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空间墙体洒水养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278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狭窄空间墙体洒水养护装置,在外部墙体及结构楼板的顶部布设支撑横梁,并在支撑横梁的悬臂端依次设置转换轮斜撑和顶部转换轮;在养护承载板的上表面设置板顶转换轮和喷水立管,并在喷水立管与养护承载板之间设置立管斜撑;在养护承载板的下表面设置板底支板,与滑移集水槽通过水槽吊杆连接;在板底支板与槽侧密闭体之间设置弹性密闭筋;在滑移集水槽内设置水槽滤板;使控位吊索一端固定于支撑横梁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板顶转换轮和顶部转换轮后与外部卷拉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洒水养护装置竖向移动的问题,还能有效提升喷水养护和养护水回收的效率,降低养护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Watering and curing device for wall in narrow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狭窄空间墙体洒水养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解决洒水养护装置竖向移动的问题,还能有效提升喷水养护和养护水回收的效率,降低养护施工对环境影响的狭窄空间墙体洒水养护装置,适用于混凝土墙体施工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大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混凝土外墙浇筑施工完成后,常需进行洒水保湿养护,其养护的施工效率和洒水养护的均匀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常常是现场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洒水养护装置,包括型钢骨架、位于型钢骨架内部的储水桶、安装在型钢骨架上端的操作平台、及分别安装在操作平台上的汽油泵和喷水枪,该装置虽可满足洒水养护的问题,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力,但洒水均匀性难以保障,且不能同步回收多余的养护水,环境污染难以控制。鉴于此,为提升混凝土墙体的养护施工效率、改善养护施工质量,目前亟待专利技术一种洒水养护装置竖向移动方便、喷水养护的效率高,并可提升养护水回收的效率、降低养护施工对环境影响的狭窄空间墙体洒水养护装置。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狭窄空间墙体洒水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部墙体(3),结构楼板(4),支撑横梁(5),转换轮斜撑(7),顶部转换轮(8),养护承载板(9),滑移集水槽(14),新浇墙体(19);/n其中外部墙体(3)穿过上下两侧的结构楼板(4),在外部墙体(3)及结构楼板(4)的顶部布设支撑横梁(5),支撑横梁(5)的悬臂端依次设置转换轮斜撑(7)和顶部转换轮(8);养护承载板(9)置于外部墙体(3)和新浇墙体(19)形成的墙洞内,养护承载板(9)的上表面设置板顶转换轮(10)和喷水立管(11),养护承载板(9)的下表面设置板底支板(13),且连接于滑移集水槽(14),板底支板(13)和滑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狭窄空间墙体洒水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部墙体(3),结构楼板(4),支撑横梁(5),转换轮斜撑(7),顶部转换轮(8),养护承载板(9),滑移集水槽(14),新浇墙体(19);
其中外部墙体(3)穿过上下两侧的结构楼板(4),在外部墙体(3)及结构楼板(4)的顶部布设支撑横梁(5),支撑横梁(5)的悬臂端依次设置转换轮斜撑(7)和顶部转换轮(8);养护承载板(9)置于外部墙体(3)和新浇墙体(19)形成的墙洞内,养护承载板(9)的上表面设置板顶转换轮(10)和喷水立管(11),养护承载板(9)的下表面设置板底支板(13),且连接于滑移集水槽(14),板底支板(13)和滑移集水槽(14)的边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墙体洒水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养护承载板(9)与滑移集水槽(14)通过两者之间的水槽吊杆(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墙体洒水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滑移集水槽(14)和外部墙体(3)接缝处设置槽侧密闭体(16),在板底支板(13)与槽侧密闭体(16)之间设置弹性密闭筋(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墙体洒水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滑移集水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亚会
申请(专利权)人:倡创上海咨询管理事务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