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液氮泄漏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7543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液氮泄漏的系统,包括底座、护板、罐体和盖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底座的顶部表面位于限位槽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罐体通过支撑块与限位槽相互插接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护板的内侧表面设有第一橡胶垫,所述护板通过第一插接块与第一插接槽相互插接与连接固定,所述罐体的顶端表面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顶部表面设有顶盖,所述护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盖板通过第二插接块与第二插接槽相互插接与护板连接固定,所述盖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填充有第二橡胶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可对液氮罐进行防护,从而防止液氮罐破损导致液氮泄漏的优点。

A system to prevent leakage of liquid nitrog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液氮泄漏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氮存放
,具体为一种防止液氮泄漏的系统。
技术介绍
液氮,液态的氮气。是惰性的,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氮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体积比78.03%,重量比75.5%)。氮是不活泼的,不支持燃烧。汽化时大量吸热接触造成冻伤。氮气占空气78%。在常压下,液氮温度为-196℃;1立方米的液氮可以膨胀至696立方米21°C的纯气态氮。液氮是无色、无味,在高压下低温的液体和气体。液氮(常写为LN2),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氮的沸点为-196°C,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如果在这以下就会形成液氮;如果加压,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在工业中,液态氮是由空气分馏而得。先将空气净化后,在加压、冷却的环境下液化,借由空气中各组分之沸点不同加以分离,液氮在存放时多是存放在液氮罐内进行存放,但液氮罐没有防护装置,液氮罐易碰撞受损,从而造成液氮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液氮泄漏的系统,具备可对液氮罐进行防护,从而防止液氮罐破损导致液氮泄漏的优点,解决了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液氮泄漏的系统,包括底座(1)、护板(3)、罐体(5)和盖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6),所述底座(1)的顶部表面位于限位槽(16)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插接槽(14),所述罐体(5)的底端表面设有支撑块(15),所述罐体(5)通过支撑块(15)与限位槽(16)相互插接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护板(3)的内侧表面设有第一橡胶垫(4),所述护板(3)的底端表面设有第一插接块(2),所述护板(3)通过第一插接块(2)与第一插接槽(14)相互插接与连接固定,所述罐体(5)的顶端表面设有入料口(10),所述入料口(10)的顶部表面设有顶盖(9),所述护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液氮泄漏的系统,包括底座(1)、护板(3)、罐体(5)和盖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6),所述底座(1)的顶部表面位于限位槽(16)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插接槽(14),所述罐体(5)的底端表面设有支撑块(15),所述罐体(5)通过支撑块(15)与限位槽(16)相互插接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护板(3)的内侧表面设有第一橡胶垫(4),所述护板(3)的底端表面设有第一插接块(2),所述护板(3)通过第一插接块(2)与第一插接槽(14)相互插接与连接固定,所述罐体(5)的顶端表面设有入料口(10),所述入料口(10)的顶部表面设有顶盖(9),所述护板(3)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接槽(13),所述盖板(7)的底部表面设有第二插接块(6),所述盖板(7)通过第二插接块(6)与第二插接槽(13)相互插接与护板(3)连接固定,所述盖板(7)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容纳槽(8),所述容纳槽(8)内填充有第二橡胶垫(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液氮泄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块(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彬鹏唐卫东周斌吴应龙何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瑞致电工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