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板与墙面的固定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地板与墙体的踢脚线,墙面上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固定于墙面上的竖板、设于竖板背离墙面的一侧的第一横板、设于竖板背离墙面一侧且与第一横板间隔设置的第二横板;第一横板的下端面固定于地面;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滑动设有活动板;活动板背离竖板的一侧与地板连接;活动板和竖板之间连接有缓冲组件;第二横板的上端面设有平行于竖板的安装板;踢脚线固定于安装板上;踢脚线背离竖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沿踢脚线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槽内通过密封组件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其安装结构稳定,连接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板与墙面的固定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特别涉及一种地板与墙面的固定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地板与墙面都是通过踢脚线进行连接的,使得墙体与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且在拖地时溅上脏水,便于清洁。但是,目前一般踢脚线都是使用铁钉或枪钉直接固定于墙体上。目前,公告号为CN20799904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压紧式PVC踢脚线安装结构包括墙面、地面、地板及压紧式PVC踢脚线,地板与墙面之间设有地板伸缩缝,压紧式PVC踢脚线包括底板及面板,底板上设有若干压紧单元,压紧单元包括固定片、过渡片及压紧片,压紧片向底板倾斜设置且上端外侧设有加强翻边,过渡片两侧端部与固定片上端、压紧片下端固定连接,底板、过渡片、压紧片之间空隙形成插槽,面板下侧端面与地板接触,面板上端设有限位部,限位部端部下侧与底板上端接触,限位部端面与墙面接触,限位部下侧设有插接片,插槽槽口宽度小于插接片的厚度,插接片与插槽插接配合,压紧片上部与插接片接触。上述技术方案拆装快速方便,拆卸时不易损坏踢脚线,装饰效果好且装饰风格多样化,但存在以下缺陷:地板在安装时与墙面装饰层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该缝隙用于提供给地板热胀冷缩的空间,地板与墙面之间缺少可靠的连接装置,使得地板容易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板与墙面的固定连接装置,其安装结构稳定,连接可靠。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板与墙面的固定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地板与墙体的踢脚线,所述墙面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于墙面上的竖板、设于竖板背离墙面的一侧的第一横板、设于竖板背离墙面一侧且与第一横板间隔设置的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下端面固定于地面;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滑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背离竖板的一侧与地板连接;所述活动板和竖板之间连接有缓冲组件;所述第二横板的上端面设有平行于竖板的安装板;所述踢脚线固定于安装板上;所述踢脚线背离竖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踢脚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槽内通过密封组件进行密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部,便于对墙面和地板进行连接,设置活动板,且活动板沿着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进行水平移动,缓冲组件使得地板保持与墙面的连接,在地板发生热胀冷缩时,地板向靠近墙面的方向滑移,结构始终保持稳定的状态。通过设置连接部和安装板以及踢脚线配合使用,使得连接更加可靠。通过将连接部固定于地面和墙面之间,再将踢脚线和地板固定安装于连接部上,安装更加稳定可靠。开设安装槽,便于将踢脚线与安装板进行固定,且固定连接更加便捷,再通过密封组件将安装槽进行隐藏密封,使得整体结构拆装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与安装槽相适配的密封块、设于密封块靠近竖板一侧的橡胶垫;所述踢脚线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两个第一卡槽分别位于安装槽的上下两侧,且两个第一卡槽靠近安装槽的一侧均与安装槽贯通;所述密封块的上下两侧开设有两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弯曲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槽的槽壁上;所述弹性片的弯曲方向从密封块的中心向背离橡胶垫的一侧弯曲,且弹性片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卡槽内;所述橡胶垫与安装槽靠近竖板一侧的槽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密封块对准安装槽向靠近墙面的方向按压,使得密封块沿着安装槽向靠近竖板的方向移动,移动到橡胶垫靠近墙面的一侧与安装槽的槽壁抵接时,弹性片的端部无法进入到第一卡槽中,将密封块继续向靠近墙面的方向按压,使得压力作用在橡胶垫上,橡胶垫发生形变,弹性片的端部从固定槽内脱离进入到第一卡槽中,但此时弹性片的端部和第一卡槽的槽壁不抵接,松开密封块,去除对密封块的按压,橡胶垫由于自身的弹性恢复初始状态,使得弹性片向背离墙面的方向移动微小的距离直至与第一卡槽的槽壁抵接,实现密封安装,将安装槽内的螺钉进行隐藏,不仅使得螺钉不易被看见,提高隐蔽性,也提高了螺钉安装的稳定性,使得螺钉不易松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横板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横板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别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活动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滑动设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的滑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通过在活动板的上下端部设置滑动设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的滑条,使得活动板只能沿着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移动,进一步提高了地板安装的稳定性,使得地板能够有一定的缓冲功能的同时,还不容易发生翘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竖板背离墙面一侧且水平设置的固定筒、滑动设于固定筒内的活动杆、连接活动杆底部与固定筒内壁的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筒和活动杆,不仅能够对地板热胀冷缩时发生作用,还能够保持对顶板的固定连接,将弹簧设置于固定筒内,使得弹簧不易腐蚀生锈,使用寿命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卡接条;所述卡接条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踢脚线的下端面且对应卡接条的位置开设有与卡接条相适配的第二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卡接条,进一步提高踢脚线与安装板的固定连接,使得踢脚线与安装板连接更加可靠,踢脚线不易脱离。传统的踢脚线安装,为了不影响踢脚线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仅仅使用少数的铁钉将踢脚线固定于墙面上,墙面为混凝土结构,与铁钉的连接强度不高,踢脚线极易发生脱离,通过将踢脚线与墙面的连接设置成踢脚线与安装板的连接,由于安装板是成型于竖板上,而竖板是通过多个铁钉固定于墙体上,且成型竖板上的第一横板又通过铁钉固定于地面上,其连接强度相比传统的安装方法而言,连接强度更高,使得安装结构稳定性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组件关于活动板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缓冲组件对称设置成两组,使得活动板在受到地板的挤压时,受力较为均匀,使得结构更为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踢脚线的上端面成型有斜板;所述斜板自下而上向靠近墙面的方向倾斜;所述斜板和墙面之间涂有粘接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斜板并通过粘接剂将斜板与墙面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使得踢脚线与墙面安装连接更加稳固,另外,积灰不易堆积在踢脚线上,从而不易落入踢脚线与墙面之间的缝隙中,使得靠近踢脚线附近的灰尘便于被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板和竖板之间填充有吸音棉;所述地板的底部和地面之间填充有保温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板和竖板之间填充吸音棉,在地板发生热胀冷缩时,产生的噪音小,且进一步提高对地板的缓冲能力。在地板的底板和地面之间填充保温棉,使得地板安装后的保温效果更好,且不易产生噪音。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设置连接部,便于对墙面和地板进行连接,设置活动板,且活动板沿着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进行水平移动,缓冲组件使得地板保持与墙面的连接,在地板发生热胀冷缩时,地板向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板与墙面的固定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地板(7)与墙体的踢脚线(4),其特征是:所述墙面(1)上设有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包括固定于墙面(1)上的竖板(31)、设于竖板(31)背离墙面(1)的一侧的第一横板(32)、设于竖板(31)背离墙面(1)一侧且与第一横板(32)间隔设置的第二横板(33);所述第一横板(32)的下端面固定于地面(2);所述第一横板(32)和第二横板(33)之间滑动设有活动板(35);所述活动板(35)背离竖板(31)的一侧与地板(7)连接;所述活动板(35)和竖板(31)之间连接有缓冲组件(5);所述第二横板(33)的上端面设有平行于竖板(31)的安装板(34);所述踢脚线(4)固定于安装板(34)上;所述踢脚线(4)背离竖板(3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43);所述安装槽(43)沿踢脚线(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槽(43)内通过密封组件(6)进行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板与墙面的固定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地板(7)与墙体的踢脚线(4),其特征是:所述墙面(1)上设有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包括固定于墙面(1)上的竖板(31)、设于竖板(31)背离墙面(1)的一侧的第一横板(32)、设于竖板(31)背离墙面(1)一侧且与第一横板(32)间隔设置的第二横板(33);所述第一横板(32)的下端面固定于地面(2);所述第一横板(32)和第二横板(33)之间滑动设有活动板(35);所述活动板(35)背离竖板(31)的一侧与地板(7)连接;所述活动板(35)和竖板(31)之间连接有缓冲组件(5);所述第二横板(33)的上端面设有平行于竖板(31)的安装板(34);所述踢脚线(4)固定于安装板(34)上;所述踢脚线(4)背离竖板(3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43);所述安装槽(43)沿踢脚线(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槽(43)内通过密封组件(6)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板与墙面的固定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组件(6)包括与安装槽(43)相适配的密封块(61)、设于密封块(61)靠近竖板(31)一侧的橡胶垫(62);所述踢脚线(4)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41);两个第一卡槽(41)分别位于安装槽(43)的上下两侧,且两个第一卡槽(41)靠近安装槽(43)的一侧均与安装槽(43)贯通;所述密封块(61)的上下两侧开设有两个固定槽(611);所述固定槽(611)内设有弯曲的弹性片(63);所述弹性片(63)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槽(611)的槽壁上;所述弹性片(63)的弯曲方向从密封块(61)的中心向背离橡胶垫(62)的一侧弯曲,且弹性片(63)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卡槽(41)内;所述橡胶垫(62)与安装槽(43)靠近竖板(31)一侧的槽壁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颖,王尧,戴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永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