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信息系统显示屏亮度调节控制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7993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信息系统显示屏亮度调节控制电路,包括一MCU主控芯片、电连接于MCU主控芯片的一外置光照传感器、电连接于MCU主控芯片的一内置光照传感器模块、及电连接于MCU主控芯片与仪表屏之间的一显示屏背光电源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信息系统显示屏亮度调节控制电路,电路原理设计合理,可实现将车载信息系统上显示屏的亮度自动调节至最适宜的亮度,调节自动、精确、方便、快捷,提高用户体验,为驾驶员和乘车员提供最适宜于人眼观看的亮度,降低对眼睛的伤害,并使驾驶员能够安全的驾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信息系统显示屏亮度调节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车载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信息系统显示屏亮度调节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车载信息系统(包含数字仪表、中控多媒体、双后枕屏等)是一种能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通过车载电子装备及时了解汽车运行的状况信息和外界信息的装置。要想车载信息系统发挥到最佳的作用,车载信息系统上显示屏的亮度需要恰到好处。然而,现有车载信息系统上显示屏的亮度大多数是恒定不变的,当环境光线亮度比较亮时,人眼观看显示屏会觉得亮度太低,而当环境光线亮度比较暗时,人眼看显示屏会觉得亮度太高。在这两种情况下,车载信息系统上显示屏的亮度都不适宜于驾驶员与乘车员观看,不但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而且也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操作,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信息系统显示屏亮度调节控制电路,电路原理设计合理,可实现将车载信息系统上显示屏的亮度自动调节至最适宜的亮度,调节自动、精确、方便、快捷,提高用户体验,为驾驶员和乘车员提供最适宜于人眼观看的亮度,降低对眼睛的伤害,并使驾驶员能够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信息系统显示屏亮度调节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MCU主控芯片、电连接于MCU主控芯片的一外置光照传感器、电连接于MCU主控芯片的一内置光照传感器模块、及电连接于MCU主控芯片与仪表屏之间的一显示屏背光电源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信息系统显示屏亮度调节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MCU主控芯片、电连接于MCU主控芯片的一外置光照传感器、电连接于MCU主控芯片的一内置光照传感器模块、及电连接于MCU主控芯片与仪表屏之间的一显示屏背光电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显示屏亮度调节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光照传感器模块包括光照传感器PJ1、电感FJ1、电容CJ1-CJ4、电阻RJ2-RJ5与二极管DJ1,其中,该光照传感器PJ1的第2引脚连接至电阻RJ2一端,该电阻RJ2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感FJ1与电容CJ1;该光照传感器PJ1的第3引脚连接至由电容CJ2、电阻RJ3与二极管DJ1三者组成的并联支路;该光照传感器PJ1的第1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J5一端、由电阻RJ4与电容CJ3组成的并联支路、及由电容CJ2、电阻RJ3与二极管DJ1三者组成的并联支路;该由电阻RJ4与电容CJ3组成的并联支路连接至电容CJ4一端,该电容CJ4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阻RJ5另一端与MCU主控芯片的第79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显示屏亮度调节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光照传感器通过一车身连接器电连接至MCU主控芯片的第47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信息系统显示屏亮度调节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背光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A1、电感FE1-FE4、电容CE1-CE13、电阻RE2-RE4、电阻RE6-RE19与二极管DE2,其中,该电源管理芯片UA1的第1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E19一端、电感FE4一端与二极管DE2正极,该电阻RE19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E13一端,该电容CE13另一端接地;该电源管理芯片UA1的第2引脚连接至由电阻RE3与电容CE6组成的并联支路;该电源管理芯片UA1的第4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E2一端、及由电阻RE3与电容CE6组成的并联支路,该电阻RE2另一端连接至MCU主控芯片的第24引脚;该电源管理芯片UA1的第6引脚分别连接至电感FE4另一端、由电容CE1-CE5五个电容组成的并联支路、及由电感FE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艺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