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继伟专利>正文

一种采煤巷道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35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采煤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采煤巷道支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护单元,所述支护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安装的支护柱,两个支护柱的顶端安装有弧形支护板,两个支护柱的底端焊接有底板;所述弧形支护板和支护柱的连接处安装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和弧形支护板之间设有加强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横梁的底端通过桁架支撑在所述支护柱上;所述支护柱底端的内侧安装有防撞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考虑到巷道断面和围岩向内部缩小压迫的趋势以及运输车内在支护柱内来往时撞击上支护柱时向外的撞击冲击趋势,从两个方面考虑,实现了对内对外均具有优异的支撑防护效果。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coal mining road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煤巷道支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采煤辅助设备
,具体是一种采煤巷道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采煤巷道即采煤工作中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由于我国煤矿主要是地下开采,需要在井下开掘大量巷道,因此必须采用巷道支护来保持巷道畅通和围岩稳定,可以说巷道支护对于煤矿建设与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巷道支护的作用在于缓和及减少围岩的移动,使巷道断面不至过度缩小,同时能防止已散离和破坏的围岩冒落,但是现有的巷道支护往往忽略了采煤运输车等工具在巷道内来往时,有撞击到支护的问题,防撞性能不佳,容易从内部对支护造成损坏,从而使支护失去部分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煤巷道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煤巷道支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护单元,所述支护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安装的支护柱,两个支护柱的顶端安装有弧形支护板,两个支护柱的底端焊接有底板;所述弧形支护板和支护柱的连接处安装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和弧形支护板之间设有加强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横梁的底端通过桁架支撑在所述支护柱上;所述支护柱底端的内侧安装有防撞组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护单元之间通过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连接,所述内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支护柱的内侧,所述外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支护柱的外侧,所述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相互交错,所述内连接板和支护柱以及外连接板和支护柱之间均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弧形支护板的内侧连接有顶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支撑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斜撑加强筋和直撑加强筋,所述直撑加强筋的顶端支撑在所述顶梁的底部,所述直撑加强筋的底端支撑在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部,两个斜撑加强筋分别设置在直撑加强筋的两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撑加强筋和直撑加强筋与所述支撑横梁的接触面上安装有承压传感器,所述支撑横梁上安装有第一报警器,所述第一报警器基于所述承压传感器接收到的压力值被控制开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护柱内侧的防撞板,所述防撞板的内壁上安装有弹性板,所述防撞板的外壁与所述支护柱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内设有伸缩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支护柱的接触面上安装有防撞传感器,所述支护柱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报警器,所述第二报警器基于所述防撞传感器接收到压力值被控制开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采煤巷道支护装置,通过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将若干个支护柱连接起来,通过顶梁将若干个弧形支护板连接起来,防止支护单元发生倾倒,同时内连接板、外连接板和顶梁还起到了加强支护效果的作用,提高了支护柱和弧形支护板的抗压力;2、通过对称分布的斜撑加强筋负载顶部斜向的压力,利用直撑加强筋直接负载竖直方向的压力,利用支撑横梁、斜撑加强筋和直撑加强筋支撑从顶部向下的压力,压力通过斜撑加强筋和直撑加强筋的传递给底端的承压传感器,当承压传感器接收到压力数值超过承压临界值时,则控制启动第一报警器,通过第一报警器发出预警,提醒采煤工人的注意;3、当运输车意外撞击上支护柱时,接触到防撞板和弹性板,防撞板作为防撞基体,弹性板能缓冲卸掉部分撞击力,通过伸缩杆和复位弹簧被压缩,在复位弹簧恢复形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防撞效果,伸缩杆和复位弹簧将撞击力传递给防撞传感器,当撞击力超过撞击临界值时,则控制启动第二报警器进行报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采煤巷道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煤巷道支护装置的正视图。图中:1-支护柱,2-弧形支护板,3-底板,4-内连接板,5-外连接板,6-固定螺栓,7-顶梁,8-支撑横梁,9-斜撑加强筋,10-直撑加强筋,11-承压传感器,12-第一报警器,13-桁架,14-防撞板,15-弹性板,16-伸缩杆,17-复位弹簧,18-防撞传感器,19-第二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采煤巷道支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护单元,所述支护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安装的支护柱1,两个支护柱1的顶端安装有弧形支护板2,两个支护柱1的底端焊接有底板3;所述弧形支护板2和支护柱1的连接处安装有支撑横梁8,所述支撑横梁8和弧形支护板2之间设有加强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横梁8的底端通过桁架13支撑在所述支护柱1上;所述支护柱1底端的内侧安装有防撞组件。该采煤巷道支护装置,充分考虑到巷道断面和围岩向内部缩小压迫的趋势以及运输车内在支护柱1内来往时撞击上支护柱1时向外的撞击冲击趋势,从两个方面考虑,实现了对内对外均具有优异的支撑防护效果。在安装时,首先根据巷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确定支护柱1的高度和弧形支护板2的直径,再确定支护单元的数量,将若干个支护单元连接起来,弧形支护板2承受顶端的压力,支护柱1承受侧壁的压力,并通过支撑横梁8加强负载侧壁的压力,通过支撑横梁8上的加强支撑组件加强负载顶部的压力,利用内侧的防撞组件缓冲运输车撞击上支护柱1的冲击力,从而提高了该支护装置的支撑效果,保证了采煤工作的安全进行。进一步的,所述支护单元之间通过内连接板4和外连接板5连接,所述内连接板4安装在所述支护柱1的内侧,所述外连接板5安装在所述支护柱1的外侧,所述内连接板4和外连接板5相互交错,所述内连接板4和支护柱1以及外连接板5和支护柱1之间均安装有固定螺栓6;所述弧形支护板2的内侧连接有顶梁7。在安装时,通过内连接板4和外连接板5将若干个支护柱1连接起来,并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通过顶梁7将若干个弧形支护板2连接起来,防止支护单元发生倾倒,同时内连接板4、外连接板5和顶梁7还起到了加强支护效果的作用,提高了支护柱1和弧形支护板2的抗压力。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撑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斜撑加强筋9和直撑加强筋10,所述直撑加强筋10的顶端支撑在所述顶梁7的底部,所述直撑加强筋10的底端支撑在所述支撑横梁8的顶部,两个斜撑加强筋9分别设置在直撑加强筋10的两侧。通过对称分布的斜撑加强筋9负载顶部斜向的压力,利用直撑加强筋10直接负载竖直方向的压力,利用支撑横梁8、斜撑加强筋9和直撑加强筋10支撑从顶部向下的压力。具体的,所述斜撑加强筋9和直撑加强筋10与所述支撑横梁8的接触面上安装有承压传感器11,所述支撑横梁8上安装有第一报警器12,所述第一报警器12基于所述承压传感器11接收到的压力值被控制开启。压力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煤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护单元,所述支护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安装的支护柱(1),两个支护柱(1)的顶端安装有弧形支护板(2),两个支护柱(1)的底端焊接有底板(3);/n所述弧形支护板(2)和支护柱(1)的连接处安装有支撑横梁(8),所述支撑横梁(8)和弧形支护板(2)之间设有加强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横梁(8)的底端通过桁架(13)支撑在所述支护柱(1)上;/n所述支护柱(1)底端的内侧安装有防撞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煤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护单元,所述支护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安装的支护柱(1),两个支护柱(1)的顶端安装有弧形支护板(2),两个支护柱(1)的底端焊接有底板(3);
所述弧形支护板(2)和支护柱(1)的连接处安装有支撑横梁(8),所述支撑横梁(8)和弧形支护板(2)之间设有加强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横梁(8)的底端通过桁架(13)支撑在所述支护柱(1)上;
所述支护柱(1)底端的内侧安装有防撞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单元之间通过内连接板(4)和外连接板(5)连接,所述内连接板(4)安装在所述支护柱(1)的内侧,所述外连接板(5)安装在所述支护柱(1)的外侧,所述内连接板(4)和外连接板(5)相互交错,所述内连接板(4)和支护柱(1)以及外连接板(5)和支护柱(1)之间均安装有固定螺栓(6);
所述弧形支护板(2)的内侧连接有顶梁(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煤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撑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斜撑加强筋(9)和直撑加强筋(10),所述直撑加强筋(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继伟贾起超王彦翔
申请(专利权)人:肖继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