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抢险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018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铁隧道抢险用支撑装置,包括放置箱和多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由立杆、两个斜撑和两个组合扣件组成,所述立杆通过一个组合扣件连接两个斜撑,并使两个斜撑对称设置在立杆两侧,所述述立杆通过另一个组合扣件连接钢管,多个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连接钢管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撑机构能拆分成轻便、体积小的部件,人力能轻易运送进已发生险情的区域内,同时安装采用拼接、螺栓连接的组装形式,有效的达到便于安装的目的,而且通过放置箱的设置,被拆卸后的部件便于放置、保存,而且根据不同直径和长度的隧道来确定支撑杆使用数量,所以要便于统计。

Support device for emergency rescue of subway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隧道抢险用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抢险装备,具体涉及一种地铁隧道抢险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隧道发生坍塌时,抢险过程中需要支撑装置来加固隧道坍塌处周围的内管片,但是此过程中,随着坍塌处的泥沙涌入隧道,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需要的支撑装置的高度会不同,并且由于支撑装置用于隧道抢险,必须要考虑到及时性和方便性,要求支撑装置能够便于运输、安装,但是现有的支撑装置在发生险情的狭小操作空间内受限,不能够及时的在隧道内安装支撑装置,严重影响抢险工作,并且现有的支撑装置运输很大程度上只能靠人力,不仅费力,同时也影响抢险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隧道抢险用支撑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地铁隧道抢险用支撑装置,包括放置箱和多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由立杆、两个斜撑和两个组合扣件组成,所述立杆通过一个组合扣件连接两个斜撑,并使两个斜撑对称设置在立杆两侧,所述述立杆通过另一个组合扣件连接钢管,多个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连接钢管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放置箱用于被拆卸后的支撑机构的部件的放置、保存。进一步,所述立杆包括弧形底板;所述弧形底板顶面固定有钢板,所述钢板顶面固定有球套,所述球套内旋转连接套有球头,所述球头通过销轴与球套铰接,所述球头顶端固定连接有钢管,所述钢管顶端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接套有螺母,所述螺母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手柄,所述螺母顶面贴合有法兰头,所述法兰头滑动套在螺杆上,所述法兰头通过抱箍与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法兰头顶面固定有首节套管,所述首节套管滑动套在螺杆上,所述首节套管顶端固定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顶面贴合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通过螺栓与第一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法兰顶面固定有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顶面固定有第三法兰,所述第三法兰顶面贴合有第四法兰,所述第四法兰通过螺栓与第三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法兰顶面固定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顶面固定有第五法兰,所述第五法兰顶面贴合有第六法兰,所述第六法兰通过螺栓与第五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法兰顶面固定有顶节套管,所述顶节套管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吊耳,所述顶节套管顶端固定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顶面固定有弧形顶板;进一步,所述第一套管的长度为1m;所述第二套管长度为0.5m。进一步,所述弧形底板与钢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球头与钢管之间采用焊接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斜撑包括第一弧形底板;所述第一弧形底板顶面固定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顶面固定有第一球套,所述第一球套内旋转连接套有第一球头,所述第一球头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球套铰接,所述第一球头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管,所述第一钢管顶端固定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螺接套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螺母顶面贴合有第一法兰头,所述第一法兰头滑动套在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一法兰头通过第一抱箍与第一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法兰头顶面固定有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顶端固定有第三钢板,所述第三钢板顶端固定有第一弧形顶板。进一步,所述组合扣件包括第一卡箍;所述第一卡箍的两个弧形板一端通过销铰接设置,所述第一卡箍的两个弧形板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箍的两个弧形板外弧面上分别对称固定有U型板,两个U型板的开口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卡箍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二卡箍,所述第二卡箍的两个弧形板一端通过第一销铰接设置,所述第二卡箍的两个弧形板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箍与第一卡箍相对一侧的一个弧形板外弧面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通过第二销铰接有活节螺栓,所述活节螺栓另一端穿透U型板侧壁并伸入其内部螺接有六角螺母,所述活节螺栓与U型板接触处旋转连接;其中一个组合扣件的第一卡箍夹紧套在立杆的首节套管顶部位置,且组合扣件的两个第二卡箍分别夹紧套在两个斜撑的两个第三套管上,两个斜撑对称设置在立杆两侧;另一个组合扣件的第一卡箍夹紧套在立杆的首节套管底部位置,且此组合扣件的两个第二卡箍内分别夹紧设有连接钢管。进一步,所述放置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为开口,所述箱体两侧两两对称固定有四个第一吊耳,所述箱体内对称固定设有两个隔板,所述隔板顶面与箱体顶面对齐,两个隔板把箱体分割成独立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三箱体的内部空间大小相同,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大小大于第一箱体和第三箱体的内部空间大小,所述箱体顶部开口处分别通过合页铰接有第一箱盖、第二箱盖和第三箱盖,所述第一箱盖、第二箱盖和第三箱盖分别盖在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顶部开口处,所述第一箱盖、第二箱盖和第三箱盖分别通过螺钉与箱体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箱体内固定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顶面与箱体顶面之间的间距为3-5cm,所述第一隔板把第三箱体分割成独立的第四箱体和第五箱体,所述第五箱体内设有工具箱,所述工具箱侧壁与第一隔板侧壁贴合,所述工具箱顶端靠近第一隔板一侧固定有挂钩,所述挂钩挂在第一隔板顶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支撑机构能拆分成轻便、体积小的部件,人力能轻易运送进已发生险情的区域内,同时安装采用拼接、螺栓连接的组装形式,有效的达到便于安装的目的,而且通过放置箱的设置,被拆卸后的部件便于放置、保存,而且根据不同直径和长度的隧道来确定支撑杆使用数量,所以要便于统计,把支撑机构的部件模块化,确定参数标准,不同的直径长度的隧道使用不同数量的杆件、不同的需承受载荷使用不同型号的杆件,使用时只需要计算使用多少箱就行,方便快捷,而且便于存放和运输至现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支撑机构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放置箱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图1中多个支撑机构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图5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图2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地铁隧道抢险用支撑装置,包括放置箱和多个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立杆1、两个斜撑2和两个组合扣件3。立杆1通过一个组合扣件3连接两个斜撑2,并使两个斜撑2对称设置在立杆1两侧,所述述立杆1通过另一个组合扣件3连接钢管4,多个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连接钢管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放置箱用于被拆卸后的支撑机构的部件的放置、保存。所立杆1包括弧形底板1-1;所述弧形底板1-1顶面固定有钢板1-2,所述钢板1-2顶面固定有球套1-3,所述球套1-3内旋转连接套有球头1-4,所述球头1-4通过销轴1-5与球套1-3铰接,所述球头1-4顶端固定连接有钢管1-6,所述钢管1-6顶端固定有螺杆1-7,所述螺杆1-7上螺接套有螺母1-8,所述螺母1-8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手柄1-9,所述螺母1-8顶面贴合有法兰头1-10,所述法兰头1-10滑动套在螺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隧道抢险用支撑装置,包括放置箱和多个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由立杆(1)、两个斜撑(2)和两个组合扣件(3)组成,所述立杆(1)通过一个组合扣件(3)连接两个斜撑(2),并使两个斜撑(2)对称设置在立杆(1)两侧,所述述立杆(1)通过另一个组合扣件(3)连接钢管(4),多个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连接钢管(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放置箱用于被拆卸后的支撑机构的部件的放置、保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隧道抢险用支撑装置,包括放置箱和多个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由立杆(1)、两个斜撑(2)和两个组合扣件(3)组成,所述立杆(1)通过一个组合扣件(3)连接两个斜撑(2),并使两个斜撑(2)对称设置在立杆(1)两侧,所述述立杆(1)通过另一个组合扣件(3)连接钢管(4),多个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连接钢管(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放置箱用于被拆卸后的支撑机构的部件的放置、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抢险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包括弧形底板(1-1);所述弧形底板(1-1)顶面固定有钢板(1-2),所述钢板(1-2)顶面固定有球套(1-3),所述球套(1-3)内旋转连接套有球头(1-4),所述球头(1-4)通过销轴(1-5)与球套(1-3)铰接,所述球头(1-4)顶端固定连接有钢管(1-6),所述钢管(1-6)顶端固定有螺杆(1-7),所述螺杆(1-7)上螺接套有螺母(1-8),所述螺母(1-8)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手柄(1-9),所述螺母(1-8)顶面贴合有法兰头(1-10),所述法兰头(1-10)滑动套在螺杆(1-7)上,所述法兰头(1-10)通过抱箍(1-11)与螺母(1-8)固定连接,所述法兰头(1-10)顶面固定有首节套管(1-12),所述首节套管(1-12)滑动套在螺杆(1-7)上,所述首节套管(1-12)顶端固定有第一法兰(1-13),所述第一法兰(1-13)顶面贴合有第二法兰(1-14),所述第二法兰(1-14)通过螺栓与第一法兰(1-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法兰(1-14)顶面固定有第第一套管(1-15),所述第一套管(1-15)顶面固定有第三法兰(1-16),所述第三法兰(1-16)顶面贴合有第四法兰(1-17),所述第四法兰(1-17)通过螺栓与第三法兰(1-16)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法兰(1-17)顶面固定有第二套管(1-18),所述第二套管(1-18)顶面固定有第五法兰(1-19),所述第五法兰(1-19)顶面贴合有第六法兰(1-20),所述第六法兰(1-20)通过螺栓与第五法兰(1-19)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法兰(1-20)顶面固定有顶节套管(1-21),所述顶节套管(1-21)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吊耳(1-22),所述顶节套管(1-21)顶端固定有第一钢板(1-24),所述第一钢板(1-24)顶面固定有弧形顶板(1-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隧道抢险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15)的长度为1m;所述第二套管(1-18)长度为0.5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隧道抢险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底板(1-1)与钢板(1-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球头(1-4)与钢管(1-6)之间采用焊接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抢险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2)包括第一弧形底板(2-1);所述第一弧形底板(2-1)顶面固定有第二钢板(2-2),所述第二钢板(2-2)顶面固定有第一球套(2-3),所述第一球套(2-3)内旋转连接套有第一球头(2-4),所述第一球头(2-4)通过第一销轴(2-5)与第一球套(2-3)铰接,所述第一球头(2-4)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管(2-6),所述第一钢管(2-6)顶端固定有第一螺杆(2-7),所述第一螺杆(2-7)上螺接套有第一螺母(2-8),所述第一螺母(2-8)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佳晨钮文敖朱徳勇顾蓓英刘刚范斌李远青龚妍龚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