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磁开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93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火灾报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磁开关电路。一种门磁开关电路,包括主控模块、通讯模块、供电模块和反馈模块,通讯模块连接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和反馈模块连接供电模块后取电,反馈模块连接主控模块后向主控模块发送反馈信号,通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一第一接线端子,通过第一接线端子连接外部信号源;通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供电模块;反馈模块包括一干簧管,干簧管通过一第二接线端子连接主控模块。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化设计简化生产工艺,制作成本低廉,并且运行稳定,采用电阻串联与单片机直接采样方式,大大提高电路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磁开关电路
本技术涉及火灾报警器
,具体涉及一种门磁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城市人员密集度不断提高,在火灾发生时,迅速隔离火源,有效控制火势范围,能为扑救火灾及人员的疏散逃生创造良好条件。因此,防火门等防火分隔物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中,但因其设计不合理、选型不恰当、监控不到位等原因,使防火门不能充分发挥其隔离作用。故而实时监控并控制防火门的工作状态,是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重要措施,因此防火门监控系统应运而生。这类系统中的防火门的门磁开关内部有一个常开型的干簧管,当永磁体和干簧管靠得很近时,比如两者距离小于5毫米时,门磁传感器将处于工作守候状态,而当永磁体离开干簧管一定距离后,比如,两者距离大于5毫米时,则处于常开状态。现有技术的防火门,需要通过额外的接入模块才能接入系统,以此实现监测的功能,因而这类防火门的生产工序较为复杂、运行不稳定,而且制作的整体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磁开关电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门磁开关电路,包括主控模块、通讯模块、供电模块和反馈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反馈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后取电,所述反馈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后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反馈信号,其中,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一第一接线端子,通过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外部信号源,以便获取外部信号;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以便将获取的外部信号传输给所述供电模块后供其将外部信号转换为可供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反馈模块使用的工作电压;所述反馈模块包括一干簧管,所述干簧管通过一第二接线端子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为一具有八个引脚的单片机,所述主控芯片的各个引脚的连接结构如下:第一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后取电;第二引脚连接所述通讯模块后获取其生成的开关信号;第三引脚连接所述通讯模块后获取其生成的放大信号;第四引脚接地;第五引脚连接一第一指示单元,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第六引脚连接所述反馈模块后获取反馈信号;第七引脚连接一第二指示单元,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第八引脚接地;另外,第一引脚和第八引脚之间连接一第七电容;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之间连接一第二十五电阻。优选的,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四引脚通过一第八电容接地。优选的,所述第一指示单元采用光源颜色为黄色的发光二极管。优选的,所述第二指示单元采用光源颜色为绿色的发光二极管。所述通讯模块包括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第一整流单元、开关信号生成单元、放大信号生成单元和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其中,所述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两个接线柱上;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两个接线柱上、输出端输出整流信号,且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信号生成单元和所述放大信号生成单元;所述开关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所述放大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优选的,所述第一整流单元为四个1n4148型开关二极管组成的二极管整流桥。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稳压单元和第二整流单元,其中,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第一整流单元的整流信号输出端、输出端生成供所述主控模块、所述反馈模块工作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的正极接地、负极通过一第四三极管连接所述第二整流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通讯模块的第一整流单元的整流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单元、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整流单元的输入端、集电极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第一整流单元的整流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整流单元的输出端生成供所述主控模块、所述反馈模块工作的工作电压。优选的,所述第一稳压单元采用一稳压二极管。优选的,所述第二整流单元采用一HT7133-1型稳压芯片,其具有三个引脚,包括第一引脚接地、第二引脚为其输入端、第三引脚为其输出端。所述反馈模块包括所述干簧管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干簧管的两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两个接线柱上,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一接线柱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第二接线柱接地;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一接线柱还通过第十三电阻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一体化设计简化生产工艺,制作成本低廉,并且运行稳定,采用电阻串联与单片机直接采样方式,大大提高电路运行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模块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控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通讯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供电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反馈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其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成部件或单元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成部件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部件组成或者组成单元。参照图1,一种门磁开关电路,包括主控模块100、通讯模块200、供电模块300和反馈模块400,通讯模块200连接主控模块100,主控模块100和反馈模块400连接供电模块300后取电,反馈模块400连接主控模块100后向主控模块100发送反馈信号。通讯模块200的输入端连接一第一接线端子J1,通过第一接线端子J1连接外部信号源,以便获取外部信号。通讯模块200的输出端连接供电模块300,以便将获取的外部信号传输给供电模块300后供其将外部信号转换为可供主控模块100和反馈模块400使用的工作电压。反馈模块400包括干簧管,干簧管通过第二接线端子连接主控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模块300可输出+3.3V工作电压。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主控模块100包括主控芯片U1,主控芯片U1为一具有八个引脚的单片机,主控芯片U1的各个引脚的连接结构如下:第一引脚连接供电模块的输出端取电;第二引脚连接通讯模块后获取其生成的开关信号,其定义为ANS引脚;第三引脚连接通讯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磁开关电路,包括主控模块、通讯模块、供电模块和反馈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反馈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后取电,所述反馈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后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反馈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一第一接线端子,通过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外部信号源;/n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n所述反馈模块包括一干簧管,所述干簧管通过一第二接线端子连接所述主控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磁开关电路,包括主控模块、通讯模块、供电模块和反馈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反馈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后取电,所述反馈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后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反馈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一第一接线端子,通过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外部信号源;
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
所述反馈模块包括一干簧管,所述干簧管通过一第二接线端子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磁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为一具有八个引脚的单片机,所述主控芯片的各个引脚的连接结构如下:
第一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后取电;
第二引脚连接所述通讯模块后获取其生成的开关信号;
第三引脚连接所述通讯模块后获取其生成的放大信号;
第四引脚接地;
第五引脚连接一第一指示单元,用于指示工作状态;
第六引脚连接所述反馈模块后获取反馈信号;
第七引脚连接一第二指示单元,用于指示工作状态;
第八引脚接地;
另外,第一引脚和第八引脚之间连接一第七电容;
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之间连接一第二十五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磁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四引脚通过一第八电容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门磁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单元采用光源颜色为黄色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二指示单元采用光源颜色为绿色的发光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磁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包括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第一整流单元、开关信号生成单元、放大信号生成单元和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其中,
所述第一瞬态电压抑制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两个接线柱上;
所述第一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仁洪黄灵锋张加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鸿消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