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BIOS CMOS数据易设置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用于清BIOS CMOS数据的开关,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开关位置对应设置的通孔,所述开关凸出所述主板的海岸线设置,所述开关的的操作端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开关的顶面不高于所述壳体外表面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清理CMOS数据;在不拆开机器的前提下,非常容易的清理CMOS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BIOSCMOS数据易设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嵌入式计算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清BIOSCMOS数据易设置装置。
技术介绍
采用X86处理器的嵌入式计算机,都需要通过BIOS去进行系统的设置,而计算机中用来存放BIOS的设置参数以及用户的一些设置的是一块叫做CMOS的RAM芯片。当用户遇到系统设置出问题,不能正常使用,或有的用户需要不定期的清理CMOS数据时,就需要进行清除CMOS数据的操作,然而目前传统的工业计算机通常是在主板上设置CMOS跳线,用户需要通过拆机加跳线才能完成清除CMOS数据操作,这个过程很繁琐,而且拆机也有损坏计算机的风险。为把客户需求实现并将其从繁琐的拆装机劳动中解脱出来,并避免损坏到计算机的风险;一种高可靠、低成本清CMOS数据易设置装置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清BIOSCMOS数据易设置装置。本技术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用于清BIOSCMOS数据的开关,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开关位置对应设置的通孔,所述开关凸出所述主板的海岸线设置,所述开关的的操作端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开关的顶面不高于所述壳体外表面设置。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的操作端凹进所述通孔内设置。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为拨码开关,所述通孔的一端为开关初始端,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为清理数据端。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丝印位,所述丝印位包括与开关初始端对应的初始位和与清理数据端对应设置的清CMOS位。<br>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为一端设置在通孔内的弹片,所述弹片设置在开关初始端,当拨动到清理数据端后,所述开关能够自动回弹至开关初始端。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板上设有清BIOSCMOS数据模块,所述清BIOSCMOS数据模块包括电阻R54、电容C15和电阻R678,其中,所述电阻R54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15和电阻R678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678的另一端与开关SW2的引脚2相连,引脚1悬置,引脚3通过电阻R51接地,CMOS通过电阻R678与开关SW2的引脚2相连。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板上设有清BIOSCMOS数据模块,所述清BIOSCMOS数据模块包括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677、电容C12、电容C13,其中,所述电阻R49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通过二极管接电阻R50的一端,电阻R52的一端接电池BAT1的引脚1,另一端通过二极管接电阻R50的一端,电阻R50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13和电阻R67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677的另一端与开关SW2的引脚2相连,引脚1悬置,引脚3通过电阻R51接地,CMOS通过电阻R677与开关SW2的引脚2相连,所述电阻R50的一端还分别接3.3V电源和接地电容C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清理CMOS数据;在不拆开机器的前提下,非常容易的清理CMOS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A剖面图;图3为清BIOSCMOS数据模块一实施例电路原理图;图4为清BI0SCMOS数据模块另一实施例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主板2,所述主板2上设有用于清BIOSCMOS数据的开关3,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开关3位置对应设置的通孔11,所述开关3凸出所述主板2的海岸线设置,所述开关3的的操作端伸入所述通孔11内,所述开关3的顶面不高于所述壳体1外表面设置。本例开关3的放置位置比较讲究,凸出海岸线太多则容易误触碰,会损伤计算机,放置凹进海岸线太多则很难操作;本例将开关3凸出海岸线,但凹进壳体1面板通孔11内部,需要借助镊子等小巧外物才能操作为宜;本例通孔11的开孔大小参照比开关3大一个镊子头部的操作位,即可实现该功能嵌入式系统整机稳定可靠地工作。优选的,本例的开关3为拨码开关,所述通孔11的一端为开关初始端111,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为清理数据端112。因为是拨码开关,会有用户拨错,为杜绝此事发生,根据不同产品需求,本例在壳体1面板通孔1附近设有丝印位12,所述丝印位12包括与开关初始端对应的初始位和与清理数据端对应设置的清CMOS位。本技术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清理CMOS数据;在不拆开机器的前提下,非常容易的清理CMOS数据。优选的,本例的开关3为一端设置在通孔11内的弹片,所述弹片设置在开关初始端111,当拨动到清理数据端112后,所述开关3能够自动回弹至开关初始端111。从而防止忘记拨动开关,使其长期置于清理数据端112,从而使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本例的开关成本不高,就能保证各种复杂环境下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本例在原主板上仅做少量更改即可实现开关操作功能,可谓物美价廉,超高性价比。具体的,本例由原来CMOS跳线修改为通过一根信号线RTC_RST_N与主板相连的清BIOSCMOS数据模块。如图4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例的清BIOSCMOS数据模块包括电阻R54、电容C15和电阻R678,其中,所述电阻R54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15和电阻R678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678的另一端与开关SW2的引脚2相连,引脚1悬置,引脚3通过电阻R51接地,CMOS通过电阻R678与开关SW2的引脚2相连。如图3所示,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本例的清BIOSCMOS数据模块包括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677、电容C12、电容C13,其中,所述电阻R49的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通过二极管接电阻R50的一端,电阻R52的一端接电池BAT1的引脚1,另一端通过二极管接电阻R50的一端,电阻R50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13和电阻R67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677的另一端与开关SW2的引脚2相连,引脚1悬置,引脚3通过电阻R51接地,CMOS通过电阻R677与开关SW2的引脚2相连,所述电阻R50的一端还分别接3.3V电源和接地电容C12。本例的工作原理为:当开关拨到1-2时,是默认模式,RTC电池被拉高,保持目前BIOS设置,当拨码开关拨到2-3时,RTX电池被拉低,此时将清除BIOS设置,还原成最初默认设置。跟传统恢复BIOS设置方式(需要取掉CMOS电池或者找到跳针进行跳线操作)相比,这种结构设计不需要拆卸机器就只需要在面板上拨动一个小型拨码开关即可完成清除BIOS设置操作,非常便捷。本技术本设计方案有以下几个优势特点:1)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对于一些需要定期清除CMOS数据的用户来说,能使其从繁琐的拆装机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避免损坏到计算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BIOS CMOS数据易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用于清BIOS CMOS数据的开关,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开关位置对应设置的通孔,所述开关凸出所述主板的海岸线设置,所述开关的操作端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开关的顶面不高于所述壳体外表面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BIOSCMOS数据易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用于清BIOSCMOS数据的开关,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开关位置对应设置的通孔,所述开关凸出所述主板的海岸线设置,所述开关的操作端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开关的顶面不高于所述壳体外表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BIOSCMOS数据易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的操作端凹进所述通孔内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BIOSCMOS数据易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拨码开关,所述通孔的一端为开关初始端,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为清理数据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BIOSCMOS数据易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丝印位,所述丝印位包括与开关初始端对应的初始位和与清理数据端对应设置的清CMOS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BIOSCMOS数据易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一端设置在通孔内的弹片,所述弹片设置在开关初始端,当拨动到清理数据端后,所述开关能够自动回弹至开关初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清BIOS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广,程加钢,柳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集和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