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793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多个机房内设备、可移动终端和设备信息服务器组;其中,所述多个机房内设备中任一机房内设备设置有iBeacon标签;可移动终端包括iBeacon感应模块、显示模块和分别与iBeacon感应模块和显示模块电连接的信息收发模块;设备信息服务器组存储有每个机房内设备的设备信息,且设备信息服务器组与信息收发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房进出人员难以统一管理,一旦机房相关人员对机房内识别误操作,容易导致机房内环境和识别出现难以修复的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房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机房内往往存放有大量的通信、网络或电力设备,为用户及员工提供大量的数字化服务。通常,面积较小的机房能够放置20-30个机柜,面积较大的机房甚至能放置上千个机柜。由于机房内设备功能强大且数量众多,其安全性的要求层级较高,因此通常需要对机房进行监控和管理,避免机房业务瘫痪。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将机房的各个子系统统一连接起来,然后采用集散监控的方式,在机房监控室放置机房监控主机,运行监控软件,从而以统一的界面对各个子系统集中监控。若机房内环境或设备出现问题,则机房监控主机会向相关操作人员发送报警信息,提示相关操作人员进入到机房进行监测。上述监控系统虽然能够对机房内设备和环境进行监控,然而若要具体了解机房设备的运行情况,对机房情况进行具体监控,需要相关操作人员深入到机房内开启具体设备进行具体监测。然而,机房内设备复杂,安全性要求较高,而进出机房的人员却难以统一管理,一旦相关人员对机房内设备误操作,极容易导致机房内环境和设备出现难以修复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进出机房人员难以统一管理,一旦机房相关人员对机房内设备误操作,容易导致机房内环境和设备出现难以修复的破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多个机房内设备、可移动终端和设备信息服务器组;其中,上述多个机房内设备中任一机房内设备设置有iBeacon标签;可移动终端包括iBeacon感应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分别与iBeacon感应模块和显示模块电连接的信息收发模块;设备信息服务器组存储有每个机房内设备的设备信息,且设备信息服务器组与信息收发模块电连接。优选地,上述可移动终端还包括:与信息收发模块电连接的终端认证码存储器,该终端认证码存储器存储有终端认证码,上述设备信息服务器组包括:通过信息收发模块与信息收发模块电连接的验证服务器,验证服务器存储有每个可移动终端的身份验证信息,且身份验证信息与终端认证码相对应。优选地,上述设备信息服务器组还包括:与验证服务器电连接的权限服务器,其中,权限服务器存储有每个可移动终端的身份权限-设备信息对应关系,以及每个机房内设备的设备信息。优选地,上述机房安全监控系统还包括:与设备信息服务器组电连接的机房门禁控制器,以及与机房门禁控制器电连接的机房门禁电磁锁;以及,与设备信息服务器组电连接的机柜门禁控制器,以及与机柜门禁控制器电连接的机柜门禁电磁锁;权限服务器包括:与机房门禁控制器和机柜门禁控制器分别电连接的权限开关通信模块。优选地,上述机房安全监控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机房门口的摄像装置;设备信息服务器组还包括:与摄像装置电连接的识别服务器;其中,识别服务器包括存储模块、神经网络识别模块和设备信息发送模块,其中,存储模块存储有权限用户的人脸识别信息;神经网络识别模块分别与摄像装置和存储模块电连接;以及,设备信息发送模块与神经网络识别模块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神经网络识别模块还与权限开关通信模块电连接。优选地,上述机房安全监控系统中,设备信息服务器组还包括检修服务器,检修服务器包括:与可移动终端电连接的终端图像接收模块;与终端图像接收模块电连接的终端图像显示模块;以及,与可移动终端电连接的工单派发模块。优选地,上述机房安全监控系统还包括:与检修服务器电连接的检修工具运输车。优选地,上述机房安全监控系统还包括:主控终端,主控终端与设备信息服务器组电连接。分别固定连接于每个所述机房内设备的设备结构摄像头;所述设备结构摄像头还与所述设备信息服务器组通讯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其工作过程如下:在每个机房内设备分别贴设iBeacon标签,然后当操作人员靠近该机房内设备时,该操作人员随身携带可移动终端,该可移动终端中的iBeacon感应模块能够检测到iBeacon标签发出的蓝牙形式的标签信号;然后该iBeacon感应模块能够向设备信息服务器组发送该标签信号,设备信息服务器组在检测到该标签信号后,能够根据该标签信号查找设备信息服务器组中与该标签信号对应的该机房内设备的设备信息,然后设备信息服务器组将该设备信息发送给可移动终端,可移动终端通过自身的显示模块显示该设备信息。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通过移动终端接近机房内设备的iBeacon标签,然后从设备信息服务器组中调取该iBeacon标签对应的机房内设备的设备信息,从而使得操作人员不需要接触或拆开相应的机房内设备,即能够了解到该设备的情况,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出机房人员难以统一管理,一旦机房相关人员对机房内设备误操作,容易导致机房内环境和设备出现难以修复的破坏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机房内设备2可移动终端3设备信息服务器组4iBeacon标签5机房门禁控制器6机房门禁电磁锁7机柜门禁控制器8机柜门禁电磁锁9摄像装置10主控终端11设备结构摄像头21iBeacon感应模块22显示模块31验证服务器23信息收发模块24终端认证码存储器32权限服务器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机房内设备(1)、可移动终端(2)和设备信息服务器组(3);其中,/n所述多个机房内设备(1)中任一机房内设备(1)设置有iBeacon标签(4);/n所述可移动终端(2)包括iBeacon感应模块(21)、显示模块(22)以及分别与所述iBeacon感应模块(21)和显示模块(22)电连接的信息收发模块(23);/n所述设备信息服务器组(3)存储有每个机房内设备(1)的设备信息,且所述设备信息服务器组(3)与所述信息收发模块(23)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机房内设备(1)、可移动终端(2)和设备信息服务器组(3);其中,
所述多个机房内设备(1)中任一机房内设备(1)设置有iBeacon标签(4);
所述可移动终端(2)包括iBeacon感应模块(21)、显示模块(22)以及分别与所述iBeacon感应模块(21)和显示模块(22)电连接的信息收发模块(23);
所述设备信息服务器组(3)存储有每个机房内设备(1)的设备信息,且所述设备信息服务器组(3)与所述信息收发模块(2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终端(2)还包括:与所述信息收发模块(23)电连接的终端认证码存储器(24),所述终端认证码存储器(24)存储有终端认证码;
所述设备信息服务器组(3),包括:
通过所述信息收发模块(23)与所述终端认证码存储器(24)相连接的验证服务器(31),所述验证服务器(31)存储有每个所述可移动终端(2)的身份验证信息,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所述终端认证码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信息服务器组(3),还包括:
与所述验证服务器(31)电连接的权限服务器(32),其中,所述权限服务器(32)存储有每个所述可移动终端(2)的身份权限-设备信息对应关系,以及每个所述机房内设备(1)的设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房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设备信息服务器组(3)电连接的机房门禁控制器(5),以及与所述机房门禁控制器(5)电连接的机房门禁电磁锁(6);
以及,与所述设备信息服务器组(3)电连接的机柜门禁控制器(7),以及与所述机柜门禁控制器(7)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栋杨耀胤张志升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亿维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