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热管导热的膜式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63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热管导热的膜式太阳能集热器,它由表到内依次由隔热耐候薄膜层、吸热导热薄膜层和微热管矩阵构成;吸热导热薄膜层与隔热耐候薄膜层之间通过粘合剂层粘合压制相连;微热管矩阵通过导热胶与吸热导热薄膜层相连;微热管矩阵的加热段在下,冷凝段在上,冷凝段的端部与供热系统中的换热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吸热导热膜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并将吸收的热量传导给微热管矩阵;利用微热管矩阵导热能力强、传热效率高的特性,将吸收的太阳能快速传递给供热系统中的换热器,由换热器内的循环介质把热量带到室内达到供暖、供热的目的。

Membrane solar collector based on heat conduction of micro heat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热管导热的膜式太阳能集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吸热导热性强、轻薄易安装的膜式太阳能集热器。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低成本、节能环保型清洁能源。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一种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的设备。冬季,人们可以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供暖,全年可以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热水。太阳能集热器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最基本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成本适宜,具有承压能力强、吸热面积大等特点,是太阳能与建筑结合最佳选择的集热器类型之一,其缺点是体积大,安装、维修不方便。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吸热体与透明盖层之间的空间抽成真空的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高,其缺点是:不承压、易爆裂。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与其他类型的太阳能集热器相比,耐冰冻性能很好,即使在-50℃的严寒条件下也不会冻裂,主要用于家庭,但其造价相对较高,热效率较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热管导热的膜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它由表至内依次由隔热耐候薄膜层、吸热导热薄膜层和微热管矩阵构成;/n所述吸热导热薄膜层与所述隔热耐候薄膜层之间通过粘合剂层粘合压制相连;所述微热管矩阵通过导热胶与所述吸热导热薄膜层相连;/n所述微热管矩阵倾斜地设置在所述吸热导热薄膜层下面,其加热段在下,冷凝段在上,冷凝段的端部与供热系统中的换热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热管导热的膜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它由表至内依次由隔热耐候薄膜层、吸热导热薄膜层和微热管矩阵构成;
所述吸热导热薄膜层与所述隔热耐候薄膜层之间通过粘合剂层粘合压制相连;所述微热管矩阵通过导热胶与所述吸热导热薄膜层相连;
所述微热管矩阵倾斜地设置在所述吸热导热薄膜层下面,其加热段在下,冷凝段在上,冷凝段的端部与供热系统中的换热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热管导热的膜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耐候薄膜层厚度为100~200μm,它由具有透光性和耐候性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热管导热的膜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热耐候薄膜层内含有直径为6~15μm的气泡;所述气泡密度为30~160g/每平方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热管导热的膜式太阳能集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光明黄海峰郑雪枫柯细勇赵耀华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结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