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立架式防伪包装条盒至少包括盒体和壳体,盒体至少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壳体由等长的第一壳板、第二壳板、第三壳板、第四壳板、第五壳板和第六壳板依次连接构成,且壳体包覆于盒体封闭盒体的左右侧面和上下底面,第一壳板、第二壳板和第五壳板固定粘贴于封闭盒体上,第三壳板、第四壳板和第六壳板贴覆于封闭盒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立架式防伪包装条盒通过上下盒体和壳板巧妙地组成“立架”保护并支撑上盒体,确保上盒体在开启后与下盒体间保持适当角度,不会受到磕碰,且便于展示置于下盒体中的物品;同时在易毁防伪薄膜的中部设有点断式条形撕口,首次开启盒体时,点断式条形撕口撕裂并无法再次使用,起到很好的防伪作用。
Vertical anti counterfeiting pack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架式防伪包装条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架式防伪包装条盒,属于印刷包装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由上盒体和下盒体组成的包装盒的形式都很单一,仅在上盒体与下盒体对应的一个侧面上沿活动连接,在开启上盒体取物品或展示盒内物品时,上盒体因无法支撑,会直接翻转至与下盒体平齐,翻转时上盒体容易磕碰受损,特别是在上盒体中置放有物品时,随着上盒体的翻转,其中物品容易散乱,很不利于物品的展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包装条盒的不足,提供一种立架式防伪包装条盒,该包装条盒通过在上盒体、下盒体外包覆六块相连的壳板,在开启上盒体时上、下盒体和六块相连的壳板巧妙地组成“立架”保护并支撑上盒体,确保上盒体在开启后与下盒体间保持适当角度,不会受到磕碰,同时便于展示置于盒体中的物品。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架式防伪包装条盒至少包括盒体和壳体,所述盒体至少包括长度和宽度相同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设有向下开口盒腔,下盒体设有向上开口盒腔,上盒体和下盒体的开口处贴合时组成中空的长方体状封闭盒体,且上盒体与下盒体对应的侧面上沿活动连接,所述壳体包覆于封闭盒体的左、右侧面和上、下底面,壳体沿宽度方向设有五条与壳板长度相等的折痕,壳体由等长的第一壳板、第二壳板、第三壳板、第四壳板、第五壳板和第六壳板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第一壳板固定粘贴于封闭盒体左侧面的下部边缘,第二壳板固定粘贴于下盒体的底面且第二壳板的宽度和下盒体底面的宽度相等,第三壳板与封闭盒体的右侧面宽度相等且第三壳板以非固定方式贴覆于封闭盒体的右侧面,第四壳板和第五壳板的宽度和与上盒体的底面宽度相等,第四壳板和第五壳板共同覆盖于上盒体的底面,第四壳板以非固定方式贴覆于上盒体的底面的右侧,第五壳板固定粘贴于上盒体底面的左侧边缘,且第五壳板的宽度比第四壳板的宽度窄,第四壳板与第五壳板间设有一条与壳板等长的条形凹槽,第六壳板以非固定方式贴覆于封闭盒体的左侧面上部,且第六壳板与第一壳板的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封闭盒体左侧面的宽度。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壳体内表面粘贴有具有韧性的单粉纸。而且,所述封闭盒体的前面和/或后面粘贴有易毁防伪薄膜,易毁防伪薄膜的中部设有点断式条形撕口,点断式条形撕口位于上盒体与下盒体的贴合处。所述第四壳板的宽度与第五壳板的宽度比范围为3:1到9:1。所述第六壳板与封闭盒体左侧面贴合部分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相互吸合的磁铁。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的盒腔内分别设有拉带。本技术提供的立架式防伪包装条盒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立架式防伪包装条盒具有“立架”式结构,通过在上盒体、下盒体外包覆六块相连的壳板,在开启上盒体时,第二壳板与第三壳板以180度角平铺,第四壳板与第三壳板保持适当角度,且上盒体、下盒体、第二壳板、第三壳板、第四壳板和第五壳板组成“立架”保护并支撑上盒体,确保上盒体在开启后与下盒体间保持适当角度,不会受到磕碰,同时便于展示置于盒体中的物品。(2)本立架式防伪包装条盒具有防伪功能,通过在封闭盒体的前面和/或后面粘贴有易毁防伪薄膜,易毁防伪薄膜的中部设有点断式条形撕口,在第一次开启盒体时,点断式条形撕口撕裂并无法再次使用,这样起到了很好的防伪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架式防伪包装条盒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立架式防伪包装条盒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体,2.壳体,3.第一壳板,4.第二壳板,5.第三壳板,6.第四壳板,7.第五壳板,8.第六壳板,9.下盒体,10.上盒体,11.封闭盒体左侧面,12.封闭盒体下底面,13.封闭盒体右侧面,14.封闭盒体上底面,15.条形凹槽,16.封闭盒体前面,17.封闭盒体后面,18.防伪薄膜,19.点断式条形撕口,20.下盒体盒腔,21.上盒体盒腔,22.下盒体活动连接侧面,23.上盒体活动连接侧面,24.壳体内表面,25.拉带,26.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立架式防伪包装条盒至少包括盒体1和壳体2,所述盒体1至少包括长度和宽度相等的上盒体10和下盒体9,上盒体10设有向下开口上盒体盒腔21,下盒体9设有向上开口下盒体盒腔20,上盒体10和下盒体9的开口处贴合时组成中空的长方体状封闭盒体1,且下盒体活动连接侧面22与上盒体活动连接侧面23上沿活动连接。所述壳体2包覆于封闭盒体左侧面11、封闭盒体右侧面13、封闭盒体上底面14和封闭盒体下底面12,所述壳体内表面24粘贴有具有韧性的单粉纸,壳体2沿宽度方向设有五条与壳板长度相等的折痕,壳体2由等长的第一壳板3、第二壳板4、第三壳板5、第四壳板6、第五壳板7和第六壳板8通过单粉纸连接组成,壳体2沿宽度方向弯折也可以形成等长的第一壳板3、第二壳板4、第三壳板5、第四壳板6、第五壳板7和第六壳板8。所述第一壳板3固定粘贴于封闭盒体左侧面11的下部,第二壳板4固定粘贴于封闭盒体下底面12且第二壳板4的宽度和封闭盒体下底面12的宽度相等,第三壳板5与封闭盒体的右侧面13宽度相等且第三壳板5以非固定方式贴覆于封闭盒体右侧面13,第四壳板6和第五壳板7的宽度和与封闭盒体上底面14宽度相等,第四壳板6和第五壳7板共同覆盖于封闭盒体上底面14,第四壳板6以非固定方式贴覆于封闭盒体上底面14的右侧,第五壳板7固定粘贴于封闭盒体上底面14的左侧边缘,且第四壳板6的宽度与第五壳板7的宽度比范围为3:1到9:1,第四壳板6与第五壳板7间设有一条与壳板等长的条形凹槽15,第六壳板8以非固定方式贴覆于封闭盒体左侧面11上部,且第六壳板8与第一壳板3的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封闭盒体左侧面11的宽度。所述封闭盒体前面16或者封闭盒体后面17粘贴有易毁防伪薄膜18,易毁防伪薄膜18的中部设有点断式条形撕口19,点断式条形撕口19位于上盒体10与下盒体9的贴合处;所述封闭盒体前面16和封闭盒体后面17也可以均粘贴有易毁防伪薄膜18,易毁防伪薄膜18的中部设有点断式条形撕口19,点断式条形撕口19位于上盒体10与下盒体9的贴合处。如图2所示,当第一次开启盒体1时,上盒体10和下盒体9由贴合到分离使易毁防伪薄膜18上的点断式条形撕口19被撕裂,且无法再次使用,从而起到了防伪作用。当盒体1开启后,上、下盒体的封闭状态发生变化,上盒体10沿着上盒体10和下盒体9对应侧面活动连接部位为轴朝上翻转,第五壳板7固定粘贴于封闭盒体上底面14的左侧边缘,上盒体10的翻转带动第五壳板7跟着翻转,壳体2沿宽度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壳板3、第二壳板4、第三壳板5、第四壳板6、第五壳板7和第六壳板8,第四壳板6以非固定方式贴覆于封闭盒体上底面14的右侧,第五壳板7的翻转带动第四壳板6翻转,第三壳板5非固定方式贴覆于封闭盒体的右侧面13,第二壳板4固定粘贴于封闭盒体下底面12,第五壳板7的翻转带动第三壳板5翻转至与第二壳,4平齐,上盒体10翻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架式防伪包装条盒,至少包括盒体和壳体,所述盒体至少包括长度和宽度相同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设有向下开口盒腔,下盒体设有向上开口盒腔,上盒体和下盒体的开口处贴合时组成中空的长方体状封闭盒体,且上盒体与下盒体对应的侧面上沿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覆于封闭盒体的左、右侧面和上、下底面,壳体沿宽度方向设有五条与壳板长度相等的折痕,壳体由等长的第一壳板、第二壳板、第三壳板、第四壳板、第五壳板和第六壳板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第一壳板固定粘贴于封闭盒体左侧面的下部边缘,第二壳板固定粘贴于下盒体的底面且第二壳板的宽度和下盒体底面的宽度相等,第三壳板与封闭盒体的右侧面宽度相等且第三壳板以非固定方式贴覆于封闭盒体的右侧面,第四壳板和第五壳板的宽度和与上盒体的底面宽度相等,第四壳板和第五壳板共同覆盖于上盒体的底面,第四壳板以非固定方式贴覆于上盒体的底面的右侧,第五壳板固定粘贴于上盒体底面的左侧边缘,且第五壳板的宽度比第四壳板的宽度窄,第四壳板与第五壳板间设有一条与壳板等长的条形凹槽,第六壳板以非固定方式贴覆于封闭盒体的左侧面上部,且第六壳板与第一壳板的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封闭盒体左侧面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架式防伪包装条盒,至少包括盒体和壳体,所述盒体至少包括长度和宽度相同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设有向下开口盒腔,下盒体设有向上开口盒腔,上盒体和下盒体的开口处贴合时组成中空的长方体状封闭盒体,且上盒体与下盒体对应的侧面上沿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覆于封闭盒体的左、右侧面和上、下底面,壳体沿宽度方向设有五条与壳板长度相等的折痕,壳体由等长的第一壳板、第二壳板、第三壳板、第四壳板、第五壳板和第六壳板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第一壳板固定粘贴于封闭盒体左侧面的下部边缘,第二壳板固定粘贴于下盒体的底面且第二壳板的宽度和下盒体底面的宽度相等,第三壳板与封闭盒体的右侧面宽度相等且第三壳板以非固定方式贴覆于封闭盒体的右侧面,第四壳板和第五壳板的宽度和与上盒体的底面宽度相等,第四壳板和第五壳板共同覆盖于上盒体的底面,第四壳板以非固定方式贴覆于上盒体的底面的右侧,第五壳板固定粘贴于上盒体底面的左侧边缘,且第五壳板的宽度比第四壳板的宽度窄,第四壳板与第五壳板间设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荣华,林亚飞,骆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京华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