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432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子轴承,包括:轴承座,该轴承还包括:弹性环,该弹性环的外侧安装面与所述轴承座安装,所述外侧安装面上形成有第一凸台,所述内侧安装面上形成有第二凸台;瓦块,该瓦块与所述弹性环的内侧安装面安装;第一凸台上开设有第一油孔,所述第一凸台向所述轴承座凸起,第一油孔与所述轴承座之间形成第一阻尼腔,所述第二凸台上开设有第二油孔,所述第二凸台向所述瓦块凸起,所述第二油孔与所述瓦块之间形成第二阻尼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转子轴承,通过调节凸台的数量及厚度以调节刚度,还通过弹性环与轴承座、瓦块之间分别形成的阻尼腔所提供的油膜阻尼,降低了转子振动水平,提高了旋转机械的稳定运行,提高转子轴承设计的灵活性。

Rotor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轴承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转子轴承,特别涉及了一种可调节轴承的支撑系统刚度从而调节转子的临界转速以及降低转子通过临界转速时的振动水平的转子轴承。
技术介绍
在旋转机械领域中,为了提高汽轮机、压缩机等设备的效率和功率密度,转子通常被涉及为高长径比、长跨距、高转速,因此转子系统可以被等价为刚性轴承的柔性转子系统。因而对转子的结构设计和稳定运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此类转子的工作转速高于一阶临界转速时,即转子在通过临界转速时,其轴承支撑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阻尼,导致转子振幅较高。同时,又由于转子运行的工况负责,转速变化区间很大,为了保证临界转速排除于工作转速区间之外,必须通过调整转子结构或轴承结构以满足设计要求。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通常采取的解决方案包括:从保证转子系统具有足够的阻尼的角度,可以采用滑动轴承以提供外部阻尼。或者,从调节转子的临界转速在工作转速区间之外,可以通过调节轴承刚度。然而对于采用滑动轴承来提供额外阻尼的方案而言,轴承的刚度和阻尼主要与轴承几何参数有关,即通过减小径向间隙可以增大轴承阻尼,但是轴承刚度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轴承,包括:轴承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承还包括:/n弹性环(2),所述弹性环(2)包括外侧安装面以及内侧安装面,所述弹性环(2)的外侧安装面与所述轴承座(1)安装,所述外侧安装面上形成有第一凸台(203),所述内侧安装面上形成有第二凸台(204);/n瓦块(3),所述瓦块(3)与所述弹性环(2)的内侧安装面安装;/n其中,所述第一凸台(20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油孔,所述第一凸台(203)向所述轴承座(1)凸起,所述第一油孔与所述轴承座(1)之间形成第一阻尼腔,所述第二凸台(204)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油孔,所述第二凸台(204)向所述瓦块(3)凸起,所述第二油孔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轴承,包括:轴承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承还包括:
弹性环(2),所述弹性环(2)包括外侧安装面以及内侧安装面,所述弹性环(2)的外侧安装面与所述轴承座(1)安装,所述外侧安装面上形成有第一凸台(203),所述内侧安装面上形成有第二凸台(204);
瓦块(3),所述瓦块(3)与所述弹性环(2)的内侧安装面安装;
其中,所述第一凸台(20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油孔,所述第一凸台(203)向所述轴承座(1)凸起,所述第一油孔与所述轴承座(1)之间形成第一阻尼腔,所述第二凸台(204)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油孔,所述第二凸台(204)向所述瓦块(3)凸起,所述第二油孔与所述瓦块(3)之间形成第二阻尼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承,其中,所述第一凸台(203)被构造为沿所述外侧安装面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凸台(204)被构造为沿所述内侧安装面的周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承,其中,所述轴承座(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油孔对应的第一油槽(101),润滑油经所述第一油槽(101)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海亮张陈慧王睿男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