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接水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64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脱接水盘,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接水盘容易晃动脱落且易断裂的问题。本防脱接水盘包括:接水盘本体,顶面为敞开的容纳空间且接水盘本体的后部设有凹口,容纳空间的前端面上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对称设有台阶面,向接水盘本体背面方向设置的台阶面;卡扣,固设于接水盘本体上,卡扣包括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卡扣内且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设有连接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第一端与凹槽侧壁相连,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第二端为自由端,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上设有的卡部侧壁的方向延伸且卡部的接触端设有第一倾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不易脱落且结构稳固的特点。

A kind of anti dropping water p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接水盘
本技术属于制冷
,涉及一种防脱接水盘。
技术介绍
冰箱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箱内冷热交换会产生冷凝水,所以冰箱内部一般都设置有接水盘用来收集冷凝水,冰箱接水,通常设置在冰箱压缩机的顶部,冰箱内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冰箱内设置的排水管流到接水盘内,然后利用冰箱压缩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辐射到接水盘,使接水盘内的水受热蒸发。现有的接水盘与压缩机装配时,是通过接水盘上设置的两个侧向卡爪,与压缩机顶部的吊挂之间配合实现的。由于现有技术中,接水盘上的两个侧向卡爪只在水平方向上限定了接水盘的位置,而竖直方向仅仅依靠压缩机顶面来支撑接水盘。因此现有技术的接水盘安装在压缩机顶部时会出现下述问题:1在左右晃动时导致卡扣位置挤压变型;2卡爪与接水盘连接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晃动脱落且易断裂;3压缩机与卡扣之间有间隙,容易晃动。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的接水盘结构上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不易脱落且结构稳固的防脱接水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不易脱落结构稳固的防脱接水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脱接水盘,包括:接水盘本体,顶面为敞开的容纳空间且接水盘本体的后部设有凹口,容纳空间的前端面上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对称设有台阶面,向接水盘本体背面方向设置的台阶面;卡扣,固设于接水盘本体上,卡扣包括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卡扣内且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设有连接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第一端与凹槽侧壁相连,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第二端为自由端,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上设有的卡部侧壁的方向延伸且卡部的接触端设有第一斜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部还包括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第一斜面设于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之间。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三斜面的夹角为锐角,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其中第二斜面向凹槽的侧壁倾斜。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上表面上均设有成对设置的圆柱形凸点一。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容纳空间上还设有凸点二,凹槽的两个侧壁上成对设有凸点三。本防脱接水盘结构设置合理,通过卡扣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与压缩机顶部的吊挂之间的扣合,实现接水盘本体与压缩机顶部的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加强筋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卡扣与凹槽内壁的连接强度,使用过程中不易折断,结构稳固;第一斜面的设置使得接水盘在震动实验以及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晃动及脱落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防脱接水盘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防脱接水盘横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防脱接水盘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防脱接水盘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防脱接水盘的卡扣结构示意图。图中,10-接水盘本体,11-容纳空间,111-凸点二,112-凸点三,12-凹口,13-凹槽,14-台阶面,20-卡扣,21-第一卡爪,211-凸点一,22-第二卡爪,23-连接部-,24-卡部,241-第一斜面,242-第二斜面,243-第三斜面,25-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防脱接水盘包括:接水盘本体10,顶面为敞开的容纳空间11且接水盘本体10的后部设有凹口12,容纳空间11的前端面上设有凹槽13,凹槽13的两侧对称设有台阶面14,向接水盘本体10背面方向设置的台阶面14;卡扣20,固设于接水盘本体10上,卡扣20包括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卡扣20设于凹槽13内且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之间设有连接部23,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的第一端与凹槽侧壁相连,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的第二端为自由端,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上设有的卡部24向接近凹槽13侧壁的方向延伸且卡部24的接触端设有第一斜面241。冰箱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箱内冷热交换会产生冷凝水,所以冰箱内部一般都设置有接水盘用来收集冷凝水,冰箱接水,通常设置在冰箱压缩机的顶部,冰箱内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冰箱内设置的排水管流到接水盘内,然后利用冰箱压缩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辐射到接水盘,使接水盘内的水受热蒸发。现有的接水盘与压缩机装配时,是通过接水盘上设置的两个侧向卡爪,与压缩机顶部的吊挂之间配合实现的。由于现有技术中,接水盘上的两个侧向卡爪只在水平方向上限定了接水盘的位置,而竖直方向仅仅依靠压缩机顶面来支撑接水盘。因此现有技术的接水盘安装在压缩机顶部时会出现下述问题:1在左右晃动时导致卡扣位置挤压变型;2卡爪与接水盘连接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晃动脱落且易断裂;3压缩机与卡扣之间有间隙,容易晃动。为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防脱接水盘,通过卡扣20的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与压缩机顶部的吊挂之间的扣合,实现接水盘本体10与压缩机顶部的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在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之间设有连接部23,连接部23起到了支撑的作用,而且连接部与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连接,另一端与凹槽12的侧壁连接,对比现有技术,卡扣20与凹槽侧壁的接触面积增加,并非仅仅是卡爪连接端与凹槽13侧壁连接,防脱接水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晃动而且不易断裂,稳固性有效提升。具体的,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上设有的卡部24向接近凹槽13侧壁的方向延伸且卡部24的接触端设有第一斜面241。对比现有技术的卡部,本技术的卡部24的接触端设有第一斜面241,第一斜面241的设置使得接水盘在震动实验以及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晃动及脱落的现象。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部24还包括第二斜面242和第三斜面243,第一斜面241设于第二斜面242和第三斜面243之间。第一斜面241与第三斜面的夹角为锐角,第一斜面241与第二斜面24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其中第二斜面242向凹槽13的侧壁倾斜。对比现有技术,第一斜面241和第三斜面243的设置使得接水盘在使用过程中,方便温度卡合连接,不会出现晃动和脱落的现象,现有技术为直线的平面,在震动实验时,容易直接刮掉导致脱落。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的上表面上均设有成对设置的圆柱形凸点一211。具体的,圆柱形凸点211的高度为1.3mm,直径为1.5mm。由于现有技术中,压缩机与卡扣之间有间隙,容易晃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的上表面上设置圆柱形凸点211,有效减少压缩机扣子上下配合间隙,在震动实验和使用过程中不易晃动和脱落,进一步使得接水盘本体1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提升。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部23上设有加强筋25,加强筋25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23连接。具体的,加强筋25为三角形,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脱接水盘,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水盘本体(10),顶面为敞开的容纳空间(11)且接水盘本体(10)的后部设有凹口(12),容纳空间(11)的前端面上设有凹槽(13),凹槽(13)的两侧对称设有台阶面(14),向接水盘本体(10)背面方向设置的台阶面(14);/n卡扣(20),固设于接水盘本体(10)上,卡扣(20)包括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卡扣(20)设于凹槽(13)内且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之间设有连接部(23),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的第一端与凹槽侧壁相连,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的第二端为自由端,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上设有的卡部(24)向接近凹槽(13)侧壁的方向延伸且卡部(24)的接触端设有第一斜面(2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接水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水盘本体(10),顶面为敞开的容纳空间(11)且接水盘本体(10)的后部设有凹口(12),容纳空间(11)的前端面上设有凹槽(13),凹槽(13)的两侧对称设有台阶面(14),向接水盘本体(10)背面方向设置的台阶面(14);
卡扣(20),固设于接水盘本体(10)上,卡扣(20)包括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卡扣(20)设于凹槽(13)内且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之间设有连接部(23),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的第一端与凹槽侧壁相连,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的第二端为自由端,第一卡爪(21)和第二卡爪(22)上设有的卡部(24)向接近凹槽(13)侧壁的方向延伸且卡部(24)的接触端设有第一斜面(2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部(24)还包括第二斜面(242)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怡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群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