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它包括预制的混凝土外墙板和内装饰板,混凝土外墙板上下边分别设有顶梁和底梁,混凝土外墙板的内表面间隔布设有竖向的肋条,每根肋条两端分别与顶梁或底梁固定;每根肋条上固定有与其平行的胶木垫条,内装饰板钉在胶木垫条上;由混凝土外墙板和内装饰板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该墙板结构现场装配快捷高效、能有效防止冷桥作用。
Integrated wall panel structure of thermal insulation and decoration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
,具体讲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
技术介绍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内预先制备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再在现场将构件组装起来,形成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施工方式。与现场施工相比,预制装配式施工具备施工方便、工程进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且建筑构件的质量容易保证等优点,因而获得了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推广应用。本申请所涉及的,就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现有技术的墙板结构多为砖砌式的,它包括主体的砖砌层,砖砌层内侧设有内装饰找平层,砖砌层外侧依次设有砂浆找平层、保温层和饰面层,饰面层由涂料和面砖构成。上述砖砌式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先砌砖、然后内外涂抹砂浆,再在外部涂抹保温层,最后还要对外墙面粉刷涂料或贴面砖,施工步骤繁多,施工周期长、施工速度慢;而且,为满足强度及承载力要求,砖墙整体厚度往往需要达到240mm左右,自重大,且势必挤占减小房屋使用面积,不适应当下寸土寸金的形式;况且,砖砌层在墙体整体厚度中占比过大,同样也势必压缩保温层的厚度,导致保温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现场装配快捷高效、能有效防止冷桥作用的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它包括预制的混凝土外墙板和内装饰板,混凝土外墙板上下边分别设有顶梁和底梁,混凝土外墙板的内表面间隔布设有竖向的肋条,每根肋条两端分别与顶梁或底梁固定;每根肋条上固定有与其平行的胶木垫条,内装饰板钉在胶木垫条上;由混凝土外墙板和内装饰板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采用以上结构的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结构的主体如混凝土墙板、胶木垫条都是在工厂预制装配为一体的,且保温材料也已经填充到位,故现场装配时,只需要将内装饰板钉在各个胶木垫条上即可,装配过程步骤少,工期短,快捷方便;而且,上述的顶梁、底梁和间隔设置的各个肋条形成了框架式预制混凝土结构,强度和承载力完全符合施工要求;且为防止肋条位置保温材料少,构成冷桥效应,每根肋条上加设了胶木垫条,即有效避免了冷桥效应,保证墙体保温性能,又为内装饰板的钉子提供了钉紧对象和位置,便于内装饰板的安装固定。作为优选,混凝土外墙板采用UHPC混凝土,这样,由于UHPC由于材料细密,表面光洁,能直接作为外墙饰面,省略了后续涂料贴面砖的步骤,提高了工效;而且,由于UHPC的高强性能,在保证墙体强度和承载力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了自重,具体的说,上述UHPC材料的混凝土外墙板自重仅仅为砌墙自重的一半,故利于搬运组装,且明显降低了自身和墙板整体的厚度,具体的说,可将混凝土外墙板厚度控制在25mm,而墙板整体的厚度控制在90mm,故有效增大了建筑的使用面积,具备了巨大的市场前景;同时,混凝土外墙厚度的降低能腾出更多的厚度和空间布设保温材料,进一步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作为又一种优选,每两块相邻的混凝土外墙板之间设有台阶形拼缝,拼缝内填充有UHPC砂浆;这样,延长了墙体之间的渗水路径,而UHPC砂浆材料细密,进一步降低了漏水的概率和隐患。该墙板结构与下层楼板的连接结构优选为:底梁搁置在下层楼板上,下层楼板锚固有下预埋钢板,底梁内表面低于胶木垫条的梁面螺接有下连接角钢,下连接角钢与下预埋钢板焊接;这样,由于下连接角钢与下预埋钢板已经在工厂提前焊接,故现场安装时只需将下连接角钢与底梁快速螺接即可,装配过程简单方便,且装配后墙板与下层楼板搁置牢固,避免墙板沿厚度方向发生错动;而且,内装饰板遮挡住下连接角钢,不影响内部使用和美观。该墙板结构与下层楼板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优选为:底梁底面下凸有混凝土限位凸条,限位凸条与下层楼板的外沿抵靠,这样,底梁底面与限位凸条间的夹角牢固卡在楼板外沿,对墙板结构增加了一层约束,进一步增强墙板结构与下层楼板连接的牢固度和稳定性。该墙板结构与上层楼板的连接结构优选为:顶梁内表面高于胶木垫条的梁面螺接有上连接角钢,上连接角钢与上层楼板的楼层钢梁焊接;这样,由于上连接角钢与上层楼板的楼层钢梁已经在工厂预先焊接,现场安装时,只需将上连接角钢与顶梁快速螺接即可,故装配过程简单方便,且装配后墙板与楼层钢梁及上层楼板连接牢固,避免墙板及楼板沿厚度方向错动,且内装饰板遮挡住上连接角钢,不影响内部使用和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的水平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的沿肋条处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的沿肋条间隔处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混凝土外墙板,2、内装饰板,3、顶梁,4、底梁,5、肋条,6、胶木垫条,7、保温材料,8、拼缝,9、下层楼板,10、下预埋钢板,11、下连接角钢,12、限位凸条,13、上连接角钢,14、上层楼板,15、楼层钢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它包括预制的混凝土外墙板1和内装饰板2。混凝土外墙板1上边设有顶梁3,混凝土外墙板1下边设有底梁4,混凝土外墙板1的内表面间隔布设有竖向的肋条5,每根肋条5两端分别与顶梁3或底梁4固定。该实施例中,每块混凝土外墙板1高3m,宽3.6m,相邻两肋条5的间距为400~600cm。上述肋条5、顶梁3、底梁4均为混凝土结构,均与混凝土外墙板1一体浇注成型。每根肋条5上固定有与其平行的竖向胶木垫条6,胶木垫条6经螺栓与每根肋条5锁紧;内装饰板2经自攻螺钉钉在胶木垫条6上。由混凝土外墙板1、内装饰板2、顶梁3、底梁4和两相邻肋条5及附着的胶木垫条6共同围成的腔室内填充有保温材料7。本实施例的混凝土外墙板1优选UHPC混凝土。每两块相邻的混凝土外墙板1之间设有台阶形拼缝8,拼缝8内填充有UHPC砂浆。该墙板结构与下层楼板9的连接结构优选为:底梁4搁置在下层楼板9上,下层楼板9锚固有下预埋钢板10,底梁4内表面低于胶木垫条6的梁面螺接有下连接角钢11,下连接角钢11与下预埋钢板10焊接。底梁4底面还可以下凸有混凝土限位凸条12,限位凸条12与下层楼板9的外沿抵靠。内装饰板2下边、下连接角钢11和底梁4底面三者可以做平,这样,内装饰板2可以遮挡住下连接角钢11使得室内墙面更加整洁美观。该墙板结构与上层楼板14的连接结构优选为:顶梁3内表面高于胶木垫条6的梁面螺接有上连接角钢13,上连接角钢13与上层楼板14的楼层钢梁15焊接。内装饰板2上边、上连接角钢13和顶梁3顶面三者可以做平,这样,内装饰板2可以遮挡住上连接角钢13使得室内墙面更加整洁美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它包括预制的混凝土外墙板(1)和内装饰板(2),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外墙板(1)上下边分别设有顶梁(3)和底梁(4),混凝土外墙板(1)的内表面间隔布设有竖向的肋条(5),每根肋条(5)两端分别与顶梁(3)或底梁(4)固定;每根肋条(5)上固定有与其平行的胶木垫条(6),内装饰板(2)钉在胶木垫条(6)上;由混凝土外墙板(1)和内装饰板(2)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它包括预制的混凝土外墙板(1)和内装饰板(2),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外墙板(1)上下边分别设有顶梁(3)和底梁(4),混凝土外墙板(1)的内表面间隔布设有竖向的肋条(5),每根肋条(5)两端分别与顶梁(3)或底梁(4)固定;每根肋条(5)上固定有与其平行的胶木垫条(6),内装饰板(2)钉在胶木垫条(6)上;由混凝土外墙板(1)和内装饰板(2)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外墙板(1)采用UHPC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块相邻的混凝土外墙板(1)之间设有台阶形拼缝(8),拼缝(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明,周晗,王俊颜,彭玉翠,王爱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日泰耐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