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双冷冷凝器热管光伏光热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光热技术与建筑结合领域,具体涉及热管式光伏光热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多种利用方式可有效缓解建筑的电耗和热耗。大多数的太阳能产品,如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多以电能和热能输出为主,而能实现制冷功能的系统,如太阳能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或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多具有高成本、体积大、电量消耗大等缺点。将辐射制冷与太阳能系统结合是一种巧妙的应用结构,其在不增加体积、增加少量成本的情况下丰富了太阳能产品的功能,而针对传统风冷模式与太阳能产品结合达到系统制冷、供电、供热水等多功能尚缺少研究。中国专利《一种热管式光伏光热构件》(CN201310539314.4)、《热管式光伏光热一体化板》(CN201310475617.4)皆采用单一水冷模式达到供热水功能。目前的光伏光热系统仅能满足用户部分功能,其功能多样化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光伏光热模块换热模式单一、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双冷冷凝器热管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光伏光热模块(1)、翅片微通道蒸发器板芯(21)、双冷冷凝器(11)、水泵(17)、储热水箱(18)、太阳能蓄电池(24)和太阳能逆控一体机(25);/n太阳能光伏光热模块(1)用于吸收和转换太阳能、为系统提供电能和热能,所述太阳能光伏光热模块(1)包括靠近光照侧的玻璃板(2)、靠近用户侧的吸热板(5)、玻璃板(2)和吸热板(5)之间的隔热空气层(3),太阳能电池片阵列(4)固定在吸热板(5)的吸光面,微通道蒸发器板芯(6)固定在吸热板(5)的背光面;/n微通道蒸发器板芯(6)的上端连接第一冷媒蒸汽阀(9)形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双冷冷凝器热管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光伏光热模块(1)、翅片微通道蒸发器板芯(21)、双冷冷凝器(11)、水泵(17)、储热水箱(18)、太阳能蓄电池(24)和太阳能逆控一体机(25);
太阳能光伏光热模块(1)用于吸收和转换太阳能、为系统提供电能和热能,所述太阳能光伏光热模块(1)包括靠近光照侧的玻璃板(2)、靠近用户侧的吸热板(5)、玻璃板(2)和吸热板(5)之间的隔热空气层(3),太阳能电池片阵列(4)固定在吸热板(5)的吸光面,微通道蒸发器板芯(6)固定在吸热板(5)的背光面;
微通道蒸发器板芯(6)的上端连接第一冷媒蒸汽阀(9)形成第一分支,翅片微通道蒸发器板芯(21)的上端连接第二冷媒蒸汽阀(22)形成第二分支,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并联后连接冷媒蒸汽管(10)的下端,冷媒蒸汽管(10)的上端连接双冷冷凝器(11)内微通道冷媒换热管(12)的入口,微通道冷媒换热管(12)的出口连接冷媒回液管(19)的回液入口,冷媒回液管(19)的出口分别连接至第一冷媒回液阀门(20)和第二冷媒回液阀门(23)的回液入口;双冷冷凝器(11)安装位置高于太阳能光伏光热模块(1)与翅片微通道蒸发器板芯(21),翅片微通道蒸发器板芯(21)位于室内,翅片微通道蒸发器板芯(21)的下端连接至第二冷媒回液阀门(23);
双冷冷凝器(11)内部设有微通道冷媒换热管(12)、水冷换热管(13)、风冷换热管(14)、风扇(15),水冷换热管(13)通过水泵(17)与储热水箱(18)相连,形成冷却水通道,冷却水通道与微通道冷媒换热管(12)相邻设置;若干风冷换热管(14)首尾串联形成冷却风通道,冷却风通道与微通道冷媒换热管(12)相邻设置,冷却风通道的入口设有风扇(15),冷却风通道的出口设置于室外且设有风冷管出口挡板(16);
太阳能蓄电池(24)与太阳能光伏光热模块(1)通过电线相连,用于储存电能,而太阳能逆控一体机(25)与太阳能蓄电池(24)相连并将蓄电池(24)内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供给用户端(26)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双冷冷凝器热管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模块(1)、双冷冷凝器(11)安装于室外,双冷冷凝器(11)固定于屋顶边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双冷冷凝器热管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模块(1)与翅片微通道蒸发器板芯(21)分别固定于墙壁外侧和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双冷冷凝器热管光伏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微通道冷媒换热管(12)在双冷冷凝器(11)内部蜿蜒排列,微通道冷媒换热管(12)一侧为水冷换热管(13),另一侧为风冷换热管(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双冷冷凝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艳平,周锦志,余南阳,钟巍,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