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18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包括中空结构的锚杆,锚杆内设有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包括位于锚杆内的立杆、与立杆侧面铰接的多个第一插杆及固定在立杆侧面且与多个第一插杆分别固定连接的多个张紧弹簧一,锚杆的底部开设有分别供多个第一插杆穿过的多个条孔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可增大锚杆底部与锚孔底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锚杆底部的锚固力。

A structure of anti floating anchor rod with tensil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程支护
,特别涉及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用地的不断减少,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也越来越多。大量带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物、地下车库、下沉式广场以及地铁、地下商场等地下建(构)筑物的兴建,使抗浮问题非常突出;由于抗浮锚杆具有良好的地层适应性,易于施工,锚杆布置非常灵活,锚固效率高,因此广泛应用于工程支护施工中。目前,公告号为CN20400086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包括锚杆、注浆体和开设在岩土体上的锚孔,锚杆的一端伸入锚孔中,注浆体填充在锚孔内与岩土体粘结为整体,锚孔下端的孔径大于锚孔上端的孔径;锚杆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外圆周上设有至少一根锚杆钢筋,锚杆钢筋的外围套设有捆绑支架。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锚孔以及锚杆的结构,不仅增加了锚杆结构与岩土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锚杆结构与岩土体之间的粘附力;但存在以下缺陷:锚杆底部与锚孔底部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锚杆底部的锚固力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包括中空结构的锚杆(2),其特征是:所述锚杆(2)内设有加固组件(3),所述加固组件(3)包括位于锚杆(2)内的立杆(31)、与立杆(31)侧面铰接的多个第一插杆(32)及固定在立杆(31)侧面且与多个第一插杆(32)分别固定连接的多个张紧弹簧一(33),所述锚杆(2)的底部开设有分别供多个第一插杆(32)穿过的多个条孔一(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包括中空结构的锚杆(2),其特征是:所述锚杆(2)内设有加固组件(3),所述加固组件(3)包括位于锚杆(2)内的立杆(31)、与立杆(31)侧面铰接的多个第一插杆(32)及固定在立杆(31)侧面且与多个第一插杆(32)分别固定连接的多个张紧弹簧一(33),所述锚杆(2)的底部开设有分别供多个第一插杆(32)穿过的多个条孔一(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锚杆(2)的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22),所述立杆(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11),所述安装板(311)上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槽(22)滑移配合的导向块(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31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提拉绳(313),所述锚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提拉绳(313)端部固定连接的固定环(3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锚杆(2)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提拉绳(313)抵接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纯志陆凤卫谭绪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永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