移动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由若干硅钢片1叠加形成的铁芯本体,硅钢片1包括一体成型的横向部11和三个纵向部12,三个纵向部12呈并排设置且相互平行,其中一个纵向部12位于横向部11的中部、另外两个纵向部12分别靠近横向部11的左右两端。铁芯本体上连接有三组定位件2,定位件2可用于限制硅钢片1相对移动。如图1、图2所示,横向部1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散热孔111,散热孔111起到散热的作用,保障了铁芯本体的正常使用。如图1、图2所示,纵向部12相对的两个端面分别设有燕尾块121和燕尾槽122,燕尾块121位于纵向部12的后侧并与纵向部12一体成型,燕尾槽122位于纵向部12的前端面且上侧设有开口,燕尾块121和燕尾槽122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硅钢片1通过燕尾块121和燕尾槽122连接,避免相邻两个硅钢片1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如图1、图2所示,定位件2包括固定块21以及分别铰接在固定块21前后两端的两个活动块22,活动块22远离固定块21的一端设有两个倒角221,两个倒角221分别位于活动块22的左右两端。纵向部12的中部设有安装孔123,固定块21的长度等于铁芯本体的厚度且位于安装孔123中。各硅钢片1的边缘对齐后,将其中一个活动块22穿过安装孔123后伸出铁芯本体,直至固定块21位于安装孔123中,从而限制硅钢片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移动。如图1、图2所示,活动块22靠近纵向部12的端面固定有两个带弹性的卡接块222,两个卡接块222分别靠近活动块22的左右两端,纵向部12的前后端面均设有两个卡接槽124,两个卡接块222分别与两个卡接槽124过盈配合,固定块21安装到位后,转动活动块22以使卡接块222与卡接槽124过盈配合,从而实现活动块22的锁定,进而使固定块21不易与铁芯本体分离。如图1、图2所示,纵向部12的左右侧壁上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包括由若干硅钢片(1)叠加形成的铁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片(1)包括一体成型的横向部(11)和三个纵向部(12),三个纵向部(12)呈并排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纵向部(12)的中部设有安装孔(123),所述铁芯本体上连接有三组定位件(2),所述定位件(2)包括固定块(21)以及分别铰接在固定块(21)两端的两个活动块(22),所述固定块(21)穿设在安装孔(123)内且长度等于铁芯本体的厚度,所述活动块(22)靠近纵向部(12)的端面设有带弹性的卡接块(222),所述纵向部(12)上设有与卡接块(222)过盈配合的卡接槽(124),所述铁芯本体外套设有位于纵向部(12)外侧且可夹紧各硅钢片(1)的弹性圈(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包括由若干硅钢片(1)叠加形成的铁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片(1)包括一体成型的横向部(11)和三个纵向部(12),三个纵向部(12)呈并排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纵向部(12)的中部设有安装孔(123),所述铁芯本体上连接有三组定位件(2),所述定位件(2)包括固定块(21)以及分别铰接在固定块(21)两端的两个活动块(22),所述固定块(21)穿设在安装孔(123)内且长度等于铁芯本体的厚度,所述活动块(22)靠近纵向部(12)的端面设有带弹性的卡接块(222),所述纵向部(12)上设有与卡接块(222)过盈配合的卡接槽(124),所述铁芯本体外套设有位于纵向部(12)外侧且可夹紧各硅钢片(1)的弹性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22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靠近活动块(22)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22)远离固定块(21)的一端设有倒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铮华朱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上铁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