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链式育苗穴盘堆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88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输送链式育苗穴盘堆叠装置,包括机架、穴盘输送机构、穴盘提升机构和提升驱动机构,穴盘输送机构、穴盘提升机构和提升驱动机构分别安装于机架上;穴盘输送机构设于机架的中部,穴盘输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穴盘提升机构,各穴盘提升机构与提升驱动机构连接;穴盘提升机构中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穴盘提升件,相邻两个穴盘提升件之间的距离大于单个穴盘的高度;两个穴盘提升机构中的穴盘提升件一一对应位于穴盘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穴盘的堆叠效率,且工作平稳,对穴盘内基质和种子的冲击振动作用小,可适用于高速播种作业生产。

A conveying chain type plug stacking device for seedling rai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链式育苗穴盘堆叠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厂化育苗播种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输送链式育苗穴盘堆叠装置。
技术介绍
育苗穴盘堆叠是工厂化育苗播种生产中的最后作业环节,将完成播种、覆土及喷淋水的育苗穴盘堆叠成垛,方便后续输送至育苗室。国内工厂化育苗播种生产线在穴盘基质充填、压穴、播种、覆土、喷淋水作业环节均有成熟的作业装备,但在穴盘堆叠环节尚缺乏实用、高效的作业装备,目前育苗工厂主要还是依赖人工逐一取放育苗穴盘,取放动作频率高,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目前也有少量机械式叠盘机构的使用,叠盘机构主要由驱动机构、穴盘输送机构和穴盘抬升机构组成,通过抬升机构实现育苗穴盘的堆叠。如申请号为201220001792.0的“播种机育苗叠盘机构”,和申请号为201510045021.X的“一种水稻秧盘自动叠盘装置”,其结构均是在叠盘底部安装升降气缸,带动育苗盘上移,实现育苗穴盘的逐一上升堆叠。申请号为201520051364.2的“育苗盘的自动堆叠输送装置”,则是由整列机和堆叠机构成,堆叠机通过升降马达驱动,使安装在升降座的双侧夹爪下降夹取整列机所输入的盘体,再驱动夹爪上升,达到将多个盘体堆叠的功效。申请号为201610060871.1的“一种穴盘自动回收堆叠装置及其方法”,为堆叠已使用过的空穴盘,通过双排链传动机构输送使用过的空穴盘,利用直提升机构提起已堆叠的空盘,再利用托举机构托起空盘,利用锁止机构锁住被托举上来的穴盘。申请号为201310048365.7的“拨盘式秧盘叠盘机”,通过拨盘轴上的短拔轴与秧盘底部接触抬高秧盘,并将秧盘逐个送到摆动顶盘架上。申请号为201420835895.6的“秧盘叠盘机”,通过凸轮轴旋转将秧盘顶起,将秧盘送到秧盘支撑杆上。申请号为201811403694.8的“一种自动叠盘机”通过提升支架旋转一圈,带动旋转提升轮由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将秧盘抬升到呈矩形分的四个抬升机构上方,随后旋转提升轮由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秧盘下落在抬升机构顶端,往复循环将秧盘不断叠高。申请号为201410596049.8的“一种育苗播种流水线育苗盘自动分盘和叠盘装置”,通过叠盘机械臂正向转动沿育苗盘上边缘托起育苗盘,反向转动将托起的穴盘放在后一穴盘的上方进行堆叠,叠盘机械臂往复转动实现穴盘逐一堆叠动作。但上述各公开文献中所公开的自动叠盘装置均存在以下共同的缺点:在叠盘过程中,每抬升一个穴盘,抬升机构需要往复运动一次,将待叠穴盘逐一堆叠到前一个穴盘上方或下方,堆叠过程中抬升穴盘数目逐步增加,直到堆叠数目达到设定值后,再将一组堆叠好的穴盘整体送出。抬升机构需要随着穴盘逐一往复运动进行叠放的方法效率低,机构复杂,堆叠中抬升机构的多次往复运动会对穴盘内基质和种子造成较大的冲击和振动,影响其后续育苗的质量,难以适应高速播种作业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送链式育苗穴盘堆叠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穴盘的堆叠效率,同时,该装置工作平稳,对穴盘内基质和种子的冲击振动作用小,可适用于高速播种作业生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送链式育苗穴盘堆叠装置,包括机架、穴盘输送机构、穴盘提升机构和提升驱动机构,穴盘输送机构、穴盘提升机构和提升驱动机构分别安装于机架上;穴盘输送机构设于机架的中部,穴盘输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穴盘提升机构,各穴盘提升机构与提升驱动机构连接;穴盘提升机构中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穴盘提升件,相邻两个穴盘提升件之间沿穴盘升降方向的距离大于单个穴盘的高度;两个穴盘提升机构中的穴盘提升件一一对应位于穴盘的两侧。该育苗穴盘堆叠装置中,通过穴盘输送机构两侧对称分布的穴盘提升件将需要堆叠的育苗穴盘逐一提升分离,达到设定的堆叠数量后,再一起降下堆叠输出,结构简单,堆叠效率高,堆叠装置工作平稳,对穴盘内基质和种子的冲击振动作用非常小,适于高速播种作业生产。所述穴盘提升机构的工作方式为多次间歇式提升后一次逐渐下降的循环方式。所述穴盘提升机构包括旋转输送组件和穴盘提升件,穴盘提升件沿旋转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均匀分布;穴盘提升机构中,旋转输送组件包括输送链、主动提升链轮、从动提升链轮、提升主动轴和提升从动轴,输送链的两端分别设置主动提升链轮和从动提升链轮,主动提升链轮设于提升主动轴上,从动提升链轮设于提升从动轴上;穴盘提升件安装于输送链的链节上,提升主动轴的一端还与提升驱动机构连接。其中,提升主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对第一轴承安装于机架上,提升从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对第二轴承安装于机架上,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对其提供支撑作用,提升主动轴和提升从动轴为沿竖直方向相平行设置的两根旋转轴,根据堆叠装置的实际需要,可采用位于上方的旋转轴作为提升主动轴,也可采用位于下方的旋转轴作为提升主动轴。使用时,在提升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提升主轴带动主动提升链轮旋转,从而驱使输送链、从动提升链轮和提升从动轴旋转,带动穴盘提升件上升或下降。所述提升主动轴上设有2~4个主动提升链轮,提升从动轴上相应设有2~4个从动提升链轮,每个主动提升链轮与对应的从动提升链轮之间设有一个输送链,各输送链与穴盘提升件连接。所述机架中,位于穴盘提升机构下部一侧的机架上还设有零位传感器。在提升主动轴和提升从动轴之中,选择位于下方的旋转轴,将零位传感器设于靠近该旋转轴一端的机架上。旋转输送组件沿竖直方向升降起始位置由零位传感器接收信号定位。所述穴盘提升件为长条状的L型托板或若干个L型钩状部件并排组成的提升组件。当采用长条状的L型托板作为穴盘提升件时,L型托板的背部分别与上述各输送链上相对应的各链节固定连接,使L型托板上用于承接穴盘边沿的平面保持水平状态;当采用若干L型钩状部件并排组成穴盘提升件时,每个L型钩状部件对应安装于上述一个输送链的链节上,通过确保多个输送链上相对应各链节的高度一致来保持各个L型钩状部件之间的高度一致性。L型托板的长度或L型钩状部件的数量可根据穴盘两侧的实际长度进行灵活设置或调整。各穴盘提升件沿垂直方向间隔均匀,相邻两个穴盘提升件之间的间距比一个穴盘的总高度大3~5mm。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步进电机、第一联轴器、驱动主动轴、驱动从动轴、齿轮组、第一驱动链组件和第二驱动链组件,驱动步进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与驱动主动轴连接,驱动主动轴与驱动从动轴之间通过齿轮组连接,驱动主动轴的一端通过第一驱动链组件与位于穴盘输送机构一侧的旋转输送组件连接,驱动从动轴的一端通过第二驱动链组件与位于穴盘输送机构另一侧的旋转输送组件连接。其中,驱动主动轴通过一对第三轴承安装于机架上,驱动从动轴通过一对第四轴承安装于机架上,齿轮组包括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设于驱动主动轴上,从动齿轮设于驱动从动轴上,驱动步进电机安装于机架下侧,通过第一联轴器与驱动主动轴固定连接,主动齿轮固定在驱动主动轴中部,从动齿轮固定在驱动从动轴中部,驱动主动轴由位于两端的第三轴承支撑,驱动从动轴由位于两端的第四轴承支撑,两个驱动链组件(即第一驱动轮组件和第二驱动链组件)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链式育苗穴盘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穴盘输送机构、穴盘提升机构和提升驱动机构,穴盘输送机构、穴盘提升机构和提升驱动机构分别安装于机架上;穴盘输送机构设于机架的中部,穴盘输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穴盘提升机构,各穴盘提升机构与提升驱动机构连接;/n穴盘提升机构中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穴盘提升件,相邻两个穴盘提升件之间沿穴盘升降方向的距离大于单个穴盘的高度;两个穴盘提升机构中的穴盘提升件一一对应位于穴盘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链式育苗穴盘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穴盘输送机构、穴盘提升机构和提升驱动机构,穴盘输送机构、穴盘提升机构和提升驱动机构分别安装于机架上;穴盘输送机构设于机架的中部,穴盘输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穴盘提升机构,各穴盘提升机构与提升驱动机构连接;
穴盘提升机构中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穴盘提升件,相邻两个穴盘提升件之间沿穴盘升降方向的距离大于单个穴盘的高度;两个穴盘提升机构中的穴盘提升件一一对应位于穴盘的两侧。


2.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输送链式育苗穴盘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穴盘提升机构的工作方式为多次间歇式提升后一次逐渐下降的循环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输送链式育苗穴盘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穴盘提升机构包括旋转输送组件和穴盘提升件,穴盘提升件沿旋转输送组件的旋转方向均匀分布;穴盘提升机构中,旋转输送组件包括输送链、主动提升链轮、从动提升链轮、提升主动轴和提升从动轴,输送链的两端分别设置主动提升链轮和从动提升链轮,主动提升链轮设于提升主动轴上,从动提升链轮设于提升从动轴上;穴盘提升件安装于输送链的链节上,提升主动轴的一端还与提升驱动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输送链式育苗穴盘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主动轴上设有2~4个主动提升链轮,提升从动轴上相应设有2~4个从动提升链轮,每个主动提升链轮与对应的从动提升链轮之间设有一个输送链,各输送链与穴盘提升件连接。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红梅王俊杰甄文斌周士琳邢晶晶刘园杰梁健焯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