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皮试训练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96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试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表皮层、皮内层、报警层、保护层、内层,所述表皮层是宽度50mm的TPE薄片;所述皮内层是硅胶薄片在表皮层之下;所述报警层是淀粉薄片包,在皮内层之下;所述保护层是橡胶薄片,在报警层之下;所述内层在保护层之下,由防水层和贴合层组成,内层上缝着两组带弹力纤维带的风纪扣,整个模型绑在人体小臂上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帮助医务人员进行皮试训练,模型质感与真实的皮试情况接近,对医务人员的手感训练极为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试训练模型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试训练模型。
技术介绍
皮试是皮肤(或皮内)敏感试验的简称,是临床最常用的特异性检查。某些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如青霉素、链霉素、细胞色素C等。皮内实验的部位在皮下组织和表皮层之间;挑刺实验的将试验抗原与对照液分别滴于试验部位皮肤上,用针尖透过液滴或在皮肤上轻轻地挑刺一下,以刺破皮肤但以不出血为度;这两种试验方式对医务人员的把控能力要求极高,需要很多次的训练操作和长期手感保持训练。传统的皮试训练模型质感和人的皮肤相似度极低,训练手感差,既有皮内实验的鼓包也没有挑刺试验深度感区分,并且难以判断皮试试验是否成功。所以医务人员之间学习训练时互相在手臂上进行训练,这样的方式极可能造成医务人员的感染问题,效率也不高。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1)皮试模型与真人皮肤不相似。(2)假肢皮试模型对皮试试验训练操作人员手感反馈僵硬。(3)现有技术不能告知医务人员训练是否成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皮试训练模型。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皮试训练模型,包括包括表皮层、皮内层、报警层、保护层、内层,表皮层是宽度50mm的TPE薄片;皮内层是宽度50mm硅胶薄片,用热熔胶粘在在表皮层之下;报警层是宽度50mm淀粉薄片包,用双面胶粘在皮内层之下;保护层是宽度50mm橡胶薄片,用双面胶粘在报警层之下;内层是宽度50mm用201胶水粘在保护层之下,由防水层和贴合层组成,内层上缝着两组带弹力纤维带的风纪扣。进一步的,所述表皮层的透明TPE薄片的厚度为1mm,硬度10A-20A,颜色为潘通号7611C,493C,7423C,521C。进一步的,所述皮内层的透明硅胶薄片的厚度为2mm,硬度1A-5A,颜色为RAL-3022Salmonpink。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橡胶薄片厚度为3mm,硬度为70A—93A。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层的淀粉包装为白色致密棉布袋,厚度3-5mm。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的防水层是橡胶薄片,贴合层是粘在防水层下的布料天然纤维布料。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皮试模型的表皮层和皮内层所用的TPE和硅胶材质在质地、颜色上都极为接近真人皮肤,模型通过风纪扣绑在人的臂前屈位置贴近真实的皮试操作情况。(2)该模型选用的材料为弹性极佳又具韧性的材料,并且表皮层和皮内层的材料有的硬度差异,所以在皮试训练时在皮内注射时,皮内层会形成小空腔,表皮层向外变形形成小鼓包,挑刺实验时挑刺得当能肉眼分辨出从表皮层到皮内层的颜色变化。(3)该模型设有保护层,保护层为硬度与韧性兼具的硅胶片,针头刺入有明显的的阻涩感,医务人员感到阻涩时立马停下穿刺。(4)该模型进行训练时使用的碘液,当正常操作且针头穿刺深度控制得当时模型只会出现正常的鼓包,针头插入过深碘液便会与淀粉包产生颜色反应,变成蓝色,并透过皮内层和表皮层被人眼观察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皮试模型等轴视图;图2为皮试模型截面视图。具体实施例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的一种皮试训练模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表皮层1、皮内层2、报警层3、保护层4、内层(5、6)。所述表皮层1是宽度50mm的TPE薄片,厚度为1mm,硬度10A-20A,颜色为潘通号7611C,493C,7423C,521C,表皮层1的颜色接近人的皮肤颜色,硬度和人体表皮皮肤相当,厚度也接近人体皮肤。所述皮内层2是宽度50mm硅胶薄片,用热熔胶粘在在表皮层之下,该透明硅胶薄片的厚度为2mm,硬度1A-5A,颜色为RAL-3022Salmonpink,该颜色为鲑鱼肉色与人类皮内层的颜色接近,并且挑破表皮层1之后能分辨出皮内层2。皮内层2和表皮层1用少量的无色透明热熔胶固定,皮试的主要区域也在这两层,皮内层2内注入少量碘液时会形成小腔体,表皮层1受力向外膨胀,但由于二者硬度不同,小空腔为扁圆状。所述报警层3是宽度50mm淀粉薄片包,用双面胶粘在皮内层之下,淀粉包装为白色致密棉布袋,厚度3-5mm;该层的作用是提示训练的医务人员操作是否得当,当正常操作且针头穿刺深度控制得当时模型只会出现正常的鼓包,针头插入过深碘液便会与淀粉包产生颜色反应,变成蓝色,并透过皮内层和表皮层被人眼观察到。双面胶粘接上下两层可以方便拆卸更换淀粉包。所述保护层4是宽度50mm硅胶薄片,用双面胶粘在报警层之下,保护层4为胶薄片厚度为3mm,硬度为70A—93A,该保护层4的作用是提醒训练的医务人员已经穿刺超过了人体皮肤,需要立即停止穿刺,该层的硬度在被针接触时有明显的阻涩感。所述内层(5、6)是宽度50mm用201胶水粘在保护层4之下,由防水层5和贴合层6组成,内层上缝着两组带弹力纤维带1的风纪扣8。内层(5、6)主要是固定整个模型,并通过风纪扣8和弹力纤维带7将整个模型绑在小臂上。本技术一种皮试训练模型的原理为:首先将模型绑在陪训人员的小臂上:(1)当进行挑刺试验训练时,训练医务人员用针轻挑模型的表皮层1,恰好挑破表皮层1时可看到皮内层2的鲑鱼肉色,这为挑刺试验训练的最佳效果,表皮层1的硬度颜色和人体表皮接近,质感也是。(2)当进行皮内试验时,训练医务人员抽取少量碘液,插入皮内层进行注射,当刺入深度合适时推动针筒碘液压迫皮内层2的硅胶形成小腔体,皮内层2的TPE受力向外膨胀,外在表现为小鼓包;当刺入过深时,注射的碘液被报警层3的淀粉包吸收,并且发生颜色反应,人眼透过表皮层1和皮内层2看到蓝色,并且外表面没有鼓包产生。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试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表皮层、皮内层、报警层、保护层、内层,所述表皮层是宽度50mm的TPE薄片;所述皮内层是硅胶薄片在表皮层之下,皮内层硬度小于表皮层,注入液体后形变程度不同导致鼓包;所述报警层是淀粉薄片包,在皮内层之下;所述保护层是橡胶薄片,在报警层之下;所述内层在保护层之下,由防水层和贴合层组成,内层上缝着两组带弹力纤维带的风纪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试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表皮层、皮内层、报警层、保护层、内层,所述表皮层是宽度50mm的TPE薄片;所述皮内层是硅胶薄片在表皮层之下,皮内层硬度小于表皮层,注入液体后形变程度不同导致鼓包;所述报警层是淀粉薄片包,在皮内层之下;所述保护层是橡胶薄片,在报警层之下;所述内层在保护层之下,由防水层和贴合层组成,内层上缝着两组带弹力纤维带的风纪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试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层的透明TPE薄片的厚度为1mm,硬度10A-20A,颜色为潘通号7611C,493C,7423C,521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吉富张涵董薇沈菊彭一然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