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气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98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气浮装置。该气浮装置包括原水池、原水泵、曝气机构、气浮槽、清水池和浮渣池,所述原水池与原水泵的进水管相连通,原水泵的出水管和曝气机构的出气管分别连接在气浮槽的入水口,浮渣池和清水池分别与气浮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污水与溶气水混合。通过曝气的方式,将水和包含油性物质、大分子有机物的浮渣分离。并通过气浮槽将分离的清水传送入清水池内,将浮渣传送入浮渣池内。利用物理方式进行分离,避免了因使用化学剂进行分离而产生的二次污染,并且提高了水处理效率。

Air flotation device for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气浮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气浮装置。
技术介绍
气浮水处理方法,是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疏水基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但是现有的气浮处理方法,是使用化学药剂来进行高浓有机物与水的分离,且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气浮装置。通过将污水与溶气水混合。通过曝气的方式,将水和包含油性物质、大分子有机物的浮渣分离。并通过气浮槽将分离的清水传送入清水池内,将浮渣传送入浮渣池内。利用物理方式进行分离,避免了因使用化学剂进行分离而产生的二次污染,并且提高了水处理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气浮装置,包括原水池、原水泵、曝气机构、气浮槽、清水池和浮渣池,所述原水池与原水泵的进水管相连通,原水泵的出水管和曝气机构的出气管分别连接在气浮槽的入水口,浮渣池和清水池分别与气浮槽相连通。具体地,所述气浮槽由槽体、入水管、排污管、产水管、平衡液位管和环形槽组成,槽体顶部开口固定在环形槽内,槽体内固定有入水管,环形槽通过隔板分离成污水区和清水区,槽体通过平衡液位管与清水区相连通,平衡液位管的入水口高度低于入水管的出口高度,槽体的槽壁上开设有槽口,槽口与污水区相连通,槽口高度高于入水管的出口高度,污水区通过排污管与浮渣池相连通,清水区通过产水管与清水池相连通。具体地,所述曝气机构的出水口通过溶气水管与入水管相连通,原水泵的出水管通过污水管与入水管相连通,溶气水管的出水端和污水管的出水端分别穿入到入水管内,溶气水管的出口朝向污水管的出口。具体地,所述原水池与计量泵的出水管相连通,计量泵的入水管与溶药罐相连通。具体地,所述溶药罐上安装有搅拌机一,搅拌机一的搅拌叶置于溶药罐内。具体地,所述所述曝气机构由空气压缩机、溶气罐和溶气释放器组成,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管与溶气罐相连通,溶气罐的入水口与回流泵的出水管相连通,回流泵的入水管与清水池相连通,溶气罐的出水口与溶气释放器相连通,溶气释放器与溶气水管相连通。具体地,所述原水池上安装有搅拌机二,搅拌机二的搅拌叶置于原水池内。具体地,所述槽体的槽口两端固定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挡板上的腰型孔,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具体地,所述入水管与槽体上均开设有泄液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气浮装置。通过将污水与溶气水混合。通过曝气的方式,将水和包含油性物质、大分子有机物的浮渣分离。并通过气浮槽将分离的清水传送入清水池内,将浮渣传送入浮渣池内。利用物理方式进行分离,避免了因使用化学剂进行分离而产生的二次污染,并且提高了水处理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气浮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气浮槽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气浮槽的剖视图;图中1.原水池,2.原水泵,3.曝气机构,4.气浮槽,5.清水池,6.回流泵,7.浮渣池,8.溶药罐,9.计量泵,10.搅拌机一,11.搅拌机二,31.空气压缩机,32.溶气罐,33.溶气释放器,40.泄液口,41.槽体,42.入水管,43.溶气水管,44.污水管,45.排污管,46.产水管,47.平衡液位管,48.环形槽,49.挡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气浮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气浮槽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气浮槽的剖视图。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气浮装置,包括原水池1、原水泵2、曝气机构3、气浮槽4、清水池5和浮渣池7,所述原水池1与原水泵2的进水管相连通,原水泵2的出水管和曝气机构3的出气管分别连接在气浮槽4的入水口,浮渣池7和清水池5分别与气浮槽4相连通。所述气浮槽4由槽体41、入水管42、排污管45、产水管46、平衡液位管47和环形槽48组成,槽体41顶部开口固定在环形槽48内,槽体41内固定有入水管42,环形槽48通过隔板分离成污水区和清水区,槽体41通过平衡液位管47与清水区相连通,平衡液位管47的入水口高度低于入水管42的出口高度,槽体41的槽壁上开设有槽口,槽口与污水区相连通,槽口高度高于入水管42的出口高度,污水区通过排污管45与浮渣池7相连通,清水区通过产水管46与清水池5相连通。所述曝气机构3的出水口通过溶气水管43与入水管42相连通,原水泵2的出水管通过污水管44与入水管42相连通,溶气水管43的出水端和污水管44的出水端分别穿入到入水管42内,溶气水管43的出口朝向污水管44的出口。所述原水池1与计量泵9的出水管相连通,计量泵9的入水管与溶药罐8相连通。所述溶药罐8上安装有搅拌机一10,搅拌机一10的搅拌叶置于溶药罐8内。所述所述曝气机构3由空气压缩机31、溶气罐32和溶气释放器33组成,空气压缩机31的出气管与溶气罐32相连通,溶气罐32的入水口与回流泵6的出水管相连通,回流泵6的入水管与清水池5相连通,溶气罐32的出水口与溶气释放器33相连通,溶气释放器33与溶气水管43相连通。所述原水池1上安装有搅拌机二11,搅拌机二11的搅拌叶置于原水池1内。槽体41的槽口两端固定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挡板49上的腰型孔,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入水管42与槽体41上均开设有泄液口40。如附图1所示,将待处理的污水排入到原水池1,原水泵2将原水池1内的污水抽出并通过污水管44送入到气浮槽4内。在污水管44送水的同时,曝气机构3通过溶气水管43将溶气水送入到气浮槽4内。污水和溶气水在气浮槽4内混合,从而将污水进行曝气。在曝气的过程中,可以将油性物质、大分子有机物等浮渣,与水分离开来。浮渣会漂浮在水面上。最后气浮槽4将位于最上层的浮渣导入到浮渣池7内,将位于浮渣下方的清水导入到清水池5内。最后将清水池5内的清水再导入到其他工位进行处理。曝气机构3的工作方式,是通过空气压缩机31将压缩空气送入溶气罐32内,再将清水送入溶气罐32内,溶气罐32使空气在清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气水,最后由溶气释放器33释放溶气水到溶气水管43内,经由溶气水管43送入到气浮槽4内。溶气罐32内清水可以由清水池5内经过处理的清水补充供应,将清水池5与溶气罐32连通即可。搅拌机二11对原水池1内的污水进行搅拌,这样可以防止污物沉淀,使得污水更加均匀。在一些种类的污水处理时,需要添加用来加速水和浮渣分离的药剂,此时就要将药剂放入溶药罐8内,通过计量泵9将药液抽入到原水池1的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气浮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原水池(1)、原水泵(2)、曝气机构(3)、气浮槽(4)、清水池(5)和浮渣池(7),所述原水池(1)与原水泵(2)的进水管相连通,原水泵(2)的出水管和曝气机构(3)的出气管分别连接在气浮槽(4)的入水口,浮渣池(7)和清水池(5)分别与气浮槽(4)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气浮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原水池(1)、原水泵(2)、曝气机构(3)、气浮槽(4)、清水池(5)和浮渣池(7),所述原水池(1)与原水泵(2)的进水管相连通,原水泵(2)的出水管和曝气机构(3)的出气管分别连接在气浮槽(4)的入水口,浮渣池(7)和清水池(5)分别与气浮槽(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槽(4)由槽体(41)、入水管(42)、排污管(45)、产水管(46)、平衡液位管(47)和环形槽(48)组成,槽体(41)顶部开口固定在环形槽(48)内,槽体(41)内固定有入水管(42),环形槽(48)通过隔板分离成污水区和清水区,槽体(41)通过平衡液位管(47)与清水区相连通,平衡液位管(47)的入水口高度低于入水管(42)的出口高度,槽体(41)的槽壁上开设有槽口,槽口与污水区相连通,槽口高度高于入水管(42)的出口高度,污水区通过排污管(45)与浮渣池(7)相连通,清水区通过产水管(46)与清水池(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3)的出水口通过溶气水管(43)与入水管(42)相连通,原水泵(2)的出水管通过污水管(44)与入水管(42)相连通,溶气水管(43)的出水端和污水管(44)的出水端分别穿入到入水管(42)内,溶气水管(43)的出口朝向污水管(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茹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电利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