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677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上端板、下端板和套筒,所述套筒至少设置有两个,各个所述套筒沿所述上端板的径向层层套接,相邻两个所述套筒之间配合形成介质通道;所述上端板设有若干第一连接管,所述下端板设有若干第二连接管,各个所述介质通道的上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导通连接,各个所述介质通道的下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管导通连接;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之间设有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能够实现多种介质同时进行热交换,结构精简,方便进行拆卸清洗,制造难度低,生产施工周期短,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多功能等技术优势。

A detachable multi medium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广泛应用在各种需要进行热交换的场合,通常是利用某一种介质加热(或冷却)另一种介质,以达到所需要的温度。现有的换热器一般只能用于两种介质的相互传热。普通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均由传热管、管板、折流板、管箱等主要零件构成,加工、组装工艺复杂,工作量大;在长期的使用中,结垢导致的换热性能下降,是常规换热器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必须定期进行内部清洗,但传热管内壁的清洗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能够实现多种介质同时进行热交换,结构精简,方便进行拆卸清洗,制造难度低,生产施工周期短,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多功能等技术优势。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上端板、下端板和套筒,所述套筒至少设置有两个,各个所述套筒沿所述上端板的径向层层套接,相邻两个所述套筒之间配合形成介质通道;所述上端板设有若干第一连接管,所述下端板设有若干第二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上端板、下端板和套筒,所述套筒至少设置有两个,各个所述套筒沿所述上端板的径向层层套接,相邻两个所述套筒之间配合形成介质通道;/n所述上端板设有若干第一连接管,所述下端板设有若干第二连接管,各个所述介质通道的上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导通连接,各个所述介质通道的下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管导通连接;/n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之间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锁紧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上端板、下端板和套筒,所述套筒至少设置有两个,各个所述套筒沿所述上端板的径向层层套接,相邻两个所述套筒之间配合形成介质通道;
所述上端板设有若干第一连接管,所述下端板设有若干第二连接管,各个所述介质通道的上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导通连接,各个所述介质通道的下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管导通连接;
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之间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锁紧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通道内设有螺旋导流板,所述螺旋导流板的外沿与所述介质通道的靠近外侧的内壁连接,所述螺旋导流板的内沿与所述介质通道的靠近内侧的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导流板的旋转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沿周向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所述下端板沿周向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配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双头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双头螺栓和所述锁紧螺母均设置有多个,各个所述双头螺栓的上端均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其中一个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各个所述双头螺栓的下端均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旺何清凤何小燕林幸雄吴炳权蔡莲莲李晓晖谢学坚陈仲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神威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