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794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并排安装有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底板上位于第一测量装置的一侧还安装有计算机单元,计算机单元与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信号连接;第二测量装置的一端安装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分别与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连通,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分别与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NDUV技术,通过两个测量装置的设计,尤其是通过两侧装置中辐射源的选择、测量室及探测器的设计,能够在ppm级气体浓度范围内同时精确地检测出混合气体中的SO

A gas concentration detection device based on nduv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体监测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厂机器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燃烧废气(烟道气)。法律规定,未经处理的燃烧废气(烟道气)不得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为了能够检查装置或发动机排放的这种污染物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应对燃烧气体进行连续分析。对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氮(NO)的测量是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目前已有各种测量技术和测量仪器用于测量这些污染气体。一种技术是基于红外线范围内的辐射气体的吸收,该技术主要是气体混合物中红外范围的湿度交叉敏感性,使得低于1000ppm浓度范围内SO2和NO的浓度无法测量。除此之外,在红外区根本不能测量NO2的浓度,因为在红外辐射范围内,NO2气体没有明显的吸收。另外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是UVDOAS(紫外差分光学吸收光谱),该技术使用的是紫外线辐射吸收。该技术几乎不存在湿度的交叉敏感性,也可以测量NO2的浓度,但是由于紫外光源的老化,在测量室和光谱仪之间主要使用的非稳定光纤耦合器几乎每天都需要校准,以保证信号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并排安装有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测量装置用于检测SO2和NO2的浓度;所述第二测量装置用于检测NO的浓度;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第一测量室的一侧还安装有计算机单元,所述计算机单元与所述第一测量室和第二测量室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测量装置的一端安装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连通,所述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连通。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第一测量室、至少一个LED辐射源、至少一个窄带辐射源和第一探测器;其中,所述LED辐射源和所述窄带辐射源均位于所述第一测量室的一端,所述第一探测器位于所述第一测量室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测量室与所述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连通;所述LED辐射源、窄带辐射源和第一探测器分别与所述计算机单元信号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LED辐射源、第一测量室和第一探测器的光束路径共直线;所述窄带辐射源、第一测量室和第一探测器的光束路径共直线。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分束器和参考探测器;其中,所述第一分束器安装在所述LED辐射源或窄带辐射源与所述第一测量室之间的光束路径中;所述参考探测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分束器的一侧,用于接受并检测所述第一分束器反射的电磁辐射;所述参考探测器与所述计算机单元信号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测量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第二测量室、至少一个EDL辐射源和第二探测器;其中,所述EDL辐射源位于所述第二测量室的一侧,所述第二探测器位于所述第二测量室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测量室与所述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探测器与所述计算机单元信号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EDL辐射源、第二测量室和第二探测器的光束路径共直线。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带通滤波器,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安装在所述EDL辐射源和第二测量室之间的光束路径中。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二分束器、附加带通滤波器和预参考探测器;所述第二分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和第二测量室之间的光束路径中,所述附加带通滤波器和预参考探测器依次安装在所述第二分束器的一侧,用于接受并检测所述第二分束器反射的电磁辐射;所述预参考探测器与所述计算机单元信号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三分束器、第二带通滤波器和后参考探测器;所述第三分束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测量室和第二探测器之间的光束路径中;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和后参考探测器依次安装在所述第三分束器的一侧,用于接受并检测所述第三分束器反射的电磁辐射;所述后参考探测器与所述计算机单元信号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加热器和加热控制器,其中,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所述加热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加热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基于NDUV技术,通过两个测量装置的设计,尤其是通过两侧装置中辐射源的选择、测量室及探测器的设计,能够在ppm级气体浓度范围内同时精确地检测出混合气体中的SO2、NO2和NO的含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第一测量装置一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第二测量装置一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气体浓度检测装置,2.第一测量装置,3.第一测量室,4.LED辐射源,5.窄带辐射源,6.第一探测器,7.第一分束器,8.参考探测器,9.第二测量装置,10.第二测量室,11.EDL辐射源,12.第二探测器,13.第一带通滤波器,14.第三分束器,15.第二带通滤波器,16.后参考探测器,18.进气口,19.出气口,20.计算机单元,23.底板,24.加热器,28.加热器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基于NDUV技术(非分散紫外线),能够在较低交叉敏感性、较低的气体浓度下同时检测混合气体中的SO2、NO2和NO的含量。基于NDUV技术,本装置可以更精确地测量气体混合物的浓度,尤其是在ppm范围。这是因为UV中不存在湿度的交叉敏感性,并且具有可控的辐射源和稳定的光学结构,如NDIR(非分散红外线)。实施例1本技术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1,包括底板23,所述底板23上并排安装有第一测量装置2和第二测量装置9,其中,所述第一测量装置2用于检测SO2和NO2的浓度;所述第二测量装置9用于检测NO的浓度;所述底板23上位于所述第一测量装置2的一侧还安装有计算机单元20,所述计算机单元20与所述第一测量装置2和第二测量装置9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测量装置9的一端安装有进气口18和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并排安装有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测量装置用于检测S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并排安装有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测量装置用于检测SO2和NO2的浓度;所述第二测量装置用于检测NO的浓度;所述底板上还安装有计算机单元,所述计算机单元与所述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测量装置或第二测量装置的一端安装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连通,所述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第一测量室、至少一个LED辐射源、至少一个窄带辐射源和第一探测器;其中,所述LED辐射源和所述窄带辐射源均位于所述第一测量室的一端,所述第一探测器位于所述第一测量室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测量室与所述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连通;所述LED辐射源、窄带辐射源和第一探测器分别与所述计算机单元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辐射源、第一测量室和第一探测器的光束路径共直线;所述窄带辐射源、第一测量室和第一探测器的光束路径共直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分束器和参考探测器;其中,所述第一分束器安装在所述LED辐射源或窄带辐射源与所述第一测量室之间的光束路径中;所述参考探测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分束器的一侧,用于接受并检测所述第一分束器反射的电磁辐射;所述参考探测器与所述计算机单元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DUV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哈德·维格勒布
申请(专利权)人:德国微泰传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