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57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7:56
本案公开了一种灯圈,其结构简单易实现,灯圈本体上侧两个发光体安装槽的设置,便于在对应发光体安装槽中分别安装发光体,以便于一发光体发出的光从一端射向上锯齿段方向,另一发光体发出的光从另一端射向上锯齿段方向,如此,使得灯圈本体不易出现较暗的区域,另,由于灯圈本体采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作和上锯齿段的设置,便于光的漫反射和光在上锯齿段锯齿面上下分层,当发光体发光时,用户在外侧会看到上锯齿段的轮廓,对外形成较好的发光效果。

A lamp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圈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圈。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水壶上的灯圈发光不均匀,靠近发光体的地方较亮,而远离发光体的地方较暗,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灯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灯圈,包括有采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作的灯圈本体1,所述灯圈本体1的上侧周向依次设有第一发光体安装槽2、锯齿朝上的上锯齿段3、以及第二发光体安装槽4,所述上锯齿段3外周的所述灯圈本体1设有上围坝5。如上所述的一种灯圈,所述第一发光体安装槽2中设有连通至所述灯圈本体1下侧的第一通道6,所述第二发光体安装槽4中设有连通至所述灯圈本体1下侧的第二通道7,所述灯圈本体1下侧设有与所述上锯齿段3位置对应并且锯齿朝向灯圈本体1中心方向的下锯齿段8,所述灯圈本体1下侧设有围在所述第一通道6、第二通道7、以及下锯齿段8外的下围坝9如上所述的一种灯圈,所述上围坝5上设有连通所述灯圈本体1内外侧壁的扣位孔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灯圈本体上侧两个发光体安装槽的设置,便于在对应发光体安装槽中分别安装发光体,以便于一发光体发出的光从一端射向所述上锯齿段方向,另一发光体发出的光从另一端射向所述上锯齿段方向,如此,使得灯圈本体不易出现较暗的区域,另,由于所述灯圈本体采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作和所述上锯齿段的设置,便于光的漫反射和光在上锯齿段锯齿面上下分层,当发光体发光时,用户在外侧会看到所述上锯齿段的轮廓,对外形成较好的发光效果。2、本案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连通至所述灯圈本体下侧的设置,便于发光体的引线向下通行,而所述灯圈本体下侧所述下锯齿段朝向灯圈本体中心方向的设置,便于对光的漫反射,当发光体发光时,用户在外侧会看到所述下锯齿段的轮廓,对外形成较好的发光效果。3、所述上锯齿段上的锯齿槽由左侧斜面与右侧斜面关于一竖面对称相交而成,所述左侧斜面与右侧斜面所成的夹角为90度,如此,当发光体发光时,用户在外侧会看到所述上锯齿段上较整齐和分布均匀的锯齿锯齿槽轮廓,对外形成较好的发光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案立体图之一。图2是本案立体图之二。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示图。图4是本案立体图之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灯圈,包括有采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作的灯圈本体1,所述灯圈本体1的上侧周向依次设有第一发光体安装槽2、锯齿朝上的上锯齿段3、以及第二发光体安装槽4,所述上锯齿段3外周的所述灯圈本体1设有上围坝5。如上所述,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灯圈本体1上侧两个发光体安装槽的设置,便于在对应发光体安装槽中分别安装发光体,以便于一发光体发出的光从一端射向所述上锯齿段3方向,另一发光体发出的光从另一端射向所述上锯齿段3方向,如此,使得灯圈本体1不易出现较暗的区域,另,由于所述灯圈本体1采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作和所述上锯齿段3的设置,便于光的漫反射和光在上锯齿段3锯齿面上下分层,当发光体发光时,用户在外侧会看到所述上锯齿段3的轮廓,对外形成较好的发光效果。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发光体安装槽2中设有连通至所述灯圈本体1下侧的第一通道6,所述第二发光体安装槽4中设有连通至所述灯圈本体1下侧的第二通道7,所述灯圈本体1下侧设有与所述上锯齿段3位置对应并且锯齿朝向灯圈本体1中心方向的下锯齿段8,所述灯圈本体1下侧设有围在所述第一通道6、第二通道7、以及下锯齿段8外的下围坝9。如上所述,本案所述第一通道6、第二通道7连通至所述灯圈本体1下侧的设置,便于发光体的引线向下通行,而所述灯圈本体1下侧所述下锯齿段8朝向灯圈本体1中心方向的设置,便于对光的漫反射,当发光体发光时,用户在外侧会看到所述下锯齿段8的轮廓,对外形成较好的发光效果。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上围坝5设有连通所述灯圈本体1内外侧壁的扣位孔10,便于实际使用时,将本灯圈向上与水壶上体扣接。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上锯齿段3上的锯齿槽31由左侧斜面311与右侧斜面312关于一竖面对称相交而成,所述左侧斜面311与右侧斜面312所成的夹角为90度,如此,当发光体发光时,用户在外侧会看到所述上锯齿段3上较整齐和分布均匀的锯齿锯齿槽轮廓,对外形成较好的发光效果。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上锯齿段3上的锯齿顶端设有倒角或圆角32。如上所述,本案保护的是一种灯圈,一切与本案结构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都应示为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采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作的灯圈本体(1),所述灯圈本体(1)的上侧周向依次设有第一发光体安装槽(2)、锯齿朝上的上锯齿段(3)、以及第二发光体安装槽(4),所述上锯齿段(3)外周的所述灯圈本体(1)设有上围坝(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采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作的灯圈本体(1),所述灯圈本体(1)的上侧周向依次设有第一发光体安装槽(2)、锯齿朝上的上锯齿段(3)、以及第二发光体安装槽(4),所述上锯齿段(3)外周的所述灯圈本体(1)设有上围坝(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体安装槽(2)中设有连通至所述灯圈本体(1)下侧的第一通道(6),所述第二发光体安装槽(4)中设有连通至所述灯圈本体(1)下侧的第二通道(7),所述灯圈本体(1)下侧设有与所述上锯齿段(3)位置对应并且锯齿朝向灯圈本体(1)中心方向的下锯齿段(8),所述灯圈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鑫泰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